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后金之变
朱天启笑着点头,还不忘嘱咐毛文龙:“你回去之后便速速把家眷都接到京师来,把他们安排妥善吧,如此一来,也能早日让你儿子安顿下来读书,现在开始准备,说不定还能赶上明年科举的县考呢!”
一听此话,毛文龙自是满口答应,现在他心里已经没有那么多纠结了,至少眼下看来,为朝廷效忠是他最好的选择,至于其他的都要放到以后再说。
如今皇上都让自己的儿子去参加明年的科举县考了,这岂不是说,自己儿子明年县考得中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毛文龙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还抱着以前的老思想,认为科举就是比的关系和后台,皇上亲口提点过的事情,主考官还敢不让自己儿子考中吗?
他是不敢奢望自己的儿子真的靠自己的实力考中的,毕竟他儿子今年刚满十岁,也刚刚开始启蒙而已,因此就算是个童生,他儿子也是决计不可能考得上的。
可是如今有了皇上的话,可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了,想到自己儿子十岁便可中童生,以后岂不是前途无量?
毛文龙自然是心中大喜。
朱天启随即便把毛文龙打发走了:“毛文龙,你先回吧,朕还有些事情要与钱爱卿商议,等过几日,朕再见你!”
毛文龙走后,朱天启这才看向钱龙锡:问道:“钱龙锡,你说朕这么做是不是比直接把他的儿子扣下要好一些?”
钱龙锡施礼答道:“皇上英明,如此一来,毛文龙的家眷都被朝廷控制,其人也就如同板上鱼肉一般了!”
朱天启却还是有些不放心,“可朕还是担心,万一这毛文龙被逼得紧了,会不会连家眷都不顾了,跟朝廷拼个鱼死网破?”
钱龙锡却是摇了摇头,十分笃定地说道:“臣认为不会,以前这毛文龙远居海外之时,或许还有这个可能,可如今既然他已经被召回京师,皇上又对他如此恩遇,想必他定然便舍不得这一身富贵了,断不会再行谋逆之举!”
布置在朝鲜边境的明军定然会同时北上,赫图阿拉位于沈阳城东南,自然是难逃一劫,因而阿敏只能向自己的东北方向迁移,以躲避明军的兵锋。
而此时的多尔衮,却对此浑然不觉,因为他此时已经顾不得理会颜扎氏和叶布舒他们这对孤儿寡母了,他正在忙着调兵遣将,加强辽阳城和沈阳城的防务,准备誓死抵抗。
钱龙锡听完了朱天启的这一番话,心中顿感钦佩,为君者,知人善任,不拘泥于善恶,是为帝王之术,难得皇上年纪轻轻,便已经有如此权术!
可是莽古尔泰还是低估了阿敏的野心,在夺得吉林城之后,阿敏并没有就此满足,尤其是他看到莽古尔泰似乎无心夺回吉林城之后,便更让阿敏感觉现在是个攻城掠地的好机会,仅仅十日之后,阿敏再次率军攻打吉林城东北方向的宁古塔,并于三日后攻陷了城池。
辽阳城一旦陷落,都城沈阳城前,便再无遮拦,以沈阳城的城防力量,是断然无法阻挡明军的进攻的,被攻陷也只是时间问题。
皇太极死后,莽古尔泰与阿敏二人可是四大贝勒中唯一活着的两个,是最有资格掌控汗位之人,可结果呢,却让连竞争资格都没有的多尔衮成了大金的掌权者,反倒把他们都给排挤走了,他们能不恨多尔衮吗?
这一次进京面圣,皇上对毛文龙的恩遇,以及对毛文龙的亲生儿子毛承斗的照顾,毛承禄自然都是看在眼里的,心中也难免有些小小的不平衡,毕竟不论是皇上,还是毛文龙本人,对他毛承禄的安排,都是只字未提的。
朱天启倒也没有对钱龙锡隐瞒自己的想法,开口说道:“毛文龙虽然多有不忠不义之举,罪孽深重,然其并非庸碌之辈,也算得上是一个颇有才干的枭雄人物,故而若是把他杀掉,朕反倒感觉有些可惜。
不过吉林城虽然是座大城,但是毕竟地处莽古尔泰势力范围的南部边缘,莽古尔泰并没有派设重兵把守,如今城池丢了,他虽然气愤,但是也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他现在最关心的,还是怎么把叶布舒搞到手。
也正是因此,叶布舒的生母颜扎氏在这种情况下则更倾向于逃往东北,而不是留在沈阳城里等死,如今建州三方势力中,莽古尔泰的势力最大,若是能够得到莽古尔泰的保护,那么自然也就安全得多了。
但若是留着他,则又无法明正典刑,恐怕也难平受其迫害之军民心中之冤怨,难抚百官众臣心头之恨,故而便是要用他,也是不能把他留在朝中重用的,他既然是一个恶人,那么自当让他去做恶事!”
明军的进驻给朝鲜北部的阿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现在别说妄图进攻朝鲜,在朝鲜称王了,想办法自保都来不及呢!
阿敏的驻地本在原来的建州卫赫图阿拉城,但如今明军在朝鲜边境大量调兵,阿敏感觉留在赫图阿拉已经不安全了,尤其是一旦明军北上,辽阳城和沈阳城定然难保。
但是尽管明军停止了北上的攻势,辽东半岛的失守已经足以让建奴胆战心惊了。
尤其是处于核心地带的多尔衮,如今明军的防线已经推进到了海州卫一线,距离建奴的旧都辽阳城已经不足二百里,这点儿距离,一旦明军发起进攻,他们连个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颜扎氏本就是皇太极的庶妃,地位不高,也没什么背景,叶布舒以前也不过是个庶子,他们母子二人都是没什么能力的,因而虽然多尔衮在最初的时候对他们母子二人盯得很近,但是久而久之也早就放松了警惕。
所以莽古尔泰和阿敏都并不否认叶布舒的正统地位,他们只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要除掉多尔衮。
不过毛承禄想到的事情,毛文龙自然也想得到,他在毛承禄回来之后,便第一时间找到了他,对他说道:“承禄,我可是一向都把你当做亲儿子对待的,你弟弟承斗将来是要走科举的路子的,为父戎马半生打下的这个摊子,将来也就只能交到你的手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