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新科举
因此,三个月的学习和准备时间其实是相当充裕的。
以前他们为了写好八股文,死钻四书五经,如今的《国学》则考的内容十分广泛,经史子集、诗书礼乐统统要考,这就需要他们去恶补一下之前没有着重读过的国学经典了。
而在《数学》方面,则要多下下心思,去把新学到的一些概念和知识给掌握熟练,并且学会一定的运算方法和应用方法。
因此,当读书人们进入县学开始学习新科举的内容时就发现,新科举的内容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难,相较之下,反倒是之前的科举所考的八股文显得玄之又玄。
毕竟如今新科举所写的这些知识都是相对客观的,一是一,二是二,那是有明确判断标准的,而以前的八股文则非常主观,很难说明白如何判别一篇文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要看考官的个人喜好,以及考生的“诚意”!
既然新的科举考试内容,读书人们能学会,他们自然也就没有那么排斥了,而且如今到了科举的日子,很多人也都是有信心前来一试的。
毕竟现在的科举比起以前,参加考试也变得十分方便起来,每个县里都有考点,而且听说考试时间只要一个时辰,早上进去,到不了中午便可考完离场了,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一考考个几天几夜,还要带着水壶干粮,吃喝拉撒都在里面了。
既然考试的成本已经这么低了,而且每年都可参加,那么即便今年考不过又如何,索性就先参加一次,进去见识一下新科举到底怎么考,下次再来就有经验了。
今年这科举改革之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因为还没有成立专门的考试院和命题组,礼部原有的负责科举的官员们也没有给新科举出题的经验和能力,所以这一次朱天启是直接在氪命商店里定制购买的试卷。
没错,就是定制购买,这氪命商店与朱天启前世的网上商城一样,里面有定制印刷之类的服务,而且价格低廉,朱天启直接定制印刷了十万套试卷,按照每个县考考点一百份进行打包,由锦衣卫亲手将考卷送往考点,并负责将考试完的试卷收回。
甚至就连从西北军工基地调到造船厂的泰西人看到李邦华所造的三艘帆船时,都表现得十分震惊,他实在难以详细大明竟然仅仅通过当时他们送来的几艘战船模型,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仿制出了三艘不亚于泰西人战船来。
朱天启闻讯,顿时大喜,当即便派孙元化和钱龙锡二人亲自前往验收,并嘱咐孙元化安排好两艘船的武装事宜,尽快在船上安装好大炮,以让这三艘船具备战斗能力。
现在这些世家大族们不再反对新科举了,而是纷纷在想,以自家的财力,若是给孩子请上家教,早早地做好启蒙,那岂不是孩子很小的年龄便可考上童生,比以前要减少不少的时间成本。
只要县考的各科成绩达到六十分以上便可及格,成为童生,通过的考试的门槛儿还是很低的,因而很多压根儿没报希望的考生都很意外地通过了。
现在这两年里,大明的科技水平在朱天启的帮助下突飞猛进,不论是火器装备,还是船只,都已经今非昔比,钱龙锡身为兵部尚书,如果依然对这些一无所知的话,那么对于大明现在的战斗力也将难以做到心中有数。
但是即便如此,经过此次县考,也确实给了天下读书人们一个很大的惊喜,很多人也因此改变了之前对新科举的成见。
至少现在看来,新科举是十分公平公正的,既不用再去巴结考官,也不必去烧香拜佛,能不能考上全凭实力,而且考试内容就写在县学发的课本上,你只要好好学,就可以考过。
除此之外,大家对新科举还感觉很新鲜的一点是,今年负责监考的,除了地方官担任考官之外,竟然还有锦衣卫,而且试卷是当着大家的面开的封,考完之后也是当着大家的面由锦衣卫进行封装带走的,全程都没有考官什么事。
这些事情通过这次县考的结果就能看得出来,比起以往来,竟然多了很多十一二岁的小孩童考上了童生,以前这种情况可是极其少见的,一旦哪里有人小小年纪就能考上,那就得被奉为神童了。
可是如今看来,考试比起之前的八股文来更加客观,也更容易通过了,他们也都顿时幡然醒悟,开始鼓励家中子弟好好学习新科举的知识,积极备考起来了。
科举如期举办,考生都是轻松应考,同样也是轻松离场,并无疲惫之感,不像之前参加科举,被闷在小格子里几天几夜,不死也要脱层皮。
而且如今新科举的县考如此,想来后面的府考和省考也大抵如此,这么算来,只要培养好了,家中的子弟便有望在年纪轻轻的时候考上功名,入仕为官了,不必再像以前那样,为了科举忙活大半生了!
然而现在新科举的事实是,他们无需寻找新的路子,也不用再银子,他们只需要靠自己的实力去通过科举考试便可,甚至连以前参加科举需要上下打点的银子都省了,他们哪有不乐意的?
真正考生多的还是江南的各省府州县,而且这里本来也十分富庶,读书人很多,自古就都是科考的大省。
要知道,当时在西北军工基地工作的时候,那些超乎他们想象和认知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可都是大明皇帝提供给孙元化的,所以大明皇帝在他们心目中简直是全知全能的,如同神秘一般!
而后,这些泰西人也没有再敢对李邦华有所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李邦华建造战船,有了泰西人的帮助之后,造船的进度便快得多了,这才能够在八月底将三艘战船建造完成,如今也已经在近海试航过几次,性能良好。
接下来便是等待放榜的日子,不论是老科举还是新科举,对于考生们来说,这段时间都是很难熬的。
对于没钱没势的普通考生来说,更加公平公正的新科举自然是又给了他们信心和希望,让他们再度相信,只要肯寒窗苦读,就一定能够有出路。
而后,朱天启收到了李邦华的奏疏,李邦华上报说,他已经建造完成了一艘盖伦大帆船以及两艘卡拉克帆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