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龙锡抬手施礼,随即开口说道:“毛文龙久居皮岛多年,根深蒂固,若是强加问罪,则无异于逼其谋反,毛文龙手下部众数万,战船数千,一旦他作乱谋反,则成为辽东与朝鲜一带的大患,可谓后患无穷。
朱天启缓缓点头,示意钱龙锡说下去。
皮岛的码头上,旌旗招展,队列鲜明,毛文龙腰悬尚方宝剑站在码头上,遥望着袁崇焕的船队缓缓靠岸。
故而臣认为,不如朝廷先对其表彰封赏,加以安抚,随后再以升职调任为由将其调来京师,逐步将其部属分化,分解其势力,如此一来,则可除此祸患。”
不过现任朝鲜国王李倧还是心向大明,在给建奴送的礼品以及双方互市交易之事上,故意偷工减料,而且还始终没有完全断绝与大明的来往,所以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大明方面对朝鲜也还处于藕断丝连的状态。
朱天启随后又向金尚宪询问了一些此事朝鲜国内的情况,以及建奴与朝鲜这几年里的来往关系,再最后,便是关于毛文龙的问题了。
至于毛文龙,让他继续留在皮岛,确实是个祸害,之前袁崇焕要搞毛文龙,朱天启不许,那是因为自己正在全力筹备围剿建奴之事,不敢轻易去动毛文龙,怕惹出其他乱子来,影响到后续的围剿计划。
不过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无论如何,既然现在大明皇帝已经松口,自己现在最需要做的便是施礼谢恩。
朱天启之所以选择出兵,自然不是被金尚宪的忠君爱国所感动,如今既然三艘大帆船以及造好,而且经过这一年时间的准备,也已经生产出来了不少新式火炮火铳用来装备明军,那么收复辽东的时机也便成熟了。
朱天启站起身来,背着手朝凉亭外面走去,“行啦,快起来吧,陪朕去登一登这万岁山,朕还有些别的事情要问你。”
回宫之后,朱天启便把内阁的阁臣都给召集了过来,除了商议出兵辽东之事,同时也要议一下对于毛文龙的处置。
那么既然现在正好朝鲜派金尚宪前来救援,索性就可以打着救援朝鲜的名号出兵替朝鲜解围,还能赚个顺水人情,接下来想要占据朝鲜半岛就方便得多了。
派人把朝廷赏赐的白银和粮食装上船只,袁崇焕仅带了一千士卒,便从觉华岛乘船前往了皮岛。
朝鲜说毛文龙未出一兵一卒那是有些言过其实的,不过毛文龙也确实没有他所发塘报中所写的那般战功卓著,他的确是没有出太大力气去救援朝鲜,对于朝鲜被建奴击败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朱天启对金尚宪的表现十分满意,本来很多想要提前说出来的前提条件,现在都不必再多费口舌了。
毛文龙到底有没有金尚宪所说的这般不堪,朱天启不清楚,不过现在看来,这毛文龙驻军皮岛,倒是与后世的漂亮国驻军有些相似。
袁崇焕是清晨出发,因此从觉华岛到皮岛要绕过辽东半岛,所以直到午后袁崇焕的船队才到达皮岛。
然而毛文龙的问题,那是大明内部的问题,不能成为朝鲜责备大明的借口,故而朱天启当即开口反驳道:“你们朝鲜立国已有数百年,面对强敌,却不能自保,反倒要把战败的责任推给宗国援军,未免有些可耻吧?”
金尚宪自然不敢怠慢,赶忙从地上爬起身来,用一宿沾去泪痕,快步跟了上去。
袁崇焕自然是得到了钱龙锡的信件,了解到了朝廷此去犒赏毛文龙的真正用意,所以袁崇焕对此事是非常配合的,他早就想要夺得皮岛的控制权,以便从建奴的后方对辽东用兵。
区别在于,如今的朝鲜国王李倧还敢骂毛文龙“畜生”,而后世的泡菜国和小日子则甘愿给漂亮国大兵当狗。
不得不说,钱龙锡这脑子确实好使,而且这招儿还挺狠,简直是杀人于无形啊!
朱天启随即看向了另外五人,问道:“各位爱卿感觉此计如何?”
朱天启则继续说道:“毛文龙的问题,我大明已经专门议过了,虽然他的奏报中多有不实之处,然而也不至于像你所说那般,未肯出一兵一卒救援朝鲜,否则哪里还有你今日之朝鲜?”
还有就是毛文龙的问题,通过金尚宪的叙述,朱天启可以感觉到,朝鲜君臣子民对于毛文龙都是十分抵触和怨恨的,据说这毛文龙在此横行不法,做了不少恶事。
若说朝鲜无力自保,那么金尚宪则只能是恨自己国家无能,故而羞愤不已,然而要说朝鲜是因为毛文龙才得以保全的,金尚宪心中是一万个不服气的。
通过金尚宪,朱天启了解到,自朝鲜被迫与建奴结盟以来,每年或赠或卖,便要提供三千石粮食给建奴,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布匹、毛皮、香料、茶叶、药材等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奴粮食物资方面的燃眉之急。
随后便让钱龙锡把旨意送去了辽东,命袁崇焕亲自带着朝廷的赏赐前去给毛文龙传旨,朱天启出手阔绰,一口气拨发了十万两白银,五万石粮食。
但是关于处置毛文龙,钱龙锡却提出了反对意见,“皇上,臣认为,对于毛文龙,还是要以抚为主!”
以至于朝鲜很多大臣都说,不希望毛文龙前来救援朝鲜,因为毛文龙的部队比建奴部队还要凶残,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荼毒。
袁崇焕早就在船上望见了毛文龙,尤其是他腰间的那柄尚方宝剑更是十分扎眼,由此看来,这毛文龙似乎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啊!
按理说毛文龙是东江镇总兵,又曾被封为左军都督,乃是正一品的武官,手里也有御赐的尚方宝剑,品级和地位不比袁崇焕低。
加之明朝武官多有太监或文官监军,而毛文龙这里却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这么多年来早就威风惯了,就更不把袁崇焕当一回事儿了。
也就是袁崇焕是现任的蓟辽总督,正好是他的顶头上司,这才压他一头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