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8章 毛将之责  大明:长生天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88章 毛将之责

但是即便朱天启已经不打算再难为金尚宪,但是有些话还是要提前说出来的,他冷哼一声,说道:“你这话说得倒是好听,不过你们背叛我大明,与建奴结盟之时,怎么就不记得这所谓的‘父子之情’了呢?

而且据朕看来,若不是去年我大明大败建奴,如今恐怕你们也不会想起来找我大明求援,说不定便会去找建奴求饶,说什么‘长兄如父’之类的话了吧?”

朱天启这话虽然说得不好听,但是话糙理不糙,字字句句也都说中了朝鲜王庭的心思,让金尚宪只有脸红的份儿。

因为大明皇帝说得一点儿都没错,经由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大明和朝鲜联合,号称四十七万大军,攻打建奴,却被建奴六万人打得大败,伤亡五万有余,损失惨重。

受此战影响,大明作为天朝上国的威信已然扫地,朝鲜更是顺风倒,时任朝鲜国王的光海君李珲更是主动遣使向建奴送礼致谢,据说是因为建奴释放了萨尔浒之战中的朝鲜降卒和俘虏,朝鲜从此之后对于建奴和明朝也便开始采取中立政策了。

可任谁都看得出来,所谓“中立”,便是不再把大明当做宗主国,不再听从大明号令,联合对抗建奴,而对于建奴则有结交的倾向。

萨尔浒一战,让朝鲜看到了建奴的厉害,以及明军的衰弱,所以他们开始摇摆了!

这种情况直到现任的朝鲜国王李倧继位才发生改变,这倒也不是李倧对于大明有多忠诚,而是因为在他发动政变,从他的叔叔光海君李珲手中夺得皇位之后,为了给自己正名,让自己的王位取得“合法认证”,请求宗主国明朝册封他为“朝鲜国王”,所以才再次把大明奉为宗主的。

但是朝鲜王国的大臣们,心里却未必真的还肯把大明视作“天朝上国”,否则为何在后来的丁卯之役中,朝鲜的主和派会占据上风,最终跟建奴签下这个“兄弟之盟”了呢!

朝鲜不是没有有骨气的人,只是这种有骨气的人太少了!

如今建奴的主力部队已经被大明歼灭殆尽,这让朝鲜君臣再次认识到了大明的强悍实力,所以这一次,当他们再次遇到来自建奴的威胁之时,他们没有直接选择妥协,而是把希望寄托到了大明的身上。

希望通过大明的援助来解除朝鲜所面临的危机,并修复与大明之间的宗藩关系!

金尚宪知道,朝鲜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是无法得到大明的原谅的,不论他作何解释都是徒劳,但是无论如何,他此次都要求得大明的援助,即便是为此献身也是在所不惜的,故而金尚宪把牙一咬,突然朗声说道:“叛明之事,朝鲜难辞其咎!

金尚宪赶忙叩头如捣蒜,感恩戴德,泪流满面:“外臣叩谢大明皇帝,大明皇帝万岁,以后朝鲜定当侍大明如父国,永为大明臣属!”

于是朱天启便当即拟旨,夸赞了一番毛文龙近些年来驻守东江镇的功劳,甚至表示,朝廷之所以可以成功围剿建奴的八旗兵,也是毛文龙牵制建奴后方的功劳。

朱天启的眉头顿时皱得紧了,其实关于丁卯之役的后续处置,大明内部也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总结讨论,其中一大重点便是议论东江镇总兵毛文龙之功过得失。

然而他不是傻子,也没有忘记自己此来是来求大明救援的,所以即便心中对毛文龙不满,但是现在也不好再多说其他,抚了大明皇帝的面子,若是惹得大明皇帝不悦,救援朝鲜之事就更没戏了。

一听此话,徐光启顿时脸色大变,当即呵斥道:“金尚宪,你大胆!”

袁崇焕此时乃是蓟辽总督,算是毛文龙这个东江镇总兵的顶头上司,故而自然是先派人去给毛文龙送信,毛文龙接到消息之后也赶紧开始准备袁崇焕的接待工作。

金尚宪既然已经“斗胆”了,此时自然是毫无顾忌,“丁卯胡乱之时,外臣正在奉命出事大明,故而当即呈文于大明兵部,大明虽然当即下令辽东与登莱派兵解围,然而辽东巡抚之袁抚台却并未及时派兵救援,待到大明辽东之兵赶到皮岛之时,我朝鲜已然兵败!

辽东与我朝鲜隔海相望,若是来援迟到也还情有可原,然而居于皮岛的东江镇总兵毛将,却不肯发一兵一卒援我朝鲜,便是见死不救了吧?”

朱天启却是眉头微蹙,抬手制止了徐光启,对金尚宪抬了抬下巴:“让他说,朕倒要听听,我大明的责任何在?”

徐光启和孙元化都表示赞同,来宗道、周道登和刘鸿训自然也都附议。

金尚宪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还都是实事求是地回答,绝无半点儿隐瞒,因为他知道,大明皇帝现在要听的是实话,而不是好听的假话。

就连朝鲜国王李倧都曾骂毛文龙“与畜生无异!”

然而现在建奴八旗军已经覆灭,国内形势也一片大好,自己也正好可以抽出手来对付毛文龙了。

丁卯之役之时,毛文龙不仅掩败为功,虚报战功,甚至还纵容部下屠戮朝鲜百姓,以充军功,大发战争财。

朱天启见金尚宪不再说话,这才缓缓放下茶盏,开口说道:“罢了,罢了,朕就不再难为你了,念及你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以及朝鲜对我大明诚心悔过之意,朕就帮你们一次!”

金尚宪顿时一阵羞愤,无言以对。

金尚宪听到此话,顿时有些难以置信地抬起头来看向朱天启,他没想到大明皇帝能够突然松口答应救援朝鲜,尤其是刚刚还在因为毛文龙的事情而争执。

对于朱天启要出兵收复辽东之事,内阁之中自然是无人反对,如今大明兵精粮足,正是一举收复辽东的好时机。

也正是因为朝鲜的这般消极态度,招致了建奴的不满,而后在一六三七年,建奴又发动了“丙子胡乱”,让朝鲜彻底沦为了清朝的藩属国。

不过现在皇太极已死,建奴也即将覆灭,这“丙子胡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了。

然而外臣斗胆认为,导致朝鲜被建奴击败,被迫议和的,也有大明方面的责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