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华娱199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46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萧家,客厅

碟片进仓,电视开始运作播放,萧雨和闺蜜跑回沙发,期待的看着电视,

萧父端着茶杯,翘着二郎腿,貌似随意,但眼睛也一直在瞅着电视。

第一首歌是《东风破》,这首歌大家都听过,但是mv还是第一次见。

mv拍的很唯美,剧情和歌词大概很像,大概就是错过、离别、回忆巴拉巴拉。

曹轩刻意拍的有点虚,就是因为这首歌,并不是特指一个故事,而是输出一种情感或者是情绪,每个人对此的理解不一样,主要是听歌。

所以曹轩并没有设定mv的具体故事,通过闪回剪辑做了一小段,能够串起来理解也行,不能理解就按自己的想法来。

同样的道理,《青瓷》也是如此,不过青瓷相对更明确一点,就是突出离别愁绪。

为此,mv剧组特意找了一个相对更古典精致的景点,让曹轩和胡婧拍摄,并配合着做了一些雨景和雾景。

所以枣市确实是古兰陵的一部分,但是古兰陵并不只代表枣市。

“我班同学,怎么了?”

更多的是一时之间无法把脑中记忆里的偶像和和电视机前这个娇媚漂亮的“小姐姐”联系在一起。

“不对,这首歌的兰陵指的是古兰陵,枣市原来是古兰陵的治下,所以说兰陵月是对的。”

萧雨老实听话,萧母懵懵懂懂就被按着听了一遍《青瓷》,三个人期待的看着她。

戏幕拉开,锣鼓敲响。

……”

白骨青灰皆我

……”

“回头给我也写一份,我拿去给公司的人看看。”

“男旦嘛,《霸王别姬》《蝴蝶夫人》里张国容和尊龙也扮过,不过别说,曹轩这模样还挺俊,不次那俩。”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而随着曹轩再次唱起那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

萧父被冷落,有些不爽,忍不住挑刺道:“兰陵现在是临市的一个县,曹轩老家不是枣市吗,不应该叫《兰陵月》,而是应该叫《枣市月》。”

词如明月松间照,曲若清泉石上流!

自认半个文化人的萧父扶掌赞叹:“这首歌写得太美了,还把青瓷给融了进去,毫无突兀,相比于《东风破》,我更喜欢这首《青瓷》。”

《青瓷》这首歌被誉为中国风巅峰之作,语调柔缓抒情,歌词带着一种极致的美。

妆容太浓,镜头也有点短,萧雨也不太肯定。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几个人缓了半个小时,才从那种压抑悲伤的情绪中恢复正常。

一曲唱罢,客厅久久无言,只有萧母和萧雨几个人止不住的抽噎声。

曹轩饰演的旦角出现在民国戏台,水袖柔曼,昆腔曼妙,诉说着名戏《桃扇》的悲欢离合,台下一片叫好。

倒是萧母感觉良好,吐槽几个人没见识,大惊小怪。

或许,从各方面技巧来说,这首歌远不如《青瓷》,但从情绪感染力和背后格局方面,足以让无数人将那些所谓的技巧抛之脑后。

萧雨两个人激动的看着萧母,萧父一直夸词,但他们总觉得夸得不全面,但又说不出来哪不全面。

mv的最开头,曹轩身着民国长衫,气质微微带着有些阴柔斯文,慢慢的抚摸镜子前的唱戏行头。

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无情,道有情,费思量

……”

哪怕无人知我

不但买专辑的钱回了本,还小赚了一笔,萧雨和闺蜜越发动心,甚至拿出了自己的压岁钱,准备搞一场大的。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但是,萧父的理解却戳不到萧雨这帮小女生的心理,达到不了共鸣,而萧母另辟蹊径,和两个小女生迅速达成了观点一致。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

本来因为剧情而感到悲愤的情感,再也无法压制,直接喷涌而出。

一家人吵吵闹闹,电视也就播到了最后一首歌——《赤伶》。

萧父瞄了一眼,难得没有说什么不务正业之类的话,而是赞许的点了点头,并表示。

虽然不至于断货,但想大批量拿货根本不可能,有部分音像店已经实施限购。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同传世的青瓷自顾自美丽

在萧父萧母的支持下,萧雨的8张专辑,还没出门就销售一空,而且加价也从五块变成了十块。

与前面几首歌相比,这首歌的mv相对更偏电影化,甚至加长了一些前奏。

结果第二天再去音像店,却发现《中国风》已经卖疯了。

萧雨献宝似的又调出她觉得这张专辑比较好的几首歌,让萧母品鉴点评。

情字难落墨

熊熊烈焰里,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戏子,与一帮侵略者同归于尽,玉石俱焚,上演了最后一曲壮烈凄美的乱世悲歌。

“这个唱戏的是曹轩?”

电视机前的几人,还在经受冲击的时候, mv的剧情也在不停的变化。

……

《兰陵月》是代指,要是玩梗《枣市月》,算是把临市和其他古兰陵地区的人忽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