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夫人送出礼物后,就拉着跟着自己一起进来的男子,对着吴氏说:“老姐姐,这就是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叫冯豪。”对着冯豪说,“这是你杨姨,那是你哥哥嫂子,姐姐姐夫。”
冯豪一一地喊着人。
吴氏笑着说:“妹子这孩子看着就是个聪明的。”
冯夫人摆摆手,“聪明什么呀!不争气罢了。”
吴氏说:“哪里的事,你家里的铺子生意不都是这孩子管的。”
“这倒是,老姐姐也知道的,我那相公自从丢了官之后就一直病着,这家里就靠着我这儿子了。”
“那又算是有本事了。”
冯夫人说:“之前生意一直不好,直到前不久这孩子终于做成了大买卖,咱家就搬回来了。”
吴氏说:“没错,还是回家的好。”
“是啊!”
高掌柜轻笑出声,肖月的脸都红了,这呆子说什么呢!斜睨了杨昌发一眼,把钱拿了过来。
肖月点头,沈俊凌要是想跟自己长期的合作,那他给自己家的地肯定是挑好的。
肖月也想到了,前世的时候新年大促,东西都卖很快。
高掌柜看看肖月说:“弟妹,是这样的,东家来信问可不可以在10月份的时候做多点,你也知道11月就冷了,尤其下雪之后路就更不好走了,东家的意思是10月份做多点一次运完,冷了就不做了,直接卖就行了。”
冯豪满口答应,冯夫人对于自家儿子的举动没有异议,她来跟杨家套关系除了为自家外,还有就是得了这远房亲戚的吩咐。
这次二人收拾地的时候,村里人才发现那片好地是杨昌发家的了。就开始说杨昌发两口子挣钱了,不过因为是秋收大家都在忙,也就只是说几句就过去了。
杨昌富做官还要银子来打点,所以他也是很想赚钱的,几人一拍即合确定了合作生意的事情,说好等冯豪跟自家那个远方表哥说好就一起合作。
李嫂子同意点头,“就是,出去打仗的人可是什么事情都干的。”
倒是冯豪继续说:“姐夫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一起做,反正我表哥有的是做生意的门道。”
老屋那边没事,肖月跟杨昌发就回娘家帮了几天忙,肖家只有3亩水田,5亩旱地。
回去的时候,高掌柜派着一个伙计跟他们一起走,要到沈俊凌那个庄子里找管事的,去看看那块地的位置。
桂娘撇撇嘴,“谁知道啊,他出去了好几年,在外面干什么谁知道?”
这样正好,省得到时候因为地的事跟人吵了,每年因为争水村里总有人吵架。
赵鹏马上说:“行啊,咱们都是自家人,你要是有空就来我们家,咱们喝两杯。”
这两家地是邻居,二人边干活边聊天。
接过来之后看过没有问题就给了杨昌发,毕竟他才是一家之主。
肖月跟杨昌发当时买地的时候是在镇上直接买的,回来在村口认了下地,因此他们买地的事情村里人都不知道。
赵鹏点头没再说什么。
这个问题肖月也想到了,点头同意,“这样吧,马上要秋收了,这个月是不行了,下个月吧!我做一个月的酱料你们都运走,这样的话应该可以够3、4个月的量,你看怎么样?”
不一会儿,高掌柜就出来了,老远的就笑着说:“昌发兄弟,弟妹,你们来了。”
肖月看过去,那是在临水村的那条河河边的位置,村里的人田在河的那边,他们家的在这边,50亩的水田再过来也就是大道了,所以那个位置也就他们一家的地。
谈完了正事,杨昌发跟着高掌柜去了衙门,肖月身上带着银子也就没有乱走,留在福兴居里等着。
高掌柜点头,“当然好了,尤其是到新年的时候,这酱料估计就会卖的很火热了。”
没一会儿,高掌柜开口,“弟妹,我们东家送来了上个月的酱料厂的分红,你们说要买地,我们东家卖给你们50亩的水田,10亩的旱地,水田一亩10两银子,旱地一亩7两,总共是570两银子,你们的分红是500两,我们东家先给你们1000两,多的那500两在下个月的分红中扣,这是地契和银子你们看看。这地契待会儿我跟你们去衙门办理更名。再过几天就要秋收了之后地你们就可以自己处理了。你们放心东家都是挑好的地给你们的,银子也是按照现在的价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