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紧随其后的6月份,信乐团推出了神曲《死了都要爱》。
最关键的是这几千万了,不一定能接到活。
………
而在曹轩紧锣密鼓拍摄《倚天屠龙记》的时候。
目前来说,由于国内的技术水平不足,以及设备引进原因,光影公司暂时留在国外发展。
不枉他了几千万拿下这家特效公司,好莱坞不敢比,亚洲范围还是能排得上号的。
此前,“车底战神”阿杜爆红,5月份国产版阿扎尔杨昆推出《无所谓》。
这两位靠着独特的唱腔,一度成为各大模仿达人秀的必备模仿对象,各种节目中一个在车底,一个无所谓。
说实话,大胡子作品的打戏一直饱受诟病,吹风机+慢动作,万变不离其宗。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不管是繁星院线还是繁星影视城,都是砸钱项目,但是能看到光明未来,还有不动产可以升值,唯独这个特效公司可能赚不了钱,还有很大几率会赔。
这是曹轩可以理解的,就像他的华语歌不可能进入美国公告牌,英文歌在国内可能有不少受众,但肯定比不上华语歌。
或许能到前十甚至是前三转悠一圈,但是想像曹轩哪些华语歌长期稳定的霸榜很难。
在承袭了上一张专辑《双截棍》等歌曲的火爆出圈之后,小周在两岸三地都积累了足够的人气和知名度。
电视剧确实讲究慢工出细活,但出细活并不一定代表完全好。
一步一步的埋扣子,尤其是张无忌从昆仑山出山,简直是一路高潮,直到冰火岛才下降,但紧接着少林大会又把节奏拉了回来。
不过榜单成绩不算突出,销量却相当不错,很多都是曹轩歌迷、国外音乐爱好者收藏或者想听歌学英文之类的学生等。
《八度空间》一出,让小周之前的积累随着这张专辑迸发出来。
这首ktv第一废嗓神歌,无数人不会唱,扯着嗓子也喊了十几年,并凭借撕心裂肺的高音让人印象深刻,短时间内红遍大江南北,一度杀到排行榜榜首。
小周和背后的阿尔法公司很珍惜这次机会,他们很明白,小周现在和曹轩不是一个量级的。
为此繁星和吴老板每人又追加了300万投资,那钱的,吴老板心疼的腮帮子直抖。
这种剧情安排的优势,甚至要胜过服化道、外景、动作等方面。
而现如今在排行榜上,曹轩在榜的歌曲不多,排名最高的是世界杯主题曲《waving flag》的中文版《旗开得胜》,几个权威榜单基本处于前三。
而《倚天屠龙记》拍摄期要比《天龙八部》短上不少,预计9月中下旬就可以杀青。
一些音乐排行榜也有相关的规则,虽然不至于打压英文歌,但资源方面相对会更倾斜一下华语歌。
所以,小周他们更觉得应该抓住这次难得的空档,尽可能的收割歌迷和影响力,上位登顶天王。
《倚天屠龙记》这单,已经是光影特效公司近半年来的首个影视大项目,其他都是零零散散的小活,利润微薄。
曹轩之所以能以几千万人民币的价格,低价收购这家还算规模不错的特效公司。
这也是近两年来,曹轩难得的“虚弱”时刻,也是周杰纶最佳上位时期。
老牌天王、高音神曲、偏门代表、新生代顶流,个个都不是好惹的善茬,哪怕是曹轩在这,也得费番功夫。
事实上,除了少部分小榜单登顶,曹轩的英文ep《chris tsao》的三首英文歌,在国内权威音乐排行榜最高也就是《natural》的第二。
这不能说张纪忠金庸剧就比《倚天屠龙记》更好。
却不想歌坛神仙遍地,想学大哥霸榜不是这么简单的。
唯一能压住小周的曹轩,两张华语专辑已经发售半年之久,热度明显下滑。
谢逊直接喊出一个几米的咆哮狮子头;张三丰和张无忌太极手一摆,就是一个诺大的阴阳鱼,气势非凡;周芷若九阴白骨爪的大招一放,阴风阵阵,鬼气森森。
或许,这样并不是特别符合原著,但是高潮剧情能够牢牢吸引观众,支线剧情转场明确,既不显得杂乱,还能让观众看懂。
但是这钱的值,效果非常不错,曹轩看了前期做出来的片,绝对是国内影视一流甚至是顶尖水准。
小周此时已经是亚洲小天王,本以为曹轩不出,没人可以压得住他。
而小周虽然能和这些歌打个有来有回,毕竟还未至巅峰,想全面碾压,难度太大。
这也无形中暴露出小周和曹轩之间的差距,不少人讨论周杰纶能否有资格成为下一个曹轩。
有不少赞成票,也有大量的反对票,各种媒体和吃瓜网友吵的热火朝天,如果现在有微博,每天起码1~3个热搜保底。
而当事人之一的曹轩却很无语,明明这次歌坛厮杀和他半毛关系,为何江湖上却依然流传他的传说。
就不能让他过两天清静日子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