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终将胜利者们的会晤
朱瞻基等人,只在黄家镇逗留了两日,在黄四爷的盛情挽留下,毅然辞别。
越往大海靠近,人烟越发稀少。
不少的村落,都呈现着荒废的迹象。
在曾经,香火最是兴盛的土地庙,也变得残破不已。
土地爷并不能真的保护着乡亲们的生命和财产。
岑可已经取下了头上戴着的斗笠。
在被黄家镇里,那位可能是倭寇内应的黄四爷戳破后,她就彻底的放弃了将自己的容貌藏在斗笠下。
她很喜欢自己的肌肤,暴露在温温的阳光下,像是一阵阵的暖流,从肌肤细微处滑过一样的感觉,让人不能自拔。
朱瞻基至今,都没有在岑可面前暴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
大家的目光,也让郑忠有些自我怀疑。
齐子安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他提及道:“程、余二人,虽有失责之嫌,但末将观其忠心不改,亦是军中悍勇。如今,他二人已在幼军卫大营,与官兵一同操练。”
岑可这时候,已经采摘了足够的野,给组成了一个环带在头上,喜盈盈的奔向这边。
他觉得,只要自己不断的给太孙灌输这个事实,说不定哪一天就成真了。
众人一愣,目光奇怪的看向郑忠。
于谦迟疑了一下,接着道:“那不单单是在这边……就是松江府那边也要……”
他挑着眉道:“您可不能这样说,当初可能您说的,属下是能登台入阁的。君无戏言呢……”
然而于谦却少有的端正起来,坚定的摇头道:“属下多谢太孙厚爱,不过属下觉着,如今做个小经历,也很好。”
于谦想说的是,黄四爷想要去福建,投身军务的事情,松江府定然是知晓的。但除了松江府,说不得就只有朱瞻基等人知道了。
岑可满意的浅笑着,眉眼如月,她又转头看向于谦。
郑忠立马挺起腰板:“太孙,若是您出马,都不用奴才提刀,那些个倭寇只要见着您,必然是立马弃械投降!”
这人没救了……
朱瞻基哼哼着:“要不现在本宫带你出海去找几个倭寇,让你杀上一杀?”
在黄家镇的时候,当黄四郎解释,他不相信朱瞻基、于谦两人,和当朝太孙有关。
朱瞻基不由气恼,抬脚在他的小腿上轻轻的踢了一脚:“如今都是总督扩建水师的人物了,还这般谨小慎微,畏畏缩缩的,如何堪当重任!”
当即一阵喜悦之声响起。
于谦从徽州府开始,就被朱瞻基给三顾茅庐一般的请进了幼军卫,当了一个小小的经历,到现在也有不少时间了。
风景甚好。
远处,一直沉浸在采摘野,准备给公子也做一个环的岑可,被奔袭而来的队伍吸引住,她有些呆滞的看着单膝跪在公子面前的朝廷将军。
虽为解释,但也未尝不是一种试探。
朱瞻基有些无奈,他觉得眼前这个于谦,很有可能不会成为自己曾经知道的那个于谦了。
如今,正值大明鼎盛之事,朝政清明,军伍能战。
郑忠的一番谄媚,让一旁的齐子安,是一阵的反胃。
这些位子,可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被人占了一个就会少一个。
朱瞻基连忙点头,温柔回答:“是好看的!”
这是用最高调的方式,来掩饰他真正的目的。
这是给了郑忠一个明确的职缺。
随后,朱瞻基的目光,方才看向齐子安的身后。
这些人见到朱瞻基的视线投过来,一个个不由的盯着一张张黑黝黝的脸,咧着嘴,傻傻的笑着。
“胜利!”
等到水师拓建的差不多了,是要补充到王景弘带回来的,真正的大明水师里去的。
“太孙,奴才来了!”郑忠的身上,还穿着水师的深蓝甲胄,却是鞠着腰,如同在宫中一样,压着步子走了过来。
齐子安只好轻声开口,提醒着:“郑公公,太孙在此不可久留,万不可耽搁太孙的计划!”
“为什么呀?”于谦一脸的郁郁不平,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很开心,忽然升起了一阵恶趣味。
“哦哦……”郑忠立马醒悟,抬起头:“是奴才考虑不周。齐将军提醒的是。”
如今水师正在扩建,自然会多出来一大批的位子来。
朱瞻基越发好笑:“你就不担心就此被郑忠记恨上?”
大概是想到了什么,于谦缩缩脑袋,然后变得义正言辞道:“这是为了大局着想,郑忠有此条件,自然应该义不容辞,如此才不枉您对他的一番栽培!”
于谦正正色,眉头轻轻皱起。
还未等多想,齐子安已经带着人到了近前。
朱瞻基环顾四周。
这是怕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军中莽夫。
他接着说:“您允了松江府的请求,将黄四郎给调到福建从军。这本就有违朝廷规矩,只怕黄四郎会心生怀疑的。”
但是,郑忠的忠诚,齐子安却是不会质疑的。
于谦看了一眼,正在不远处,一副不知事少女模样的岑可,她正在采摘着野地上,所剩无几,并不鲜艳的野,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而随着灭倭之事的开始,水师在朝廷里的地位,将会无限的拔高。若是再打上几场胜仗,只怕不会比三大营的地位低。
一支寥寥数人的队伍,正在纵马疾驰。
朱瞻基大为满意的点头,然后目光坚定的环视众人:“胜利,终将属于我们所有人!”
日后的东海舰队,所要负责的就是南至东番(台湾),北至东瀛本岛,诸般海疆事务的。
说着,她也不管于谦一脸的愤愤不平,再次蹦蹦跶跶的向着更远处的,长满野的草地过去。
朱瞻基坐在一旁的石块上,安静的沉默着。
清楚了齐子安为何先前要那般招摇的纵马奔驰,朱瞻基心中那一点不满,也就当即烟消云散,他也不自持身份,走到齐子安身前将其扶起。
而东海舰队监军一职,是他留给郑忠的。
古人诚不欺我。
郑忠却丝毫没有觉悟的样子,竟然是一脸骄傲道:“奴才走到哪,都是您和陛下的奴才……但这里要是有那倭寇,奴才也定然是第一个提刀杀上去的!”
于谦更加的无所谓,耸耸肩:“他本来就是太监,太监爱什么?当然是银子了!让他做这事,必然能打消黄四郎的怀疑。依次来引蛇出洞,您依旧能在背后监视他黄四郎。”
只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一向稳重的齐子安,如今竟然会这帮的招摇。
他憋了好一会儿,再次振臂高呼:“胜利终将属于太孙!”
他点点于谦,笑道:“还是个心气高的,你就当真以为,未来能够登台入阁?”
朱瞻基笑着移动视线,再往后一看,就看到正绽放着一张像儿一样笑脸的郑忠。
郑和在南疆,如今正在做着解放南疆土著的大功德。
于谦点点头:“若是松江府那边见了您,自然是会提到那黄四郎的事情。属下想着,若是黄四郎有嫌疑,只怕松江府里也必然有不少人,早就被他给拉下水了。”
他很想看到,于谦和郑忠相爱相杀的场面。
朱瞻基露出无聊的表情,讽刺道:“这个时候怕了?我还以为,你不怕郑忠找你麻烦呢,还想着要不要给你提到水师同知的位子上去。”
所以这个时候,于谦才会有此一说。
朱瞻基反问:“有何不可?”
前方,十里外就是拓林村,那里有幼军卫大营,有已经兵力超过一万的水师大营。
朱瞻基好奇道:“水师?你是说郑忠那家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