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挑战者直接撞枪口(不想看化学的可以  重生之我全都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如果当年他参加的是数学奥赛,那重生就直接寄了,不用挣扎了。

而化学实验中,当你要萃取水性溶液时,上面先故意封一层油。再从分液漏斗下方放出液体,油就会逼着水往下,把水精确排空。

与他同班的许翔,虽然也对那个政策心中不满,但毕竟程度没那么明显。因为全省第九属于不管有没有那条新潜规则、都轮不到他的。

……

而且冯涛是典型的实验更强、理论稍弱。真要是单比实验水平,全省前三都有可能。

顾辙闻言,趁操作不忙,也回头看了一眼,这才注意到上午那个自称“省决时考全省第九”的许翔旁边,又多了一个人,两人之前还在窃窃私语。

当然,内容也不能随便乱选,否则就显得太刻意了。他见顾辙主要在练萃取,那他就也在萃取这个领域内拔难度。

倒是监督老师,注意到下午比上午多了一个人,他职责所在,立刻出言询问:

顾辙也懒得管别人,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物理化学算是中庸,但物理相对更理论、化学相对更经验,这才让顾辙这种重生中年能发挥优势、短短两周恢复训练就把手艺捡回来。

所谓“分层保护萃取”,用外行人都能轻松听懂的原理类比一下,说白了就是一个“用油水互斥特性防止要萃取的目标溶液产生挂杯误差”的操作。

监督老师看了一会儿,也几次在他身后驻足停留,投来嘉许的目光。

如果这些误差不抹除,做不到“容器壁上一点都不挂杯”,那你前面调滴定管再精确,也是徒劳无功。

这时候,保护性地在要萃的溶液上,再加一层互斥的溶液,对于解决挂杯误差,就很有帮助了——

面对老师的质疑,许翔连忙解释:“老师,我操作当中有些疑问,想请同学讨论一下,保证不会有违规操作。他是隔壁实验室的,这是他的入场证。”

(可以稀释、洗烧瓶洗试管的实验不在讨论范围内。这里只讨论那些不许洗不许稀释的情况。)

这都不需要化学知识,稍微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能想象——茅台喝完后,杯壁上还能挂个零点几毫升呢。

冯涛也不愧是高手,很快就想到了炫技的办法。

夺人保送那可是多大的仇呢,火气重一点也可以理解。

这就是利用了油水互斥、亲水性疏水性物质的表面张力差距……等等一堆原理,借助鸡油把清汤逼了下去。

当然,这种保护性萃取也不能随便用,条件很苛刻,因为你首先得确保你要分离的实验反应物,绝对不会溶于保护油,其带来的新误差远小于挂杯误差,还要考虑各种调好后液体的密度差……

这一切当然也得感谢运气站在顾辙这边——谁让他参加的是化学竞赛呢,数理化生四大类里面,越往前越吃天赋,越往后越吃经验。

老师对于优等生,总是有些额外优容的。这个监督老师是也是在竺可桢学院教化学,自然希望自己将来的生源优中选优。

而冯涛刚才的操作,在基础的“保护性萃取”基础上,还加上了“多层”,也就是油性层下面有一个水性层、再下面还有油性层,交替多次。

冯涛心里很清楚,要是顾辙确实是镇洋中学排名第二、听说之前还排过第一,自己再狠狠碾压他一次,那多多少少也能证明省厅基教处选才标准的荒谬、拉偏架。

……

所以数学家经常有少年天才,菲尔兹奖也只给40岁以下的人。

一整个上午的基本训练,并没有意外发生,大家吃过午饭后稍事休息,各自回来继续练。

刚才许翔一边自己练了一上午、一边暗中观察顾辙的操作,发现顾辙有点货,午休吃饭时就从其他实验室、把自己校友中最强的一个请来了。

油用自己的被挂杯,保护了水无法被挂杯,误差也就降低了一两个数量级。

这难度,不但看得旁边的围观同学叹为观止,连监督老师都微微颔首赞许。这玩意儿虽然考试竞赛时用不到,但用来炫技、显示一个人基本功之扎实,绝对是好用的。

冯涛得手之后,也不藏着掖着了,走到顾辙面前,直截了当地说:“这位同学,看你一直在练萃取,有没有兴趣试试这种多层保护分液的操作。你也能分四层,我就服你。”

顾辙一边洗手,人畜无害地说:“我为什么要你服呢?考试又用不上这种里胡哨。”

“你……”冯涛一时语塞,噎了几秒才憋出一个笑容,“那能不能请您指教一下?我就是想切磋切磋,学习一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