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奏报的环节照例跳过,接下来就是群臣奏事的环节,可是这一次,群臣的反应却是令朱天启有些惊讶了,本以为被晾了这么多日,大臣们早就急不可耐了,没想到现在让他们说了,他竟然一个个都没了动静。
钱龙锡闻声出列,跪地施礼,回答道:“回禀陛下,臣无事上奏!”
周延儒见话终于说到了点子上,不由得高深地一笑,随即开口说道:“既然搞清楚了皇上的心思,那自然是要顺着皇上的意思来做了,皇上想要银子,咱们就给他银子便是。
所以这事儿的根源不是要跟皇上争论赋役政策要改成什么样,而是要投其所好,让皇上看见银子,只要见了银子,皇上才不管赋役的事儿呢!
不知不觉的就已经到了上朝的时间,王元宝进来提醒:“皇爷,该准备上早朝了。”
不过此时他可顾不上琢磨这些,他紧皱着眉头,一脸忧虑,很显然,对于周延儒的一番言论,他是不敢苟同的,可是本就险些沦为众矢之的的他,也不好站出来公然反对,只好保持沉默,只希望不要因此惹出更大的乱子来才好。
众人也都纷纷还礼道:“我等必将唯周大人马首是瞻!”
众人随后都向钱龙锡告了辞,各自回家去了,刚刚还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厅堂,瞬间只剩下了钱龙锡一个人,关键时刻掉链子的钱龙锡现在已经犯了众怒,风头都被周延儒给抢走了。
大家都出点儿血,把这事儿给搪塞过去,等风头一过,赋役的事情,还不是咱们说了算的,反正皇上要做他的‘羲皇上人’,这为皇上分忧的事情,咱们做臣子的就得多尽力不是?”
听闻国丈张国纪已经到了,朱天启便直接吩咐,让张国纪退朝之后去乾清宫见自己,现在就不必出列面圣了。
“这,倒是颇有一番道理啊……”众臣听完了周延儒的话,也都不禁点起了头,毕竟周延儒所说还是有理有据的。
上朝之后,先是鸿胪寺奏报,说太康伯张国纪已到京师,请示皇上是否现在接见。
好,既然你们不说话,那朕就逼你们开口!
朱天启当即开口说道:“关于上次早朝咱们商议的赋役改革之事,虽然你们很多人事后也都给朕上疏,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朕之所以没有给予你们回复,就是因为你们是只谈看法,而不提建议,朕要的是解决方案,不是要跟你们打嘴仗!
不过现在看来,你们应该也都比前几日清醒了许多,那么既然你们现在都没了意见,赋役改革的事情,就按照朕上次所念奏疏中写的那些去照办吧!”
求追读,求收藏,求推荐票,拜托各位书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