返回529.第529章 十年之约已过半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金身神像的高矮,很大程度就意味着一位神祇,在一国朝廷内的山水谱牒位次的前后。

青衣小童泫然欲泣:“老爷啊,我听说读书人的学问,用掉一点就少一点,四把剑,初一十五,降妖除魔,老爷你的学识、才情应该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啊,就省着点用吧。”

本来以为自己只有下次闯荡江湖,才能跟师父讨要一匹小毛驴儿,不曾想如今就能骑上高头大马了,不如以后就别混江湖了吧,骑马在落魄山周边逛荡,不也算走江湖?还不用碰着那么多不喜欢的坏人,饿了就能跑回落魄山,不愁吃不愁穿,这样的江湖,小归小,可她很中意唉。

莲小人跳到桌上,开始跑来跑去,查看那些桌上物件和书籍,是不是摆放整齐了,瞅得一丝不苟,稍有不齐整,就要轻轻搬动,小家伙十分忙碌。

魏檗说过,福禄街李氏虽然底蕴不浅,可是李氏老祖当初强行破开金丹瓶颈,一举跻身元婴,耗费了大量家底。而且这位相对外边修士而言“极其年轻”的元婴修士,在骊珠洞天的禁制破开后,习惯了早年那种小天地,当年的惠泽,如今重归大天地,反而是祸事了,根基太浅,境界太高,以至于形成了海水倒灌的险峻形势,需要消耗神仙钱来筑造堤坝,防止阴煞浊气源源不断的侵袭。

关于大骊新南岳的选址,崔东山卖了一个关子,说先生可以拭目以待,到时候就会明白何谓“积土成山”了。

陈平安将这枚印章横放在桌上,下巴枕在叠放双臂上,凝视着印章底部的篆文。

山川湖泽的精怪妖物,所谓的本命姓名,必须小心翼翼篆刻在心湖、心扉、心田某处。

陈平安在一座翘檐小亭子中歇脚。

铁符江如今是大骊头等江河,神位尊崇,故而礼制规格极高,比起绣江和玉液江都要高出一大筹,如果不是龙泉如今才是郡,不然就不是郡守吴鸢,而是应该由封疆大吏的刺史,每年亲自来此祭奠江神,为辖境百姓祈求风调雨顺,无旱涝之灾。反观绣、玉液两条江水,一地太守亲临河神庙,就足够,偶尔事务繁忙,让佐属官员祭奠,都不算是什么冒犯。

可事实上,何尝不是小姑娘默默支撑着泥腿子少年小师叔的心境,才让他能够远游他乡,一直没有放弃。

陈平安没有靠近祠庙,尤其是那座他打小就不怎么去的老瓷山,相距极远,不过在修缮一新的神仙坟那边,陈平安逛了很久,许多菩萨、天官神像都已让大骊的能工巧匠,修旧如旧,一尊尊一座座,重新树立起来,不过尚未彻底完工,还有许多匠人在高高的木架上忙碌。

自己与大骊宋氏签订山头契约一事,朝廷会出动一位礼部侍郎。

陈平安高高举起印章,篆刻着三个字。

陈平安就一直这么看着那三个古篆小字。

青衣小童脸贴着桌面,朝粉裙女童做了个鬼脸。

青衣小童赶紧揉了揉脸颊,嘀咕道:“他娘的,劫后余生。”

就想要喊上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一起赶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写过一封封书信,找到裴钱和朱敛,让他们送往牛角山。

陈平安哑然失笑。

陈平安路过一座被大骊朝廷纳入正统的水神祠庙,几无香火,名分也怪,好像只是有了金身和祠庙,连别国地方上的淫祠都不如,因为连一块像样的匾额都没有,到现在都没几个人搞清楚,这到底是座河神庙,还是座神位垫底的河婆祠,倒是再往下那条铁符江的江神庙,建造得无比壮观,小镇百姓宁肯多走百余里路途,去江神娘娘那边烧香祈愿。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听小镇老人讲,祠庙那位娘娘塑像,长得实在是太像杏巷一个老婆姨年轻时候的模样了,老人们,尤其是街巷老妪,一有机会就跟晚辈使劲念叨,千万别去烧香,容易招邪。

与官家做偏门生意,来钱快,却也快,终非正道。至于如何做不偏财的买卖,如今陈平安自然也不清楚,想必老龙城孙嘉树、珠钗岛刘重润这几位,比较清楚里头的规矩,将来有机会可以问一问。

陈平安自然不会介意那点误会,说实话,起先一番自作多情,误以为朱敛一语中的,不曾想很快给天真少女当头一棒,陈平安还有点失落来着。

香火几无,让她忍不住怨天尤人,只是骂了会儿,就没了以往在杏巷骂人的那份心气,真是饿治百病。

陈平安已经跟魏檗说过,让他帮着照看莲小人儿。魏檗当时眼神恍惚,只是点头。

陈平安坐在桌旁,蓦然而笑,当下依旧青衫,那就再做一回账房先生?仔细盘点一下如今的家当?

没能重返那处与马苦玄拼命的“战场遗址”,陈平安有些遗憾,沿着一条经常会在梦中出现的熟悉路线,缓缓而行,陈平安走到半路,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停留片刻,这才重新动身,去了趟并未一起搬去神秀山的铸剑铺子,听说是位被风雪庙驱逐出门的女子,认了阮邛做师父,在此修行,顺便看守“祖业”,连握剑之手的大拇指都自己砍掉了,就为了向阮邛证明与以往做了了断。陈平安沿着那条龙须河缓缓而行,注定是找不到一颗蛇胆石了,机缘稍纵即逝,陈平安如今还有几颗上等蛇胆石,五颗还是六颗来着?倒是普通的蛇胆石,原本数量众多,如今已经所剩不多。

当初与马苦玄厮杀的地方,格局大变,外人已经无法涉足。魏檗提过一嘴,神仙坟和老瓷山两地,白天随便游览,并无禁忌,只是晚上阴阳家和墨家大修士就会出现,设置阵法,负责牵连山根水运,到时候就不适合夜游了。

陈平安知道此间密事。

但是就像崔姓老人不会插手他陈平安和裴钱的事情,陈平安也不会仗着自己是崔东山的“先生”,就指手画脚。

她既宽心又忧心,宽心的是落魄山不是龙潭虎穴,忧心的是除了朱老神仙,怎的从年轻山主、山主的开山大弟子再到那对青衣、粉裙小书童,都与岑鸳机心目中的山上修道之人,差了很多。唯一一个最符合她印象中仙人形象的“魏檗”,结果竟然还不是落魄山上的修士。

陈平安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那座气度森严的江神庙。

粉裙女童掩嘴而笑。

陈平安也没有故意冷落岑鸳机,再次将先前龙泉郡城岑家门口的言语说了一遍,既然到了落魄山,要在这里习武,规矩必须得有,最好先与朱敛一一问清楚,然后只要在规矩之内,再做什么说什么,便没了忌讳,而且即便将来受了责罚,觉得自己没有错,也不用担心,可以直接找他陈平安讲道理,绝对不会有人拦阻,只要她讲得对,陈平安就认她的理。

陈平安登山后,先去了趟竹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总不能每天都躲着老人,再说了,老人真要揍他,也躲不掉。

墨家豪侠许弱,亲自负责此事,坐镇山岳祠庙附近。

陈十一。

一些已经迁了出去,然后就杳无音信,一些已经就此沉寂,不知是蓄势,还是在不为人知的幕后谋划中伤了元气,而一些当年不在此列的家族,例如出了一个长眉儿的桃叶巷谢氏,由于蹦出个北俱芦洲天君谢实的老祖宗,如今在桃叶巷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大族。

所以崔东山在信上坦言,他会借此机会,早早从其余新四岳的山根上刨土,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再说了,即便先生最终仍是不愿选取山岳五色壤,作为下一件本命物,一箩筐一箩筐的珍稀土壤,最少也该装满一件方寸物,这就是好大一笔小暑钱,趁着如今看管不严,不要白不要,至于北岳魏檗那边,反正先生你与他是穿一条裤子的,客气作甚?

陈平安应了一声,站起身,去了竹楼后边的小池塘,池水清澈见底,魏檗开辟出这方小塘后,源头活水,可不简单,直接来自披云山,之后就将那颗金莲种子丢入其中。

至于那个名叫石柔的老头子,不爱说话,更是古怪,瞧着就渗人。

陈平安蹲在一旁,伸手轻轻拍打地面,笑道:“出来吧。”

陈平安拍拍手,掏出那张日夜游神真身符,有些犹豫。

最早其实是陈平安托付阮秀帮忙,出钱做此事,修缮神像,搭建屋棚,不过很快就被大骊官府交接过去,此后便不允许任何私人插手,其中三尊原本倒塌的神像,陈平安当年还丢入过三颗金精铜钱,陈平安虽然如今急需此物,却没有半点想要追寻线索的念头,若是还在,就是缘分,是三份香火情,若是给稚童、村民无意间撞见了,成了他们的意外之财,也算缘分。不过陈平安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前些年当地百姓,上山下水,翻箱倒柜,刮地三尺,就为了寻觅祖传宝贝和天材地宝,然后拿去牛角山包袱斋卖了换钱,再去龙泉郡城买豪门大宅,增添丫鬟仆役,一个个过上以往做梦都不敢想的舒坦日子。

最后终于开始六步走桩,已经足足三年放下撼山谱三个拳桩没有练习,略微生疏。

陈平安在一楼写了几封信,打算分别寄去山崖书院、青峡岛刘志茂和顾璨、梳水国宋雨烧所在山庄,其中寄给顾璨的那封信,还要帮忙捎话给珠钗岛刘重润。至于寄给刘志茂的飞剑传讯,则提了一下春庭府女官红酥的处境。

此处香火不断太旺盛,比不得埋河水神庙,大半夜还有千余香客在外等候,苦等入庙烧香,毕竟龙泉郡一带,百姓还是少,等到龙泉由郡升州,大骊朝廷不断移民来此,到时候完全可以想象这座大骊江神庙的热闹场景。

岑鸳机心中叹息,不管了,还是安心习武吧。

陈平安既没有请香烧香,也没有做出任何礼敬举动,待了片刻,就离开大殿,走出占地广袤的祠庙,原路返回。

一个莲小人儿破土而出,身上没有半点泥泞,咯咯而笑,拽着陈平安那袭青衫,一下子坐在了陈平安肩头。

陈平安加快步伐,越走越快。

陈平安带着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一起走向竹楼那边的崖畔石桌。

像先前陈平安路过的那座祠庙,神像高不过一丈余。

陈平安没觉得他们这般做,就是错了,只是觉得即便要卖,也该晚一些出手,价格只会更高,同样是一件仙家器物,晚卖几年,翻几番都有可能。

回到龙须河畔,陈平安顺流而下,对面的道路,已经拓宽为龙泉郡驿路之一,曾是陈平安第一次出门远游的离乡之路,最早的时候,身边就只跟着一个红袄小姑娘。

最早小镇上的福禄街、桃叶巷那四大姓十大族,已经大变样。

刘志茂大难不死,如今不但已经安然走出宫柳岛水牢,重返青峡岛,并且摇身一变,与刘老成一样,成了玉圭宗下宗的供奉,并且排名第三。当年对青峡岛落井下石的书简湖诸多势力,估计要吃不了兜着走。至于青峡岛内的弟子、供奉,估计更要吃挂落,例如那个万般谋划都以师父刘老成必死作为前提的聪明人,素鳞岛金丹修士田湖君。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步入其中,古柏郁郁,多是从西边大山移植而来。

所以老话说的做人留一线,还是很有道理。

陈平安走远之后,他身后那座没有匾额的祠庙内,那尊香火凋零的泥塑神像,涟漪阵阵,水雾弥漫,露出一张年轻妇人的容颜,她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如何对他人给予善意,是一门大学问。

陈平安叹了口气,“那行吧,什么时候后悔了,就跟我说。”

陈平安坐起身,手腕拧转,驾驭心神,从本命水府当中“取出”那枚本命物的水字印,轻轻放在一旁。

两枚印章,终于都不再形只影单了。

陈平安重新趴在桌上,自言自语道:“希望有朝一日,当有人以不讲理与我讲理之时,先问过我的拳与剑,答不答应。只是如今拳法也不高,剑术也不成,十年之约已经过半了,怎么办呢?”

就在此刻,背后鞘内剑仙,如点睛之龙,作壁上鸣。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