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燕京三李
曲小伟要下海?
林为民惊异的看着他,不是,大哥你对自己的属性是不是不太了解?
“好端端的,下海干什么?”林为民问道。
曲小伟一脸斗志昂扬,“老人家南巡,国内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我感觉我在文化馆实在是有点屈才了,想下海干点大事!”
正在摘菜的刘海燕听见他的动静,骂道:“干大事,干大事,你能干什么大事?看看你想的那些生意?不是练摊儿就是开饭店,那叫干大事?”
被妻子拆台,曲小伟也不生气,反驳道:“哪个企业家不是起于微末?伱不能瞧不起小生意!”
他说完又朝向林为民问道:“为民,咱们这帮朋友里,属你头脑最活,你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
林为民摇摇头,“不怎么样!”
曲小伟兴冲冲的期待着林为民的回答,没想到迎头被浇了一盆冷水,他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你就不是个做生意的材料。”
林为民语重心长的说道:“小伟啊,你知道做生意的人得有一个基本的技能吗?”
“没错,烧烤店。你相信我,烧烤店绝对比川菜馆有市场。而且投资小,开起来的难度也低。”
“你就能保证自己一定能竞争的过人家?开饭店对厨师的要求太高了。厨师手艺不好,生意能好吗?而且开个川菜馆投资多大啊!”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曲小伟闻言张口结舌,愣在那里好一会儿,才憋出一句:“正宗川菜也很好吃。”
七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应该说是中国当代话剧的巅峰期,在这短短不到十年时间里,国内的话剧剧团百齐放,经典作品层出不穷,观剧人数与日俱增,很多广受好评的话剧演出之时经常是一票难求,观众们宁愿高价,也要看一场话剧,整个话剧市场一片火热。
观众数量在这一年突然出现了衰退,并且这一衰退就是六年时间,这几年时间里,国内的话剧观众数量不断减少。
“不挨着怎么了?谁也没规定做生意一定得干本行啊!再说了,我一个文化馆的,做生意能跟什么沾边?”曲小伟反驳道。
“外面那些剧团演出补贴没了,工资发的也不及时,好多人都开始另谋出路。人艺倒是好一些,不过现在外面拍电影、电视剧赚钱比演话剧赚的多多了,不少人都跑去演电影、电视剧了。”李光复感慨着说道。
曲小伟在众人的掌声中感到几分颓丧,于华这时却说道:“没关系,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做生意的。”
“烧烤店!”
曲小伟不高兴了,“你这就属于瞧不起人了。”
“是啊,何必自己为难自己呢?”
林为民点着郑国,“你给他数数,还有什么?”
林为民不理会他,隔着他朝刘海燕说道:“海燕啊,家里的存折和东西都藏好了。”
他站起身,跑到于华身边勾肩搭背,两人在一起嘀嘀咕咕,看起来是在商量下海大计。
林为民顿时感觉无语,这脑子留着到底是干什么的?就这还做生意?
“你倒是说话啊!”见林为民不说话,曲小伟还以为他在卖关子,急忙催促。
郑国在生活方面向来节俭,所以算账几乎是本能,柴米油盐酱醋茶,不锱铢必较怎么能省下来钱?
跟他比起来,曲小伟基本等于不食人间烟火,在单位四体不勤,在家里五谷不分。
林为民实在忍不住说道:“你就没想过搞点跟文化方面沾边的生意?”
众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
于华的鼓励给了曲小伟一些信心,他看向于华,如同知己。
李光复原本是人艺的演员,前几年跑出来做生意,现如今也算是事业有成。
“怎么就不行了?”
跟他比起来,人艺现在的发展就一言难尽了。
“但改良过的更符合燕京人的口味。”
卧龙凤雏。
经过长达近一个小时的洗脑,于华终于成功的扭转了曲小伟的观念。
“什么技能?”
“我跟你说,你那个川菜馆的主意不行。”
买菜都不问菜价的选手,让他做生意,不是擎等着亏钱嘛!
“随便你。”
“大概就这么多吧,我也没开过饭店,能想到的也就这些了。”郑国最后说道。
郑国的表现和曲小伟比起来高下立判,光是经营思维这一项,郑国就碾压曲小伟。
“那我问问你,你说你要开川菜馆,都得有什么支出?”
小伙子,你的思想很危险啊!
可单位能维持,员工受不了啊!
原本演出市场火热的时候,演员们每个月有工资,演出有补贴。
等他说完,大家不由得鼓起掌来。
“您看问题总是这么高屋建瓴。”李光复恭维道。
数了几样,曲小伟有些词穷,“大概就这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