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而言,明军对于倭国人的处置方案是何等的仁慈,不仅不打不骂,管吃管住,还包分配工作,而且都是世袭罔替的铁饭碗。
李邦华是不知道毛文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友军,所以他自然不能完全放下心来,权当皇上这是在安慰自己,但是该设防的地方还是慎重地留下了几支兵马作为防守力量,随后这才率军前去攻打萩之城。
可即便如此,依靠着手里的三四千杆燧发枪,五六千杆火绳枪,还有新式钢铁巨炮三百门,新式红夷大炮五百门,新式虎蹲炮一千门,老式各色火炮三千门,跟倭国部队比起来,也算是装备精良了。
若只是漏了些百姓自然问题不大,只怕明军大举攻占倭国藩郡,难免会有一些倭国人自行组织起反抗军来,在后方对明军搞些敌对破坏行为。
德川家光听了他们四人的话,也不禁有些心动了,毕竟现在他除了舍不得丢弃江户城,也确实太需要一场胜利了,自与明军开战之后,倭军这一连串的惨败,已经让德川幕府的颜面扫地,他这个将军的威信也随之荡然无存了。
这些明协军们同时还大肆向倭国百姓们宣扬,说大明此次征伐倭国,乃是问罪于德川幕府,并非针对倭国百姓,这场战争也是由德川幕府率先挑起的,他们在长崎海域攻打路过的明军舰船,向明军挑衅,他们还纵容萨摩藩入侵大明的藩属国琉球王国……
德川家光回到幕府之后,也感觉无法安睡,恐惧感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上,他只好召集他手下的六人众进行商议,接下来到底应该如何是好。
对于这些送上门来的倭国人,明军自然是全部接收,但是为了防止有奸细混入其中,还是要进行一定的甄别的,同样需要明协军的倭国人来帮助甄别,他们是能够看出哪些人是普通百姓,哪些人是武士或达官显贵的。
吴三桂虽然今年只有二十四岁,但是作战却异常骁勇,这一次朝廷给祖大寿下令,让他派人从苦兀岛南下攻打倭国,祖大寿也是有心提携自己的外甥吴三桂,便特意把这次的差事交给了他。
而另外四人则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如今既然倭国还有十万兵马,加上江户城中的武士及各家的家臣,怎么也能凑出十五到二十万的兵马来,来袭的明军只有不足五万,若是与之死战的话,未必不能战胜明军,保全江户城。
毛文龙的部队就没有明军那么厉害了,装备也没有明军那么精良,都是清一色的新式钢铁炮和燧发枪。
筑后藩只有久留米和柳川两城,被明军轻而易举地攻陷了。
倭国的城池可与大明的不同,除了将军或藩主、大名的城池之外,外面都是没有城墙围护的,所以面对大军来袭,更是没有任何反击之力。
但是随着涉及人数增多,几万明军要对上百万的倭国人进行分流处置,自然是力有未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加之倭国多山地丛林,也难以保证没有漏网之鱼。
而且他们之所以认为可以与明军一战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此次从北方来袭的这部明军与南边的明军不同,他们手中没有巨炮,都是轻装简行的。
但越是因此,明军对丰后藩的攻势便越加迅猛,李邦华特意等去攻打肥后藩和筑后藩的几路明军在丰后藩集结之后,才下令挥师东进,其结果自然是明军一路势如破竹,倭军毫无还击之力,六座城池瞬间便被攻陷,丰后藩转瞬便落入明军之手了。
所以朱天启早就给李邦华下令,让他派人在占领区进行安抚宣传工作,这些工作尽量交给投降的倭军士兵组成的“明协军”去办,他们比起明军来,能让倭国人赶到更“亲切”一些,对于倭国的地形和人口情况也更加清楚一些。
因此,现在被明军占领的区域内,各郡县和各个村子里,到处都能见到敲锣打鼓,走街串巷的“明协军”,他们时而张贴《安民告示》,时候高喊着:“投降明军,做三好良民,明军有优待!”
他们认为,之前倭军之所以无法战胜明军,主要还是输在了装备上,若是没有了那些威力巨大的火炮,明军也将没有那么可怕了。
李邦华在得知了毛文龙已经撤离萨摩藩、大隅藩和日向藩之后,便马上派出斥候前去侦查,发现确实已经没有了毛文龙部的踪迹,随后便派出三股部队前往萨摩藩、大隅藩和日向藩,接管了当地。
然而就在李邦华和郑芝龙商议,要不要趁机与毛文龙开战,完成之前在济州岛没有完成的,剿灭叛贼毛文龙的计划时,毛文龙部突然全部退出了九州岛,撤回了大隅列岛上。
毛文龙的部众在九州岛的南半部三个令制国肆虐的同时,明军也开始南下向丰后藩、筑后藩和肥后藩进军了。
总之,在明协军的口中,这场战争所有的罪责都在德川幕府的头上,明军自然是绝对正义的存在。
这一路明军虽然只有五万兵马,但却都是辽军精锐,领军的将领乃是一员小将,名叫吴三桂,是奴儿干布政使祖大寿的外甥。
东侧的丰后藩虽然地方不大,但是却比起筑后藩和肥后藩来更加富饶强盛一些,光城池就有六座,分别是日出城、杵筑城、府内城、臼杵城、冈之城、佐伯城,另外还有一块儿幕府直属地日田。
要知道,德川家光可是刚刚从他父亲德川秀忠手中接过幕府的实权,刚刚亲政的他正是应该树立威信的时候,若是一路这么怂下去,恐怕以后都是无法服众的。
再者就是德川家光对于松平信纲和崛田正盛二人的信任也有所动摇了,之前德川家光可都是听从了松平信纲和崛田正盛他们二人的建议行事的,然而最终倭国却变成了如今这样的局面,这让德川家光不由得开始怀疑起他们二人的智慧来,转而向另外四人靠拢。
松平信纲和崛田正盛也正是因为德川家光对他们的信任产生了动摇,而被另外四人所排挤,德川家光在四人的轮番劝说下,终于下定了决心,要与明军再战一场,他马上按照四人的建议,下令整个江户的武士都要召集家臣备战,并且全城不论男女都要参战,为战斗服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