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东部江海相交的缓冲平原,有一座自古繁华的富饶之城,以鱼米之乡和龙脉传说闻名于世,这便是有着南朝古都之称的金陵。
金陵城中,有一座占地面积极广的府宅,从半空望去,就能看见其中亭台楼榭、假山湖泊应有尽有,极尽奢华之能事,当真是美的如同人间仙境一般。
而在这座府宅三丈宽的朱漆大门的上方,镌刻着四个金光熠熠的大字——江南织造。
这便是自太祖建国以来就始终屹立不倒的江南织造徐家,以日进斗金来形容都稍嫌不足,尤其相比于四大豪商来说,这里相当于是国库的存在,若是朝廷银钱短缺,往往最后的底气都是在徐府这里。
徐府历经三代,如今传到徐渭手中,却一直因为树大招风的缘由麻烦不断,先是因为潇湘馆的异军突起,差点丢了宫中丝织的营生,断了最大的一条财路。
好在徐灵儿出马,和孟大小姐达成了战略合作的意向,这才化险为夷,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可惜好景不长,真宗驾崩,宁王叛乱,徐家由于身在金陵,只能被胁迫着成为了叛军的物资仓库,这才勉强保住了一族老小的性命。
幸而两湖总督董重秘密来访,定下了光复的计策并一举成功,徐家也在一瞬间从乱贼变成了有功之臣,再次赢在了历史的抉择之上。
然而这些并不能压下徐渭父子心中的不安,后园之中,老太爷徐达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型,沉声道,
“文长啊,虽说如今乱势已灭,但董重那个老狐狸却没有派人上京,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了,怕只怕他会拿我们徐家第一个开刀啊!”
狄青颇为好笑的望着那个消息闭塞的董家三子,一字一顿的说道,
徐渭终于明白过来董家人打的如意算盘,后悔没有提早防范,以致酿成今日这样的大祸,牙关紧咬下却是想不出任何解决的办法。
“那就好,那就好!”
狄青却是一个旋身,在双斧即将临身的一刻转到了对手的背后,反手一戳,那长枪从董袭的后脖贯入,却是从嘴巴里冒了出来,看起来甚是血腥。
看到这个宛如战神一般的女婿,徐达心中剩下的只有高兴,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无恙,随之担心起了自己的长子,也是现任的江南织造徐渭。
“这么心急吗?既然如此,那便结束掉这场闹剧吧!”
“唔,唔……”
董老三这么一吆喝,他手下的那些大头兵惟命是从,立马嗷嗷的冲向了对面的狄青,想要第一个砍下他的人头,好多得些赏钱。
还未等他们消化完这个惊人的消息,董袭就已经带着兵卒们来到后园中,不怀好意的冷笑着,
“哈哈,汉臣来的正是时候,老夫并没有受什么委屈,倒是文长受了些罪,也不知情况如何?”
“报,报告将军,外面有人闯进来了!”
一个几乎是丢盔弃甲的士卒跑进了后园,上气不接下气的结巴道。
“太爷、老爷,不好了,董袭带着手下的那些士兵闯进来了!”
徐渭父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管家就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给出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
“涅面将军狄青,果然是你,你身为堂堂的戍边将军,怎么会来到金陵,难道是伙同徐家一起造反吗?”
岂料董袭根本就不为所动,指着这位江南织造道,
“啊!”
徐老太爷连连点头,转而望向涅面将军,
老太爷徐达倒是一副风平浪静的模样,丝毫没有因为徐家要灭亡而有情绪上的波动,而是缓缓的抬起头来,望向了杀气腾腾的董袭,
“二位倒是好兴致啊,死到临头还有闲情在此赏!”
“一派胡言,你说你把宁王擒住了,有谁看见了?我看你是存心反叛,故意混淆视听,来人啊,跟我一起杀了这个叛贼!”
“董将军想必还不知道吧,在下是奉了镇西大将军之令回援京师,后得皇上隆恩擢升为镇东将军,上任之前来此探亲而已。至于造反一说,我只能说宁王是我亲自押送到皇上面前的,如果你不是猪脑子,就知道造反这两个字用在我身上是最不合适的了!”
“来人模样俊秀,像是个娘们,却是带了不少的兵马,说是回来探亲的,我们拦着不让进,他就从城门口冲杀进来,一路打到了织造府这边!”
“董袭,你个狗贼,你竟敢不经大理寺的审判,就将我许府灭门,你这是公然藐视王法,视皇上于无物!”
“你父亲已经做好和朝廷百万大军抗衡的准备了吗?”
“父亲说的是,当初金陵初定时,董袭便以保护物资大本营的借口留在了这里,何尝不是在监视我们徐家,或者说是要吞下我们徐家,如今之计自当早作打算,先下手为强,以免夜长梦多,生出祸事来!”
“小婿来迟,让岳父大人受惊了!”
见自己手下不是涅面将军的一合之敌,董袭也是气急,挥舞着手中的双斧奔着那容月貌的面颊就斩落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