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忽如远行客
陈平安中途离开渡船,去往在北俱芦洲算是偏居一隅的青蒿国。
千里路途,陈平安拣选山野小路,昼夜兼程,身形快若奔雷。
很快就找到了那座州城,等他刚刚走入那条并不宽阔的洞仙街,一户人家大门打开,走出一位身穿儒衫的修长男子,笑着招手。
陈平安抬头望去,有些神色恍惚。
收起思绪,快步走去。
李希圣走下台阶,陈平安作揖行礼道:“见过李先生。”
李希圣笑着作揖还礼。
少年崔赐站在门内,看着大门外久别重逢的两个同乡人,尤其是当少年看到先生脸上的笑容,崔赐就跟着高兴起来。
到了北俱芦洲之后,先生总会皱眉想事,哪怕眉头舒展,好像也有许多的事情在后边等着先生去琢磨,不像这一刻,自家先生好像什么都没有多想,就只是开怀。
“等我回到骸骨滩,一定在庞老先生那边,帮你求来一套神女图的得意之作。”
因为从骸骨滩启程返航的自家渡船上,来了位很可怕的乘客。
陈平安却突然笑容牵强起来。
少年瞪大眼睛,怒气冲冲道:“放你个屁,我们怎么可能是朋友?!”
当时李希圣还是一位少年,刚好就站在不远处的抄手游廊拐角处,看到了那一幕,听到了那些言语。
当时李希圣不理解,只是将一份好奇深埋心底,一开始也没觉得是多大的事情,只是隐隐约约,有些不安。
王庭芳轻声问道:“晚辈这就去拿账本?”
陈平安说道:“下棋一事,我确实没有什么天赋。”
陈平安摇头。
陈平安摇头道:“我们落魄山,行走江湖,额头人人刻诚字!”
宋兰樵苦涩道:“前辈说笑了。”
生意人说生意经,比任何寒暄客套都要实在。
陈平安笑了起来:“先生让那曹峻很是无奈。”
李希圣说道:“你我想事情的方式,差不多,做事也差不多,知道了,总得做点什么,才能心安。虽然我事先不知道,自己占据了你那份道缘,但是既然随后境界攀升,棋力渐涨,被我一步一步倒推回去,推算出来一个明确的结果,那么知道了,我当然不能坦然受之,虽然那块桃符,哪怕我暂时依旧不知其根脚,任凭我如何推算也算不出结果,但是我很清楚,对我而言,桃符一定很重要,但恰恰是重要,我当初才想要赠送给你,作为一种心境上的互换,我减你加,双方重归平衡。在这期间,不是我李希圣当时境界稍高于你,或者说桃符很珍重,便不对等,便应该换一件东西赠送给你。不该如此,我得了你那份大道根本,我便该以自己的大道根本,还给你,这才是真正的有一还一。只是你当时不愿收下,我便只得退一步行事。故而我才会与狮子峰李二前辈说,赠符也好,为竹楼画符也罢,你要是因为心怀感恩,而来见我李希圣,只会你我徒增烦恼,一团乱麻更乱,还不如不见。”
随后李希圣建议两人下棋。
先前根本没有察觉到对方登门的宋兰樵,小心翼翼问道:“前辈与那位陈剑仙是……朋友?”
崔东山走到了船头,拔地而起,整条渡船都下坠了数十丈,那人化虹远去,一抹雪白身影,声势如雷。
是一位白衣翩翩少年,要去春露圃。
北俱芦洲洞仙街,陈-希圣。
李希圣点头道:“很好,心更定了。”
宋兰樵心中腹诽,老子见着了你这种心思叵测的古怪前辈,没把路子走死,就该到了春露圃必须给老祖宗们敬香了。
陈平安乘坐符舟,去往那座曾是金乌宫柳质清煮茶之地的玉莹崖,如今与蚍蜉铺子一样,都是自家地盘了。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李希圣突然笑道:“我没事。”
但是在这位年纪轻轻的青衫剑仙离开春露圃没多久,在北方不算太远的芙蕖国一带,就有了太徽剑宗刘景龙与某位剑仙一起在山巅,联袂祭剑的壮举。那是一道直冲云霄、破开夜幕的金色剑光,联系先前金乌宫一抹金光劈雷云的事迹,谈陵便有了些猜测。
李希圣说道:“在那之前,我在泥瓶巷,与剑修曹峻打过一架,对吧?”
应该是想到了落魄山那座竹楼。
李希圣微笑道:“有些事情,以前不太合适讲,如今也该与你说一说了。”
陈平安有些无奈,没有道破隋景澄和浮萍剑湖元婴剑修荣畅的身份,摇头感慨道:“真是不把钱当钱的主儿,还是卖低了啊。”
宋兰樵迅速权衡利弊一番,觉得还是以诚待人,求个稳妥,缓缓道:“实在是不敢相信年纪轻轻的陈剑仙,就有前辈这般学生。”
福禄街李氏三儿女,李希圣,李宝箴,李宝瓶。
“也怕自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便取了个陈好人的化名,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是提醒自己。来此历练,不可以真正行事无忌,随波逐流。”
谈陵与陈平安寒暄片刻,便起身告辞离去,陈平安送到凉亭台阶下,目送这位元婴女修御风离去。
但是后来刘志茂破境跻身上五境,落魄山依旧没有道贺。
“大概是内心深处,一直偷偷想着,如果能够当个真正的好人,就好了。”
陈平安直奔老槐街,街道比那渡口更加热闹,熙熙攘攘,见着了那间悬挂蚍蜉匾额的小铺子,陈平安会心一笑,匾额两个榜书大字,真是写得不错,他摘下斗笠,跨过门槛,铺子暂时没有客人,这让陈平安又有些忧愁,见到了那位已经抬头笑脸相迎的代掌柜,出身照夜草堂的年轻修士,发现竟是那位新东家后,笑容愈发真诚,连忙绕过柜台,弯腰抱拳道:“王庭芳见过剑仙东家。”
寄给云上城徐杏酒的那封信,说自己已经见过那位“刘先生”,上次喝酒其实还不算尽兴,主要还是三场大战在即,必须修心养性,但是刘先生对你徐杏酒的酒品,很是认可。所以等到刘先生三场问剑成功,千万别拘谨难为情,你徐杏酒完全可以再跑一趟太徽剑宗,这次刘先生说不定就可以敞开了喝。顺便帮自己与那个名叫白首的少年捎句话,将来等白首下山游历,可以走一趟宝瓶洲落魄山。信的末尾,告诉徐杏酒,若有回信,可以寄往骸骨滩披麻宗,收信人就写木衣山祖师堂嫡传庞兰溪,让其转交陈好人。
坐镇京观城的高承,相当于仙人境修为,尚且没有追杀这位登门砸场子的“少年”。
其实不用去见了。
王庭芳笑道:“只是机缘巧合,靠着东家的天大面子,才卖出了金冠这对镇店之宝,去年生意的账面上,才会显得漂亮,与晚辈关系不大。晚辈斗胆祈求东家莫要在家师那边实话实说,不然晚辈肯定就要卷铺盖离开蚍蜉铺子了,家师对前辈铺子这边的生意,极其在意,每一季盈亏,都要亲自过目,召见晚辈过去询问。”
最后一封信寄往金乌宫熔铸峰,收信人当然是玉莹崖的旧主人,柳质清。
两人随便下棋,随便闲聊。
李希圣言语不多,听到这里,才说道:“自认心有私念,却能始终行善。陈平安,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凉亭内,双方聊得依旧客气。
关于称呼,都是王庭芳琢磨了半天的结果,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与这位姓陈的年轻剑仙重返,毕竟山上修士,一旦远游,动辄十年数十年缥缈无踪迹。
陈平安趴在柜台上,缓缓翻着账本,笑道:“这笔买卖,王掌柜已经做到最好了,我只是与对方还算熟悉,才随便瞎说,不至于真的如此杀熟,若是换成我亲自在铺子卖货,绝对卖不出王掌柜的价格。”
宋兰樵都快要崩溃了。
李希圣也未多说什么,只是看着棋局,“不过臭棋篓子,是真的臭棋篓子。”
将两本账簿轻轻推向王庭芳,陈平安笑道:“账簿没有差池,记得仔细清晰,我没什么不放心的。再就是王掌柜以后做买卖,有个细水长流即可,不用太过苛求铺子每年的盈余,账面上多好看,我此次离开春露圃后,估计要当许多年的甩手掌柜,有劳王掌柜多费心。”
当渡船由北往南,依次经过大篆王朝,金扉国,兰房国,也就到了春露圃的符水渡。
陈平安合上账本,第二本干脆就不去翻了,既然王庭芳说了照夜草堂那边会过目,陈平安就礼尚往来,再细看下去,便要打人家王庭芳与照夜草堂的脸了。
不是谈陵放不下这点面子,而是担心自己两次露面,姿态改变,太过生硬,反而让这位年轻剑仙心生鄙夷,小瞧了整座春露圃。
陈平安转身从竹箱里掏出两件东西,一是那枚拥有“水中火”气象的玉镯,铭刻有回文诗。还有一把青铜古镜,辟邪镜无疑,有那最值钱的“宫家营造”四字。与那树瘿壶和斋戒牌,四物都是武夫黄师赠送,事后回想那趟访山寻宝之行,能够与黄师分道扬镳,好聚绝对半点算不上,好散倒是真。
陈平安点头道:“我这次带了些彩雀府小玄壁茶饼,会亲自登门与唐仙师致谢,铺子生意打理得比我想象中好太多,若是王掌柜不担心我在唐仙师那边画蛇添足,定要为王掌柜美言几句。”
信上文字寥寥,只有两句话,“修心不易,你我共勉。”
红袄小姑娘当年在小师叔那边,无话不说,陈平安便听说她的娘亲,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好像更偏心李宝箴,对于嫡长子李希圣,就没有那么亲近。陈平安对于这些小宝瓶的家事,就像自己所说的那样,听过就算,不会去深究。
因为这位李先生,本该姓陈。
李希圣一语道破天机,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也是事后反复推衍,才算出其中缘由,原本属于你的那份气运,或者说是大道机缘,落在我身上。与你一样,我也一直觉得天底下的万事万物,都讲究一个均衡,你得我失,每个大大小小的‘一’,绝对没有凭空的消失或增加,丝毫都不会有。”
这天少年主动找上宋兰樵,敲开了门,开门见山问道:“你们老槐街那间蚍蜉铺子,如今生意如何?”
陈平安将手中玉镯、古镜两物放在桌上,大致解释了两物的根脚,笑道:“既然已经卖出了两顶金冠,蚍蜉铺子变没了镇定之宝,这两件,王掌柜就拿去凑数,不过两物不卖,大可以往死里开出天价,反正就只是摆在店里招徕地仙顾客的,铺子是小,尖货得多。”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陈平安摇摇头,“从未想过此事。”
前者会让人郁郁不得言,后者却会让人乐在其中。
李希圣笑道:“当真如此吗?”
原本理应如此。
那白衣绿竹杖的俊美少年跨过门槛,大步走在廊道中,举手摇晃,“不用送。”
往返于春露圃和骸骨滩的那艘渡船,还要过两天才能到达符水渡。
与那书简湖截江真君刘志茂,喝酒数次,还成了短暂的盟友,一起做过买卖,便是陈平安所谓的世事复杂,不适应也得适应。
王庭芳后退两步,作揖谢礼,“剑仙东家恩重如山,晚辈唯有再接再厉,帮着蚍蜉铺子挣钱更多。”
谈陵走下凉亭台阶,笑道:“得知陈剑仙大驾光临春露圃,我刚好手上无事,便不请自来了。”
少年自己没有喝茶,只是将那根绿竹行山杖横放在桌上手边,双手叠放在桌上,微笑道:“既然是我家先生的熟人,那就是我崔东山的朋友了。”
这也就又解释了为何那座深山当中的陈家祖坟,为何会生长出一棵寓意圣贤出世的楷树。
春露圃的热闹,都在春天里。
陈平安抱拳还礼,“王掌柜辛苦了。”
陈平安早已看过铺子里边诸多百宝架的物件,心中了然,然后开始对账,看到一处时,惊讶道:“还真有人出这么高的天价,买下那对法宝品秩的金冠?”
宝瓶洲骊珠洞天,李宝舟。
李家每逢春节,便有一个不成文的家族习俗,他们兄妹三人的娘亲,会让府上婢女下人们说些带“李”字的成语、诗句,例如那寓意美好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动人的桃之夭夭,很讨喜的正冠李下,甚至哪怕有个孩子不小心说了那句不算褒义的“凡桃俗李”,他们娘亲也没有生气,依旧给了一份压岁钱,唯独当她听到那“投桃报李”的时候,笑意便少了许多,随后听到“桃代李僵”那个说法后,在任何下人那边都从来和蔼可亲的妇人,破天荒难掩怒容。
至于那块斋戒牌,陈平安也打算将其中炼在木宅,只是炼化一事,太过耗费光阴,在每天雷打不动的六个时辰炼化青砖水运之余,能够把树瘿壶中炼成功,已经算是陈平安修行勤勉了,几次乘坐渡船,陈平安几乎都将闲散光阴用在了炼化器物一事上。
王庭芳取出两本账,陈平安看到这一幕后,小小忧愁,烟消云散,若是生意当真不好,能记下两本账?
当下已是入秋时分,陈平安就又错过了一年的春露圃辞春宴,符水渡比起上次,冷清了许多。
树瘿壶本身品秩不算太高,但是老真人桓云掌眼后,明言此老物,可以帮助练气士汲取木属灵宝的灵气,对于当下炼制出第三件木属本命物的陈平安而言,恰恰就是千金难买的所需之物,被陈平安在南下途中,以火龙真人的炼制三山法诀,将其中炼为木宅所在关键窍穴的一件辅助宝物,搁在了木宅当中。
陈平安不再言语,安静等待下文。
陈平安收起符舟,快步走向凉亭。
崔东山笑道:“我家先生最念旧,返回木衣山之前,肯定会去趟你们春露圃。”
陈平安离开蚍蜉铺子,去见了那位帮着雕琢四十八颗玉莹崖鹅卵石的年轻伙计,后者感激涕零,陈平安也未多说什么,只是笑着与他闲聊片刻,然后就去看了那棵老槐树,在那边站了许久,此后便驾驭桓云赠送的那艘符舟,分别去往照夜草堂,和春露圃渡船管家宋兰樵的恩师老妪那边,登门拜访的礼物,都是彩雀府掌律祖师武峮后来赠送的小玄壁。
陈平安轻轻点头。
至于眼前“少年”,又怎么成了那位年轻剑仙的学生?
看到了崔东山。
陈平安写了三封密信,又走了趟春露圃剑房,分别寄往太徽剑宗、云上城和金乌宫。
李希圣笑着举手抱拳,“幸会幸会。”
人生道路上,与人低头,也分两种,一种是寄人篱下,形势所迫,再就是那种孜孜不倦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宋兰樵怔怔站在原地,大汗淋漓,浑然不觉。
陈平安愣了许久,问道:“崔前辈走了?”
一边细致翻看账本,一边与王庭芳闲聊春露圃近况与照夜草堂生意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