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好,可以去分析,可以去尝试。
白昊听完了。
此时的同州一机,还用的是计时工作制。
迟名华等人都笑了。
工人们的工资,还拖欠过呢。
白昊点了点头。
迟名华说道:“不是难,是非常难。三十年前,我还是这个厂的技术员,当时咱们就尝试过计件制,当时受到了冲击很大,再加上一些时期都是吃大食堂,这事最终也没成功。十年前,又尝试过一次,依然没成功。”
食堂不行、卫生所不行。
他们是性质相同,生产类似的厂子,这个有可学习的,也有可比照的。更何况,他们一样,都属于不允许外人随便靠近的工厂。
“白厂长说的对,倒是看的通透。我替在座的说一句,大家内心有怀疑,以白厂长的年龄,自然是没有经过了工厂的实际生产与管理的。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让人信服的理论,以及方式。”
白昊问:“难吗?”
很无奈。
简单的理解就是,你白昊不能拍拍脑袋就作决定。
“恩。”
这种事情,他也经历过。
“计件有缺点,同时也有好处。计时也一样,任何一种方式都是有优点与缺点,暂时没听说过有什么完美的办法,提高工人师傅的收入,是这次变革的初衷。而不是破坏团结,更不会影响工人师傅的收入与生活。”
迟名华接着往下讲:“只要是计件,就会有不平均的情况,工人之间矛盾也开始变多,咱们可是两万多技术工人的大厂,加上食堂的、后勤的,还有家属,这里有近十万人,一个处理不好,都是大麻烦。”
白昊只是提出了想法。
这样的厂子,不能和奔小康比,奔小康是新厂,而且是代工厂,计件才是核心。
“恩。”白昊内心表示理解。
迟名华说的直白。
否则,厂子会乱的。
奔小康厂和他们没有可比性,就算看到他们的管理软件,也只是看着热闹。
白昊这话一出,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白昊把小本翻到下一页:“接下来的一项,就有些伤筋动骨了。厂子改工资制,改为计件与绩效工资制。”
这事。
怪谁呢。
会议室大部分人都笑了。
这话没错。
白昊这时站了起来:“我要说的已经说完了,总结下来除了计件工资这事,咱们要从长计议之外,其余的事情就一个字:钱!”
“没错。”好些人都大声回应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