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十里连忙点头:“正是,正是!”
虽然如今他已经被朝廷招抚,然其势力尤在,与别的海盗相比,也不过是不再祸害我大明海疆和百姓罢了,但是这一片海域还是姓郑的,想要从这里经过,哪能不些银子,买上一杆‘郑’字旗呢!”
反而是如果能够招抚郑芝龙,真正地让郑芝龙为自己效忠卖命,才能利用郑芝龙现有的势力和基础,更有利于自己征服倭国,收复东番。
“竟有此事?!”张国纪顿时一脸惊愕,若是按照张十里所言,这个郑芝龙岂不是比朝廷的水师还要威风,俨然就是海上“皇帝”啊!
张国纪既不懂海运,也不清楚海上的情况,自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案来,只好先把这些事情都记下,等候皇上的圣裁。
现在既然皇上发了话了,张国纪自然也不敢耽搁,他回去之后便马上吩咐张十里去把他手下的船都调集到松江府去待命了。
想通了这一点,张国纪的心情才稍微好了一点,他对张十里吩咐道:“你就现在我的府上住下吧,稍后我让管家给你安排一个住处,等我把你今日所说的这些情况都奏明了皇上,再等候皇上的定夺吧!”
对于张国纪这封奏疏上所写的内容,朱天启其实都是知道的,他既然要搞航海,那肯定是绕不过郑氏集团的,如今郑氏集团还没有发展到巅峰时代,等他打败了刘香佬,才真正是称霸东南海,横行东南洋呢!
所以对于郑芝龙,朱天启也始终都在纠结,到底是剿是抚!
为了推行海运,朱天启特意没有让张国纪把去年朝廷秋税时他收到的粮食,通过漕运运回京师,而是暂时存放在了应天府,而现在便是张国纪和张十里通过海运把这批粮食运回京师,向百官展示海运优于漕运的时候!
为了方便张国纪行事,朱天启下旨给他封了个“海运总督”的名头,这个名头虽然是新创的,大家都没听说过,但是大家一听名字也就不难猜出,这是一个跟漕运总督对应的职位,主管的是海运事务。
张十里自是千恩万谢,他是没什么好着急的,反正他要飞黄腾达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自是高高兴兴地在张国纪的府上住了下来,耐心等候消息,他还偷偷自己去外面买了些酒菜回来,自斟自饮地喝了一顿小酒,庆祝了一番。
张国纪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张十里所说的这些他还真是头一次听说,简直是刷新了他对海盗的认知,在他的认知里,海盗不过就是上不了台面的海贼流寇罢了,其实也不光是张国纪,朝中大多数官员都是这样认为的,这与大明后期不重视海事是有直接关系的。
张十里稍作思索,随即回答说:“这一片海域小的很少会去,不过若只是沿岸一带的海域,应该还是比较平靖的,比较就算势力再大的人,他也不敢找朝廷的麻烦啊!”
张国纪暗暗记下了张十里的话,打算下次去见皇上的时候,一定得把这个郑芝龙的情况好好向皇上禀告一番,这个郑芝龙势力这么大,恐怕熊文灿是难以节制他的,若是日后造起反来,可是个大麻烦!
不过当下,张国纪表面还是故作冷静,继续对张十里说道:“虽然这郑芝龙有些本事,但毕竟如今也是朝廷命官了,相比面对朝廷的船只,还是不敢造次的,你也不必过于担心!”
不过不论是剿还是抚,都是要先拿出足以匹敌郑芝龙的实力来的,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在李邦华把战船造好之前,谈论应对郑芝龙的问题,还为时尚早。
张国纪也犯了愁,按照张十里所说,郑芝龙或许还能给朝廷的船一些面子,那刘香佬可就未必了,给朝廷运输钱粮财货那是半点差错都出不得的,可不敢去冒险。
张十里赶忙回答:“除了郑一官和刘香佬之外,其他人倒是不足为虑,只是现在郑一官和刘香佬反目成仇,双方打得火热,像我们这种小买卖人,是压根儿不敢接近这一带海域的!”
张国纪点了点头,不过他也听得出来,张十里这后半句话不过是句溜须拍马逢迎自己的话罢了,若是那些大海盗们的势力真的有张十里所说的那么大,他们还会惧怕朝廷的水师吗?
不过至少现在看来,东部近海区域应该还是很平靖的,虽然朝廷不重视海事,但却还算重视海防,近海区域不敢有人造次。
张国纪则把张十里所说的情况写作了一封奏疏,随后便带着奏疏入宫去见朱天启去了。
听说了这件事之后,百官顿时便炸了锅了,大家都敏锐地察觉到了朱天启此举的意图,也都猜到了这一次皇上是要砸漕运的饭碗了!
“哦?听你这话的意思,这郑芝龙和刘香佬以前还是一伙儿的?”张国纪问道。
张十里缓缓点头:“何止如此啊,这郑一官势力大得很,手下有大小战船数千艘,兵力十多万,就连弗朗机人和和兰红毛鬼都惧他三分呢!”
反观皇上才是少年老成,一步一个脚印,有条不紊地在推进着大明海事建设的计划。
“哦?”张国纪有些惊讶地问:“怎么个不太平?”
明末的漕运,是极其腐败的,毕竟在这个时代,没有公路和铁路,漕运便是大明朝交通运输的命脉,从来不缺油水可捞的漕运自然也就充满了贪官污吏,甚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腐败团体。
这个腐败团体中,不光是数万漕运体系内的官吏,还有数十万的漕运从业人员,更有朝中大臣、勋贵外戚们参与其中。
因而想要彻底整治漕运,定然是要面临极大的阻力的,可即便是有千难万难,朱天启也只有迎难而上,不能放任这个“毒瘤”一直吸朝廷的血!
如今的漕运运输效率低下,官吏贪赃枉法,已经成为了国家进步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对于还没有能力修建铁路、发展铁路运输的朱天启来说,保证运河水路交通顺畅,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