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就没这命了
此时,写这本书的张一凡过来了,宋濂师徒俩,便不用争论,直接请教张一凡了。
于是,在朱标的旁观下,张一凡又给宋濂师徒俩讲解了起来,甚至还现场动笔写写画画算算。
有一点美中不足的是,张一凡用毛笔来运算就显得很别扭。
好在他们都知道驸马其实开蒙也就不到两年而已,毛笔字写得差,并不意外。
讲解完成之后,方孝儒不由得叹道:“驸马,您是怎么知道这些规律的?”
格物致知,这是儒家圣贤就提倡的。但是,要想格出个一二三来,那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这种不容易的事情,到了驸马这边,却仿佛成了吃饭喝水一般常见!这让有神童之称的方孝儒,也不由得敬佩万分了。
张一凡听了,只是笑笑道:“我也不知道,就是看着看着,脑中就觉得这样了!”
方孝儒:“……”
何真说着就指了下儿子道:“你自己代入皇帝的位置,不要以你何荣的角度去看香山县的一切,是不是也会觉得驸马做得很好?以前的香山县是什么样的,想必你是有数的,而如今的香山县又是如何,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朱标:“……”
……………………
他博览群书,通古博今,就想不出历史上能有一个名臣能做到驸马这样的!
在又一次感慨了一会之后,他表情严肃起来,看着几个儿子,特别是两个最为有为的儿子,说道:“驸马有香山县的成绩在,以后在洪武朝,甚至将来太子登基之后,乃至他活得更久,在太子的太子登基之后,都将在朝堂上有举重若轻的地位。”
说到这里,他便举例说道:“永嘉侯就是例子,太子到香山县来,也是低调地用走亲戚的名义,并且他走得时候,能看出来和驸马的关系很好。如此种种,基本上可以确认,皇帝和太子对于驸马在香山县所做得这些,都是满意的。再不济,你退一步想……”
何荣听了,有点不甘心,问何真道:“爹,那是说,驸马在香山县做得那些事情,比如粮田归公分配法,还有那个食盐官府专卖什么的,都会在其他地方用了?”
首先,是人才,张一凡就缺这方面的人才。虽然他开出了高价,但是能让他满意的人才,还是很少。
张一凡这边,自然不知道何家态度的转变。此时的他,在送走朱标之后,就开始在各个作坊设立研究组。
此时,就听何真一个人在那说话道:“等回头,我会上书,向皇帝奏明,贵儿去东宫效命,相信皇帝肯定会乐意我们何家的表态。”
但是,何真却能及时调整对策,看到事不可为就立刻转变了态度,不得不说,不愧是有做岭南王实力的男人!
就是生不逢时,乱世之中有比他更牛逼的朱元璋崛起,让他不得不审时度势,臣服于朱元璋。
何真见此,便感慨地说道:“真得是没想到,驸马小小年纪,只是用了区区一年多的时间,就把香山县治理得如此出色,历朝历代都未有如此之成就的人才!什么名臣,到了驸马这边都得羞愧。”
研究部主要研究水泥烧制的改进,特别是不同配方的试制。
工程建设队改名为香山县官营独资工程建设队,按照不同方向分为房屋建造部,水利桥梁建设部以及研究部等。
调查的结果,是南洋确实物产丰富,但是,当地人很懒,够吃就成的那种,且耕种水平落后。如果能像大明朝的百姓那样种田,那粮食绝对会是非常多的。
朱元璋同学就有个毛病,他把一些人际之间的关系,用到了国与国之间,比如,好面子这点,天朝上国嘛,藩属国朝贡,他得还礼几倍,以至于藩属国来进贡一次,就赚一次。
东莞何家,其实在朱标刚来的时候,就知道太子来了的消息,早就偷偷在观察。
何荣听到这话,尝试着放下心中的成见,按照他爹的说法去做,顿时,那脸色就变了。
本来的话,他就打算回京师了。但是,在张一凡、朱镜静以及太子妃的劝说下,就准备休息两天,来个所谓的劳逸结合。等到了京师,就没这命了。
说到这里,他又摇摇头,露出了一丝苦笑道:“可谁能知道,驸马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本事,要不然,也不会错过雪中送炭的机会了!”
“就说这洪武朝,以前的话,可能会有人认为驸马年轻,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他就是说得再有道理,可能也有人不会把他的话当回事。但是,三年之后回去,他说得话,绝对没有人敢轻视、无视了!”
这一次南下省亲,包括路上所消耗的,了朱标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
在张一凡忙碌这些事情的时候,太子朱标一路北上,也终于安然回到了京师。
钱庄和香山居,以及租赁房屋那一块,就没有变,暂时维持原样。
张一凡听了,立刻就同意道:“那行,这个事情我来办!”
于是,何真便发话了,对他的几个儿子说道:“我一直有教导你们,为人处世,必须审时度势,如此方能明哲保身,甚至利用时势,顺势而为,又能更进一步。”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之后,何真苦口婆心地又说道:“驸马的将来,只要他不犯大错,那前途不可限量。所以,放下以前的成见。就那些粮田而已,不要放在心上,一时的损失不用太过计较,交好驸马,便能换回更大的利益。继续看驸马不顺眼,和他对着干是绝对不明智,指不定还可能落个家破人亡的结局。我说这么多,该是够明确了,你们记心里了么?”
说到这里,他看向大儿子何荣道:“你呢,必须要去和驸马接触,和驸马搞好关系,支持驸马在香山县的一切。”
并且,他觉得作坊这个名太小气了,就想到了改名。
一开始的时候,他想到了朱棣同学的东厂,便有恶趣味地想把他的几个官办企业改名为东厂,西厂,南厂,北厂,让朱棣没有名字可用。
另外,太子来了香山县一趟,压根没有改变什么,甚至没有公开宣传这个事情,这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肯定了驸马在香山县的一切,就让岭南这边的人更是看好了香山县的未来。
何真知道,儿子说这个,是不甘心家里的损失。于是,他就严肃了脸色强调道:“当今皇帝可不是普通皇帝,就算放在历史上,有这能力的皇帝也是绝对罕见的。一旦他认定驸马的事情确实有利于朱家天下,谁敢阻拦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