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74.第774章 居中武夫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774章 居中武夫

刘羡阳就真的只是回乡看一趟,看完之后,就乘坐落魄山那条名为“翻墨”的龙舟渡船,无法直达老龙城,需要在宝瓶洲中部一处梳水国附近的仙家渡口中转,沿着那条走龙道南下。

珠钗岛所有祖师堂嫡传修士,早已从书简湖搬迁到了螯鱼背,算是与落魄山最早缔结盟约的一座仙家势力。

昔年垂帘听政的长公主殿下,如今的岛主刘重润,亲自暂任渡船管事,一条渡船没有地仙修士坐镇其中,终究难以让人放心。

阮秀在牛角山渡口,为刘羡阳送行。

龙舟巨大,本身就是一座金山银山,看得刘羡阳感慨万分,早年三人,最想挣钱的,其实不是顾璨,是陈平安才对。不过与顾璨那种想挣钱早早想好如何钱,不太一样,陈平安就是穷怕了,只有每天可以挣着钱,无论多少,家底哪怕只是比昨天多出一颗铜钱,才能让不安稳的日子变得安稳,让安稳的日子变得更安稳。

这次回乡,刘羡阳多是在走门串户,与那些留在小镇上了岁数的街坊邻居拉家常,老人一年比一年少去,穿开裆裤的孩子们,一年一年长大成人,各有婚嫁,见着了刘羡阳也未必认识,那些个昔年的同龄人,忙着在州城那边做生意,所以刘羡阳真正能够与人说上话的机会,不多了,而且以后注定会越来越少。

如今与老人闲聊,杏巷成了山上神仙的马苦玄,在家乡买下许多山头的大地主陈平安,莫名其妙成了龙子龙孙的宋集薪,还有在州城那边与官老爷们一起做大买卖的董水井,都是小镇百姓聊得最多的话题人物。

而且这些把苦日子熬出头的老人,好像都特别喜欢称赞杏巷和泥瓶巷的风水,说半点不比那福禄街和桃叶巷差了。

刘羡阳喜欢听老人们念叨这些家长里短,尤其是一些个早先与泥瓶巷不熟的老人,说起那个陈平安,好像就是每天看着长大的自家晚辈似的,让刘羡阳听得很乐呵,确实,在待人接物这方面,尤其是与长辈打交道,陈平安从小就比较擅长,平时话不多,可在路上见着了人,都会主动招呼,从不会乱了辈分,哪怕对方不理睬,斜眼都不给,下次见了面,泥瓶巷少年还是会规规矩矩称呼一声。

在宋集薪远离书房之后。

魏檗在渡船离别之际,说过一番言语,说修道之人,出门在外,以术杀人,以势压人,不算太难,难在赢得他人的人心。

刘羡阳想了想,“是一个什么都少、唯独剑修很多的地方,修行,生死,在剑气长城那边,好像都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所以在那边,酒鬼也多,剑修和剑仙都毕竟喜欢喝酒。甚至可以说,印象中,剑气长城是我家乡之外,高人最不像高人的一个地儿。”

再就是关于分舵一系列职务变更、升迁的缘由。着重表彰了周米粒和香火小人的点卯准时,以及严厉批评了那位骑龙巷左护法的惫懒怠工。

只是一顿酒,喝得都算尽兴。

只是不离开落魄山,不走这一遭,就很难理解为何会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刘羡阳感慨道:“少年时的爱慕欣欣焉,回头再看,就是美好的怀念。”

陈淳安当时好像心情不错,与刘羡阳说这是自己与陈平安做的一桩读书人买卖,若是陈平安只靠文圣一脉关门弟子的身份,敢这么与他陈淳安说大话空话,那就有些不善了。最后在那脚下便是大河滔滔的石崖之上,陈淳安拍了拍刘羡阳的肩膀,老先生与年轻人说了一句新鲜言语,说我们这些读书人,不必耻于谈利益,心中务虚要高远,手头务实要厚重,读书人要走出书斋,走在老百姓身边,讲些没读过书的人也都听得懂的道理。

最后一件事,她马上要和李槐去趟北俱芦洲,这是分舵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下山游历,所以需要群策群力,多聊些行走江湖的自家经验,陈暖树负责在旁提笔撰写,编订成册后抄录几份,将来人手一本。

远离家乡千万里的陈灵均,想着那个比自己更远离家乡的老爷,便坐在门槛那边,双手托腮,神色黯然。

剑气长城的南边战场上,第三次出现了金色长河。

昨天苻南华与年轻藩王“叙旧”,宋集薪便提及了这把小壶,今天苻南华就托人送来。

刘羡阳再过几年,下一次重返家乡,就会名正言顺地成为龙泉剑宗的祖师堂嫡传,关于此事,在刘羡阳登山后,阮邛与嫡传和记名弟子都讲明白了,只是刘羡阳在祖师堂谱牒上的名次,是在开山大弟子董谷之后,还是直接丢到谢灵之后,阮邛没说,刘羡阳没问,就成了如今龙泉剑宗许多记名弟子茶余饭后的一桩趣谈,宗门上下,如今也都熟悉宗主的脾气,只要练剑心诚,言语忌讳不多,关于刘羡阳的修行境界,更是猜测颇多。毕竟正儿八经的儒家弟子,剑修不多。

刘羡阳脸色别扭,犹豫了半天,终于忍不住说道:“阮秀,我与你认识很早,对吧?我们关系也很好,对不对?只是有些话,我真不好多说什么,陈平安,你,都是我的朋友,所以我就只能在某件事上,尽量不说那些你可能比较想听见的言语。”

而捧露台却是大骊军方独有的谍报机构,只会听令于皇叔宋长镜一人,一直以来连国师崔瀺都不会插手。

崔东山作画完毕,点了点头,处处神来之笔,不愧是毕生功力的显化,这才转头笑道:“你说自己不怕身死道消,我是信的,只是你连因果纠缠的厉害都不明白,井底之蛙,哪来的资格与我说自己怕不怕?只说马兰一事,是谁的安排?不是我吓唬你,光靠境界高便是本事大,多少人能杀我?即便你将来有了通天的境界,我依旧让你揪心千百年,随手为之罢了。所以啊,聪明点,让我省点心。不然到时候你有了真怕了的那一天,于我而言,有何益处?事功学说,根本宗旨之一,就是尽量不让人犯蠢,务必让你求利益者,可得利益。”

宋集薪点头道:“有些猜测。”

这天夜幕里,蓦然一洲祭剑。

谁都想念,连那黄湖山结茅修行的老瞎子道长,也会经常想起。

到底是天性亲水,陈灵均挑了一条寻常船只,船行画卷中,在两岸猿声里,轻舟做客万重山。

刘羡阳无奈道:“陈平安太会照顾别人,不太擅长照顾自己,我离得远了,不放心。”

与老爷朝夕相处的时候,老爷什么境界什么身份,好像很容易被忽略,等到陈灵均走在老爷走过的山水路上,才发现原来当年那个自己不情不愿跟着的泥瓶巷少年,好像真的变得很厉害了。

趴地峰火龙真人,太霞一脉的李妤已经兵解离世,指玄峰袁灵殿,此外还有白云桃山两脉,所幸其中一人只是元婴境,不然火龙真人这一脉,实在是太可怕了。

猿啼山嵇岳,已战死,与十境武夫顾祐互换性命,这对于整个北俱芦洲而言,是莫大的损失。

稚圭眼睛一亮,笑道:“公子,当然是与早年银两一般,多多益善,只是如今这些物资,朝廷管得可严,京城皇库那边不会随便拿出来的。”

如今宝瓶洲能够让她心生忌惮的人物,屈指可数,那边刚好就有一个,而且是最不愿意去招惹的。

刘羡阳突然笑问道:“山上那个叫谢灵的孩子,相貌挺清奇。”

崔东山在那马苦玄离去后,摇晃折扇,悠然自得,扇面上写着四个大大的行书,以德服人。

宋集薪双手环住一把小巧玲珑的养心壶,轻轻旋转,小壶地款为“山魈”二字。

柳质清笑着询问要不要饮茶,陈灵均说不用不用,柳质清也不强求,其实双方没什么好聊的,柳质清更不是那种擅长应酬的山上修士,主客双方多是些客气话,陈灵均没话可说的时候,柳质清就不挽留了,陈灵均便起身告辞,柳质清要送到山脚,陈灵均知道此人是在闭关,连忙拒绝,飞奔下山,离开金乌宫,至于山脚恭候的金乌宫宫主,陈灵均更是一并拒绝了对方的宴席,告罪、道谢和相约下次,一气呵成,陈灵均越来越熟稔。

舵主大人,果然铁面无私,么得感情。

招了招手,让高老弟走到自己身边,崔东山弯腰,在孩子脸上提笔作画。

老龙城不是一个可以让修道之人如入无人之境的地方。

如今落魄山,披云山,披麻宗,春露圃,四方结盟,其中披麻宗韦雨松和春露圃唐玺,都是负责大小具体事务的管事人,宋兰樵与唐玺又是盟友,本身能够成为春露圃的祖师堂成员,都要归功于那位年纪轻轻的陈剑仙,何况后者与宋兰樵的传道恩师,更是投缘,宋兰樵几乎就没见过自己师父,如此对一个外人念念不忘,那已经不是什么剑仙不剑仙的关系了。

不御剑,却御风。

裴钱咳嗽一声,视线扫过众人,说道:“今天召集你们,是有三件事要商议,不是儿戏……周米粒,先把瓜子放回去。刘观,坐有坐姿。”

陈灵均头一次仔细翻阅了以前遗漏掉的册子内容,然后去往观景台,趴在栏杆那边发着呆,天边高挂明月,半圆掩映云海中,又远又近,好像渡船只要稍稍改变路线,就可以一头撞上去,就像游人穿过一道拱门那么简单。

刘羡阳刚要顺着阮秀的言语多聊几句,说陈平安那小子在剑气长城是如何的如鱼得水,刘羡阳突然打住,在心中默默告诫自己千万别多嘴。

一个年轻人背了一只剑匣,装满了借来的剑坊长剑。

阮秀与刘羡阳是旧识,刘羡阳其实比陈平安更早进入那座龙须河畔的铸剑铺子,而且担任的是学徒,还不是陈平安后来那种帮忙的短工。烧造瓷器也好,铸剑打铁也罢,好像刘羡阳都要比陈平安更快入乡随俗,刘羡阳如同铺路,有了条路子可走,他都喜欢拉上身后的陈平安。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如同一支箭矢瞬间远离城墙百余丈,双手按住两颗妖族修士的头颅,轻轻一推,将两具头颅稀烂的尸体摔出去。

俊美少年的神仙姿容,头别金簪,一袭雪白长袍,直教人觉得仿佛天底下的名山大川,都在等待这类修道之人的临幸。

刘羡阳等待龙舟渡船的停岸,还需要卸货装货,如今龙舟的买卖,与北俱芦洲的披麻宗和春露圃都有关系,这是许多小镇百姓都无法想象的天边事了。

太徽剑宗,宗主韩槐子,老祖师黄童,新玉璞境剑仙刘景龙。韩槐子也身在剑气长城多年。

骸骨滩披麻宗,宗主竺泉,两位老祖师。

一宗之主上五境,还敢死磕鬼蜮谷高承这么多年,这般女子真豪杰,竟然亲自露面,所以陈灵均离开木衣山后,走路有点飘。

与她并肩行走的时候,宋集薪轻声问道:“蛇胆石,金精铜钱,需要多少?”

陈灵均离家越远,便越思乡。

崔东山睁开眼睛,问道:“你知道我是谁?”

老爷在不在落魄山,是两样的,这一点,陈灵均早有感触。

刘羡阳双手搓脸颊,说道:“当年小镇就那么点大,福禄街桃叶巷的好看姑娘,看了也不敢多想什么,她不一样,是陈平安的邻居,就住在泥瓶巷,连我家祖宅都不如,她还是宋搬柴的婢女,每天做着挑水做饭的活计,便觉得自己怎么都配得上她,要真说有多少喜欢,好吧,也有,还是很喜欢的,但是没到那寤寐思服、抓心挠肝那份上,一切随缘,在不在一起,又能如何呢。”

竺泉突然感慨道:“有些羡慕那个家伙的……自由。”

阮秀突然说道:“说了已经不挂念太多,那还走那条地下河道?直接去往老龙城的渡船又不是没有。”

书案后边摆放着四条屏,一幅旧大骊地图,一幅宝瓶洲版图,其余两幅,分别绘有桐叶洲、北俱芦洲仙家门派分布图。

马苦玄点点头,“有道理。”

小姑娘默默放下手中攥着的那把瓜子。刘观悻悻然坐好。

崔东山蓦然收敛神色,站起身。

宋集薪沉默不语。

刘羡阳点头道:“撑死了就是我打他一顿,顾璨不还手,改不了小鼻涕虫的根本心性,这一点,我很早就知道了,所以我也没想着怎么管他。这小王八蛋总算剩下点良心,知道谁是真正对他好。”

到了春露圃地界,陈灵均没有着急去找已是老熟人的宋兰樵唠嗑,而是按照图册,先逛了一遍大渎入海口的两岸山水,再去春露圃,游览了一遍玉莹崖,再去那座自家老爷创办的蚍蜉铺子待着,有代掌柜操持,生意很好,陈灵均就当了两天的店铺伙计。

至于那个崔东山,捧露台只给了一张白纸。

清晨时分,陈灵均离开火神庙,去了一趟金乌宫,拜访那位金丹瓶颈剑修,柳质清。

老爷不但在书上、册子写了,还特意口头叮嘱过陈灵均,这位地方神祇,是他陈平安的朋友,欠了一顿酒。

还有荣升骑龙巷右护法,原馒头山、后龙州城隍阁香火小人,因为个头最小,被分舵主准许破格坐在桌上,有幸能够与分舵主面对面。

从四条屏后边绕出一个白衣少年郎,墙角根还蹲着个从头到尾不用呼吸的木讷孩子。

按照既定路线,陈灵均乘坐一条春露圃渡船去往济渎的东边入海口,渡船管事正是金丹修士宋兰樵,如今在春露圃祖师堂有了一条交椅,陈灵均拜访过后,宋兰樵客气得有些过分了,直接将陈灵均安排在了天字号客房不说,亲自陪着陈灵均闲聊了半天,言语之中,对于陈平安和落魄山,除了那股发自肺腑的热络劲儿,恭谨谦卑得让陈灵均更加不适应。

但是如今的大骊王朝不一样,早已是将一洲所有山上势力打压、掣肘、威慑得喘不过气来,任你是神诰宗、真境宗这样既是宗字头、更有别洲大靠山的庞然大物又如何,到了大骊皇帝“宋和”的御书房小朝会之上,依旧要以半个臣子自居,需要看人脸色行事,乖乖落座,乖乖起身。

天君谢实。

之后此去春露圃,再不乘坐仙家渡船。

阮秀哦了一声。

整座春露圃都瞬间灯火辉煌起来,陈灵均连忙打开铺子,抬头望去,大街上熙熙攘攘,都说是有剑仙陨落于剑气长城了。

浮萍剑湖,女子剑仙郦采。已经远游剑气长城。

大源王朝崇玄署云霄宫,杨氏家主。

刘羡阳的这份隐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土文庙的一位副教主,无论是境界,还是辈分,都与陈淳安不相上下,简而言之,陈淳安是名动天下的醇儒,是亚圣一脉的顶梁柱,但陈淳安在亚圣一脉的文脉道统当中,言行还是会有很多的束缚。

陈灵均送了礼,接待陈灵均和收礼之人,是个名叫韦雨松的,和和气气,自称是个每天受窝囊气、说话最不管用的账房先生,陈灵均就觉得自己遇上了难兄难弟,只是不断提醒自己这次出门,就别轻易与人称兄道弟了。陈灵均这一路,没少翻书,只是多是那些山水险峻之地的注意事项,披麻宗、春露圃这些个自家老爷踩过点、结下香火情的山头,陈灵均没怎么仔细瞧,这会儿觉得那韦雨松挺投缘,是个斩鸡头烧黄纸的好人选,陈灵均便赶紧临时抱佛脚,找了个机会,偷偷拿出自家老爷的一本册子,翻到了披麻宗,果然找到了这个韦雨松,老爷专门在册子上提过几笔,说是个极会做买卖的前辈,算是披麻宗的财神爷,提醒陈灵均以后见到了,一定要敬重几分,少说几句混话。

宋集薪看到了那个鸠占鹊巢的白衣少年郎后,停下脚步,然后继续前行,挑了张椅子坐下,笑道:“崔先生真是不见外。”

那个高老弟心领神会,开始唱那支小曲儿,那是一个关于臭豆腐好吃的欢快故事。

写完之后,比较满意。

阮秀一手捧绣帕,捻起一块桃糕,问道:“没去泥瓶巷与她打声招呼,聊几句?”

桌上那三页纸张,都化作灰烬,随风消散。

不过有两张从刑部辗转到此地书房的纸张,一张简略阐述了此人曾经在何处现身、滞留、言行举止,以书院求学生涯最多,首次现身于尚未破碎坠地的骊珠洞天,之后将卢氏亡国太子的少年于禄、改名谢谢的少女,一起带往大隋书院,在那边,与大隋高氏供奉蔡京神,起了冲突,在京城下了一场无比绚烂的法宝大雨,后来与阮秀一起追杀朱荧王朝一位元婴瓶颈剑修,成功将其斩杀于朱荧王朝的边境之上。

崔东山绕过桌子,走到宋集薪附近的窗台附近,轻声说道:“齐静春对你期望不低的,为何这些年不上心?”

“‘我不放心陈平安。”

桃林之中有道观、寺庙,藏藏掖掖,具体底蕴如何,暂时未知。

第二页纸张,密密麻麻,全是那些法宝的介绍。

阮秀轻声念叨了一句刘羡阳的肺腑之言,她笑了起来,收起了绣帕放入袖中,沾着些糕点碎屑的手指,轻轻捻了捻袖口衣角,“刘羡阳,不是谁都有资格说这种话的,可能以前还好,以后就很难很难了。”

陈灵均先去了趟日渐冷清的壁画城,买了一套廊填本神女图,算是给披麻宗的登门礼,这些开销,落魄山祖师堂早早预支了一笔神仙钱给陈灵均,不过陈灵均没动用那座小金库的一颗雪钱,开玩笑,陈大爷会缺这点钱?如果是在早年御江辖境,行走江湖兜里哐当响,神仙钱相互磕碰,跟打雷差不多,只不过到了龙泉郡之后,陈大爷才稍微与人为善了点,不然就他这火爆脾气……早他娘给人一拳打死了。

崔东山收了折扇,蓦然捧腹大笑,带着整条椅子都东倒西歪起来。

管着落魄山所有房门钥匙的粉裙女童,和怀抱金色小扁担、绿竹行山杖的黑衣小姑娘,并肩坐在长凳上。

宋集薪轻轻拧转着手中小壶,此物失而复得,算是物归原主,只是手段不太光彩,不过宋集薪根本无所谓苻南华会怎么想。

分舵主裴钱,坐在主位上,背对祖师堂大门口,双臂环胸,她身前桌上搁放着一块木牌,是龙泉郡总舵的盟主令牌,宝瓶姐姐交由裴钱保管多年。

宋集薪转过头,瞥了眼那两份档案,一份是北俱芦洲上五境修士的名单,十分详细,一份是关于“少年崔东山”的档案,十分简略。

马苦玄现出身形,斜靠书房门口,“多大的苦头?身死道消?因果纠缠?国师大人,别人不知道就算了,井底之蛙,攒簇浅水中。但是你岂会不清楚,我最不怕这个?”

霁色峰上,其乐融融。

陈灵均见着了柳质清。

刘羡阳当时有些疑惑,便坦然询问,不知亚圣一脉的醇儒陈氏,为何要做这件事情,就不担心亚圣一脉内部有非议吗?

刘羡阳倒也不算骗人,只不过还有件正事,不好与阮秀说。陈淳安当年出海一趟,返回之后,就找到刘羡阳,要他回了家乡,帮着捎话给宝瓶洲大骊宋氏。刘羡阳觉得让阮邛这位大骊首席供奉、兼自己的未来师父去与年轻皇帝掰扯,更合时宜。那件事不算小,是关于醇儒陈氏会支持大隋山崖书院,重返七十二书院之列,但是大骊建造在披云山的那座林鹿书院,醇儒陈氏不熟悉,不会在文庙那边说多一字。

整个脸庞都被鬼画符的孩子突然说道:“先生,我想学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