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突如其来
朱棣听了一愣,很显然,他没想到张一凡会这么说。
回过神来之后,朱棣顿时大喜,连忙伸手抓向张一凡肩膀,同时欣喜地问道:“快说,还有什么改进之法?”
只要张一凡说有更好的,事实证明,那是真得好!
张一凡对他早有提防,一见他伸爪子,就立刻后退两步,严正警告道:“站住,再抓我就不说了!”
“嘿嘿!”朱棣嘿嘿一笑,站住了脚,并没有追过去,只是说道,“好,你说,我不抓你!”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其实,我和你亲近才会这样,知道么?别人我还不抓呢!”
张一凡听了,没好气地说道:“免了!”
他心里和明镜似的,这个朱棣,多少对他不愿意待在军中有点不满,故意拿力量来显摆的。
说完之后,张一凡便正色说道:“伱看,你要是事先把火药,还有那些碎石用纸之类的按照一定份量包好,是不是装填起来会更快?到时候火药可以撕开直接倒入,而碎石这些,甚至都不用撕开都可以?”
一听这话,朱棣还没回过神来,那个指挥使却是大为兴奋,情不自禁地说道:“驸马之法甚好,甚好啊!”
很显然,在这些细节方面,经历过实战的指挥使要比朱棣更敏感,一下就认识到定量装填的好处了。
他们来了,那边疆那边怎么办?
事实上,不止蓝玉震惊,但这几位国公一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事先压根不知道,一个个都和蓝玉一样震惊。
胡惟庸等人,随后附和,还说有经验的老将看着,也能多指点,不管对燕王和驸马,还是对蓝玉,都能更上一层楼。
“那能放我假么?我跟你说,我只有睡饱了,精神好了,才能想出好点子来的!”
听到这话,朱棣想也不想,立刻大声说道:“不错,是个好办法!”
听着文武官员传来的议论声,蓝玉本来是想无视的,最终还是转头看去,就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兵器,让前面的那些武将都很稀奇了。
“哪有那么多,我想到两个改进的地方就不错了!”张一凡没好气地看着他,提醒他道,“那个导火索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你先做出来再说!”
不远处,那些已经吃完的军汉,看到驸马竟然也和他们吃一样的,一个个看向张一凡的目光中,又多了一分尊重。
“这还差不多!”张一凡听了,有点期待地点点头。
但是,在武将这边,却见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这几位大明国公竟然也到了。当然,其实还有一个国公,就是郑国公常茂,不过被蓝玉这个舅舅无视了。
结果,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朱棣同学,竟然给他端来一大碗米饭,上面压着几块大肥肉。
也是这种落后的点火方式,导致这时候的火门枪,一般是需要两个人操作,太麻烦了。
他们压根没想到,这几位国公,有可能是专门被朱元璋叫回来看这个比试的。
张一凡听了,不敢不正经了,立刻随他军令行动。
“不是,今天应该是个阴天。”朱棣听了,却是摇头道,“换以前,早就天亮了!”
这不,在朱元璋的身后,文官方面,并没有出人意料,跟着韩国公李善长,宰相胡惟庸,原左御史大夫,刚在前两天升为右宰相的汪广洋等等。
各兵种的长处和短处,什么兵种和什么兵种,在什么情况下配合会好,什么情况下配合反而会弄巧成拙,如此种种,都是一门学问。不是精通兵法理论,熟悉兵种优劣是想不出来的。
朱棣看他这样子,不由得幸灾乐祸道:“我听说,父皇准备等到比试之后就给你派活,到时候你天天要早起了!”
武将骑马,文官坐轿,慢慢地汇聚成人流,到达京营。
张一凡心中想着,便大口吃了起来。虽然有点腻,但是不得不说,很下饭。
任何人见了,都能知道这是久经战场厮杀的精锐。
说完之后,稍微犹豫了下,然后他看了那个指挥使一眼,见他也是高兴的样子,才回过神来,又加一句道:“真不错,还有么?”
等一会,回头开始比试的时候,是骡子是马,就能清楚了。
朱棣一见,不由得愣了下,明显是有点意外。
直接用纸包了火药的,火药会漏,洒,中空等等,也还是要点心思才能做好的。
给他换上武士服,吃早膳,天还黑着时就赶去和朱棣汇合了。
“……”张一凡听了,无语中,他知道,朱棣又在挤兑他了。
“不错,这也是一支精锐,队伍行进整齐有度,也有气势!”
蓝玉震惊的是,这几位国公,该是都在镇守边疆,防备残元余孽侵犯边疆的,怎么就来了呢?
已经到了的文官武将,自然第一时间点评,没一个人敢说出轻视这支军队的话。
这个朱元璋同学,自己精力旺盛,然后就让他的臣子一大早陪着他,真得是没有一点人权!
“对了,你后面提及的那两种改进,已经试验过了,确实很不错!”朱棣想起什么,给张一凡说道,“父皇也已经知道,很高兴。”
他可不只是因为看到那奇怪的兵器,而是看到燕王手下,竟然是多兵种混合。
因为他是大明宰相,军国大事,全都是要经过他的手,然后呈送给皇帝的。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以至于要让镇守边疆的国公重臣赶回来商议,他是最清楚不过的。
一时之间,文武百官纷纷好奇,心中想着:到底是什么事情,竟然让几位国公如此匆忙刚回来?
朱棣听到,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这么高兴,便知道这个改进比自己想象中要好,便转回头,同样说道:“不错,还有么?”
“我也没见过,好奇怪的兵器!”
“还真别说,要不是镜静催,我真想迟到。”张一凡说着,看看天色说道,“你看,这天都还黑着呢!”
这不,此时,他随朱元璋登上了点将台,站在文官一侧时,那眼睛就一直瞧着对面的几个国公名将,然后还转头看看燕王,心中很是嘀咕。
张一凡一听,顿时心情不好了。
他作为军中宿将,自然知道兵种配合,发挥各自长处的话,绝对会对单一兵种有更大的优势。
朱棣听了,鄙视了他一眼道:“你自己去给父皇说吧。我记得以前二哥偷懒,被父皇亲自打过屁股,而且是用军棍!”
“……”张一凡一听,顿时心凉了。
朱棣做到了,如今,张一凡做了几件事情之后,也算是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燕王和驸马的组合,压根不可能是蓝玉的对手。
朱棣见他这么积极,便知道张一凡的改进措施,比他预估的还要好,心中高兴,自然不会不答应。
“真有这么厉害?”
就算是蓝玉自己,对于简单的多兵种配合,算是有点心得。但是,对于复杂的多兵种配合,特别是不同兵种越多,他就感到越吃力而没有去尝试。
平日里,他睡觉绝对是睡到自然醒的。但是这一天,却是不行,天才蒙蒙亮,就被朱镜静叫醒了。
甚至有不少人,在私底下开始窃窃私语,介绍蓝玉的战绩。
想到这里,胡惟庸不由得又看向蓝玉。他还是难以想象,以蓝玉之能,会输给那个才十六岁,并且没有真正带兵打仗过的燕王?
除非蓝玉故意输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