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善长听了儿子的话,却是沉默以对。
地方上废除行省制,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担负行中书省的职责。
但是此时,他却是顾不得,只是看着他大哥说道:“哥,陛下真得是太过份了……”
虎克显微镜是十七世纪中期由虎克发明的,能观察并描述单细胞生物,包括观察到肌纤维、细菌、精虫、微血管中血流等等,打开了微生物学的大门。
李善长了解皇帝,也了解自己的老乡,被他举荐上去的胡惟庸,这几年来,胡惟庸干了什么事情,他岂会不知道。
但是,这个位面上的胡惟庸案,还是和历史上的胡惟庸案大不相同。
李琪有点难以置信,伸手捂着自己被打大脸,瞪大了眼睛,看着李善长,愤怒地质问道:“爹,为什么打我?你也要护着那小子,到底谁才是你儿子?”
当然了,大部分都是洪武皇帝的意志,是朱元璋早就有这个打算的。张一凡的事情,作为引子爆发之后,成了朱元璋决定动手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了这次事件。
玻璃厂的位置,离柳家村也不远。郑敬学从柳家村社学中脱身出来了,就跟在张一凡的身边,跟着忙玻璃厂的事情。
说完之后,他去端茶喝,顺便平复了下心情。
张一凡的亲戚,特别是几个股东,自然是有资格参观张一凡的别院,首先会去有样学样,又是有广告效应,带动了其他人学。
对此,张一凡压根不管,他的精力,都放在了修建柳家村别院和创办玻璃厂的事情上。
他说完之后,看到儿子还想说话的样子,便提高了一点声音,用断然地语气说道:“你们要是不信,那就看着好了。胡惟庸的这个案子,都离远一点。我们这位皇帝,是舍得杀人的!”
柳家村别院的设计图,早在去香山县之前就已经差不多,又经过三年的沉淀,已经更为完善,交给了柳家村的柳五牵头在修建。
虽然还没有结果,但是胡惟庸肯定是死罪难逃,其他牵连的官员,有个六十贯钱的红线,指不定也会死上一批。
果不其然,过了两天之后,皇帝召开御前会议,公布了这次事情的情况。
李琪红着眼睛,还要再说之时,下人不敢近前,远远地禀告道:“老爷,二老爷求见!”
中书省设立多年,宰相之位,皆负皇帝之望,故废中书省,六部之事,直接上报御前。另设文渊阁,协助太子和皇帝处理政务。
玻璃厂设在京师里面的玻璃店铺,很快就人满为患,都是过去问价钱的。顺带着又看到店铺里面摆设的其他玻璃器皿,自然也有心动的。
这个认识,让他嫉妒地无以加复。本来,这种受宠,该是他的,因为本来就该是他娶了临安公主的。
因此,卫国公邓愈罚俸禄一年,废宰相一职,改任京师武备堂司业,筹建京师武备堂;忠勤伯汪广洋,罚俸禄一年,费宰相一职,改任国子监司业。
各方面热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于其门,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计。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李善长把手中的茶杯往桌子上重重一放,“啪”地一声,把李存义的话给打断了。
这一下,屋子是绝对亮堂的。甚至南京这边还有倒春寒,天气冷的时候,拉开了窗帘,还能免除寒风,就能在屋里晒太阳。
听他说得如此之重,不管是李存义,还是李琪,都不敢说话了。
虽然说,也确实牵连了一批文官武将,却远没有原本历史上多。且这种贪腐案,并不会还有秋后算账的可能,不可能持续几年。
说到这里,他看着自己弟弟和儿子一脸不解的样子,便只好耐心解释道:“胡惟庸做事任性了,皇帝对他不满已久。我早就叫你们保持距离了,他迟早会出事!”
其他牵连的文武官员,被判剥皮充草的,还有二十一人,流放琼州的五十四人,杖责、罚薪的有三百三十多人。
几家玻璃厂的股东,钱早就到位了,资金自然也是不缺的。
当时虎克显微镜怎么制作,一直是个谜,没有其他工匠能打磨出虎克显微镜的镜片,一直到后世才揭秘出来。
但是,这个位面上的胡惟庸案,并不是谋反案,而是贪赃枉法,渎职,谋害诚意伯以及抗旨不遵等数罪并罚的案件。
至于张一凡,反而无官一身轻,也没有参与进去。
另外还查出,诚意伯刘伯温之死,也和胡惟庸有关。
李琪看他爹不说话,便又恨声说道:“爹,这个事情,你要出来主持公道,要不然,那小子岂不是会无法无天!”
随后,就听李善长冷声开口喝道:“就因为他儿子的事情,闹这么大,合理么?你们没过脑子的么?”
其中文渊阁的设立,就是来自张一凡的建议。武备堂的设立,也是因为张一凡。
李善长的能耐,他们当然是清楚的。再不济,大明开国第一功臣的名头,也是有足够份量的。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烧制,打磨,是重中之重。他亲自给予关注并给指点,给郑敬学讲解了光学的一些知识,让他打造望远镜和近视眼镜以及老镜。
不过,他显然是了解他哥的,便立刻问道:“那哥的意思是?”
这让郑敬学激动万分,没想到驸马真得给了他股份,那是真得一心扑在玻璃厂上,拉都拉不走的那种了。
修建柳家村别院的柳家村人,都是有几个钱的,一看之下,顿时二话不说,立刻也给自家换了玻璃窗。
洪武十三年,这才刚开始,就出了这么大一个事情,顿时就震惊了京师所有的勋贵和文武百官。
结果出来之后,刚好是张一凡这边拿出了玻璃成果的时候,京师上下的注意力,一下便集中到了玻璃厂这边。
这不,听说驸马、荣国侯要在朝会上进献千里眼,就连胡惟庸案中受罚的卫国公都出现了,想要一看究竟。
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