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5章 多难兴邦  玄幻必须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475章 多难兴邦

张三丰挖这个世界墙角的事情,审判委员会并不在意,倒不如说,他们巴不得周瑞直接跟张三丰走,至于那条大明的支线先一步完成文明觉悟,从而让世界线收束?

不可能的。

那条支线上的大明在文明进展上固然更超前,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所遇到的第二次幻想降临,并不那么激烈。

因为大明的那条线上,文明是修了“性”的,是完成了长生革命的。

积蓄幻想的池子里,水是“清澈”的。

而这个世界,被确定为主世界线的世界,池子里已经不能用水来形容了,倒不如说全都是黑泥……

所以。

对于第二次幻想降临,大明那条线打的是简单难度,而他们打的是地狱难度,所以大明在应对第二次幻想降临的时候甚至没有出现人皇。

这是好事吗?

是,也不是,福祸相依的道理在那,华夏文明的确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耀眼得如同昊日当空,但一直顺风顺水,有些窠臼就难以摆脱。

哪怕大明一直在改革,一直在改进,但改革是具备时效性的。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许多东西就会开始积重难返。

毫不客气的说,西方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水平上,才赶上大明。

长生革命无论是初衷还是其带来的模式,都是对文明有利的,也必须进行长生革命,文明的每个个体才会有觉悟的想法。

也就不需要在二十世纪中叶有“中兴”这个说法,如今百年已过,积重又显,张三丰才会想要请周瑞去他们的世界线,帮忙再次改革。

而且马列这套,其实是有失偏颇的,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类似于中西医,西医讲究对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可是,要如何立德立言呢?

仅仅只缺了立德立言吗?

“还请国师赐教。”

但,其实有系统整理方法,和数百年时间的融合发展之后。

“天下为公四个字,很难。”

心学一直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最后一块拼图,可它更多的是应在长生革命上面,在第一阶段,仍旧留有一块空白,需要寻找答案。

时间一久,长生革命的初衷难免就会被扭曲,踏入修行之路,的确要从自我的修行开始,要先修性再能修力。

这里最多可以容纳十万人同时听课。

李岩恭敬的问道,他认为姚广孝在看了他们的世界后,应该会有些感悟。

多难兴邦可不是一句安慰的话。

但,总是治标不治本。

可是。

亦或者说。

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对文明的一次总汇总!文治之隆盛,前所未有!

姚广孝在大明经历过第一阶段之后,才会说出“天下为公很难”这句话,他根本就不认为马列是达到文明觉悟第一阶段的良药。

所以。

解缙主编之时,编撰团队仅147人。

其实,这已经是胜利了。

但他总是“惜字如金”,亦或者说,微言大义,说的越多,本意就越偏颇,所以,他不愿细说,尽量在将道的本意描述出来。

只有韩信点兵才会多多益善。

做得再好,也只能管一时之功效,这不是空口白牙,而是历史已经验证了的。

绝圣弃智,方能民利百倍。

“均田免赋,金融归公,产业赎买……时年改革,丝毫不比那些共产之国做得差,是真正做到了天下为公,人尽其用。”

这是在揭他们的老底,在斩断资本和权势的根基,在逼他们来杀他……

或者说。

道德经里有答案,大道,便包含了这些。

明白了利害所在,所以,他不像张三丰那样去找周瑞,那没有用。

依旧会演变为对力量的追求,那些修道有成的,太多的私心没有,但类似于龙虎山天师府那样,定下传承位次的想法还是有的。

在他们这个世界,除了周瑞以外,革命军内部也是有许许多多的理想主义者的,他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当今文明所遇到的问题,也深刻的认识到了文明该如何前进。

“致良知”便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一种修行方法。

因为致良知,才能懂得自我,才能明白广厦千间,睡不过六尺。家财万贯,食不过三餐。得而不求,惠而不费,故能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因此。

“但。”

要知道之前还在争论圣王宇宙理论成不成立,觉悟是不是空谈,这下子进步到论证三部曲的可行性,基本上就是默认了圣王宇宙和觉悟。

这剂药只能治症,无法治根。

这样一大批有识之士加起来,才是文明通往觉悟的根基所在。

若非如此。

而李岩能够见到姚广孝,那是真的开心,为了考古,当初历史研究社可是打开了明永陵的,拿到了完整版的永乐大典,才明白华夏文明到底有多么辉煌,才明白大清摧毁华夏文明到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那么,姚广孝则不是。

老子陈述社会的种种问题后,提出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三种方案,又说这三种方案不足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要解决根本,须得——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大明还是有皇帝,有勋贵,各类仙家门派,也是新兴势力……

“筑基不打扎实,耽误的是一辈子的事情。”

从上世纪自由主义泛滥开始,道德已经彻底崩坏了。

如果一个主编拿不出大纲来,不知道该编写什么东西,那是不会需要如此多的人手从事各方面工作的。

没错,大明是类似于李和书中那样,是解决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官商一体交税,又解决了屯兵制的弊端,改了户籍制度,大兴教化推行心学,明儒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久而久之……

但,也只有“大道”二字了。

李岩接待姚广孝的地点是在学园区的文明馆,这是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也是最近这些天学术论坛召开的地方。

然而……

更何况他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分配的问题,他们还要正本清源,重建道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