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凡听了,便立刻解释道:“我们眼睛能看到东西,是因为有光,而特制的玻璃就能把远处传过来的光放大……”
这个时候,朱标也已经看完,很是惊讶地插话道:“一凡,这个东西这么神奇,怕是很贵吧?”
其他人,特别是眼睛有问题的那些,那是非常关心,也非常好奇地看着。而那些眼睛没问题的,则在排队等着看望远镜。
张一凡听了,便对朱元璋奏道:“儿臣这边还带了一些东西,父皇可以试着看看,是不是其中有镜片能帮父皇看得清晰字迹。”
一会之后,就只是见面客套了一下,秦王果然就提起了玻璃厂股份的事情,还解释说那天啥啥事情的,以至于耽搁了什么的。
当他用这个单筒望远镜看远处,调整着焦距,看了好一会之后,才放下望远镜,好奇地问道:“一凡啊,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竟然如此神奇?”
“是,父皇!”一众亲王,一起回奏,声音很大。
一听这话,张一凡便眉头一皱道:“平时也没来往,这个时候过来,该是冲着玻璃厂来了吧?”
这些事情,张一凡还真不知道。他一直以为,这个时候的大明朝,主要敌人就是蒙元,分布在云贵、草原和辽东等地。按照历史的进展,明年该是能拿下云贵,再过几年,又打下辽东。
结果没想到,小规模反抗大明的战事,竟然有不少。并且听李善长所说得这两场战事,还闹得很大了。
张一凡看着秦王等人,似乎都有兴奋的意思,一下就知道,该是这些亲王终于要就藩了。
朱镜静一听,便问道:“要不要分他们一点?”
秦王听了,虽然有些不高兴,却也没办法,临走之前,还得露出笑容,对张一凡说道:“妹夫啊,以后有什么好事,一定记得二哥啊!二哥以后绝对不会耽搁的!”
张一凡瞅见这些人,心中便大概估计出来,可能和兵事有关。
于是,李善长便对张一凡解释道:“西南地方,不但蒙元占据一角,且朝廷控制之处,屡有叛乱。”
“不分!”张一凡听了,断然拒绝道,“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自己不要。如今看到玻璃店铺那边的买卖红火了,就想来了?哪有这样的好事!”
朱镜静听张一凡的,听到他的意见,便站起来说道:“那我去接待吧,如果他们提玻璃厂的事情,我来回绝!”
因此,他们一个个都盯着皇帝在用,就想着到底看起来会怎么样?
事实上,朱元璋也是有这个疑惑。
李善长说到这里,表情严肃地说道:“其他规模小的,还有不少。而纵观西南地区,类似刁民聚集区,还有不少。他们多是以族群聚集,为首之人,是为土司。”
他可是记得的,张一凡以前说过有关微生物的。
这可是第一个外孙,以后就有人叫他外公了。
朱元璋一听,很有兴趣。让内侍搬来了一张茶几,摆开之后,开始试镜片。
朝会结束之后,一大堆的人找张一凡,但是都被他给躲了。
没过多少天,随着气温开始升高,“哇哇”的哭声,在驸马府忽然传了出来。
武英殿内,一大群人,不过如今已经没有胡惟庸的身影了。
说完了之后,他充满了期待,看着张一凡,就等他发言。
股份这个概念,就是张一凡提出来的。他就欺负秦王在这方面不懂,绕着他,有本事,就找大哥他们去好了。
可就算这样,张一凡的这些玻璃制品一展现之后,朱元璋明显很开心,便给玻璃厂做宣传道:“朕看了大驸马的这些东西很是好用,诸卿要是有需要的,皆可找他。”
朱元璋一听,用手指着他,笑着说道:“不错,这个态度,朕喜欢!”
他正在想着时,就听朱元璋又转过头,看向他,严肃地说道:“锦衣卫在胡贼宅子搜出了一些奏章,事关天下大局,当慎重以待。李卿举荐,说该听听你的想法?”
说完之后,他就转身往回走了,同时,脸上带着笑容问道:“一凡啊,还有什么好东西?”
其实,前两年的时候,他都已经有让人读奏章了。史书上有记载的,就是奏章太长打屁股的事情,就是让人念的。
朱元璋从小成了孤儿,最是重视亲情。这第一个外孙,让他非常地高兴。当即和马皇后一起,御驾亲临驸马府,看他的外孙去了。
朱元璋听了,顿了下脚步,然后才回答道:“还行!”
老婆马上要生产了,做完这个产品展销会之后,他就成了撒手掌柜。
朱元璋听不明白原理,已经放弃了解了,对其他文武官员说道:“卿等有兴趣的,皆可一观。”
他在思考着这些事情,李善长那边又在对他说道:“陛下即将要对云南用兵,不知道驸马对于即将发起的战事,可有什么建议?”
最终,朱元璋选定了两个镜片,张一凡做了标记之后便对他说道:“父皇,三天之后,儿臣便把成品送宫里来。”
这个年代,不好测多少度。但是,张一凡也有法子。
让他有点意外的是,这一日,他正陪着大肚子的媳妇说话呢,就有下人过来禀告道:“驸马,公主,秦王和秦王妃夫妇过来了。”
他们想不明白,怎么放大远处的东西?是传说中的仙法?
除了神仙术法之类,他们压根无从去解释这种事情!
这次的朝会,等到张一凡最后出场的时候,其实就是玻璃产品促销会了,因为张一凡把做出来的产品,有震撼力的都带来了。
不是夏天的大太阳,张一凡也就没有表演放大镜生火,要不然的话,还能让这些古人震惊一番。还有镜子,还没生产,至少要等前期的玻璃售卖稳定过了之后再说。
他敢肯定,这位驸马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肯定是强硬派。
朱元璋显然也是想听听他的建议,便也对张一凡说道:“你有什么想法就尽管说出来,太师,燕王都有举荐你的。”
累死累活,两个月,每天都是九千以上更新,但是,追读太低了,累了,先缓缓。一天一更四千字休息下。起点推荐,现在就看追读,这本书一个好的推荐都没有,哭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