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宗室问题
不过张一凡对老丈人的其他儿子,并不熟悉。娶了朱镜静之后,双方来往,也就是面上而已。
上一次,张一凡本来想分玻璃厂的股份给他们,但是他们也没有领情,不要。后来反悔了,但是股份都已经定好了也不可能再给他们。
总之,双方的关系一般!
另外一个,张一凡并没有膨胀到,以为他自己无所不能,可以把任何人都揉捏成自己想要的。
要想改变一个人,特别是改变一个成年人,其实真得很难的。这种事情,一般来说,绝对属于吃力不讨好的。
张一凡能影响朱棣,那是因为朱棣自己就想学好,想要在带兵方面强过他人。
还有老五那边,也是因为老五喜欢医学,对治病救人有兴趣。
要不然,如果让张一凡把朱棣影响成医学大家,周王影响成一代军事家,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这样的想法,张一凡此时虽然明白老丈人变脸的原因,却还是选择了沉默,也不会去帮着说好话。
然而,他不说话,却不等于朱元璋会放过他。
就见朱元璋看着他,带着一脸期待之色对他说道:“一凡啊,你也知道,北方正在整军备战,西线我让老二负责,中线让老三负责,就希望他们能像老四一样有出息,可以建功立业守护大明边疆。但是,我刚收到密报,老二、老三那两人,特别是老二,整天就知道胡作非为,尽干一些不是人事的事。十几万大军让他当主帅,我实在是有点放心不下!”
张一凡到这时,也才想起,好像上一次辽东战事的封赏中,朱元璋是新设了这么一个官。当时还以为只是挂个名头而已,自己也从来没有当真过。结果没想到,马皇后竟然把这事提了出来。
朱元璋听了,苦笑了下,摇摇头说道:“如若由他统帅全军,那是没问题。但是,我是想着,这一战让老二来当主帅,为我们朱家涨威势的。老二他……”
朱标也非常关心,此时的他,就已经有三个儿子了。并且他还非常年轻,反正就他自己感觉,他的子女数量追上他父皇,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的关键是,到底这个官职是不是当真的?
看着丈母娘带着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张一凡便认真地问道:“母后,我想确认下,这个祭酒令是认真的么?”
之所以这么问,就是他只当初只收到了这么一份旨意,但是没有官印,也没有衙门等等。也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忘到脑后。
张一凡清楚,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那秦王是会被三个妇人毒死,确实如朱元璋所料,死于非命。
相对无言,最终,还是朱元璋打破了安静,长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我也知道,这太勉强你了!”
或许是朱元璋夫妻真为他们子女操心,或者是朱元璋为北方战事操心,总之,在马皇后找张一凡说了事情之后的第三天,朱元璋就把张一凡找去了。
只是听到张一凡的描述,他就顿时愣住了。
朱元璋想不想他开创的王朝能千秋万载?绝对是想的,并且一直为此努力!
但是,按照张一凡这种思路一考虑,就算死傻子也知道,他的子孙就能给他开创的王朝挖坑的。
心中舒服了一点,他就看着张一凡,听着他继续往下说话。
但是他儿子,特别是二儿子,依旧虐待他身边人为乐。
张一凡看了朱标一眼,然后才继续对朱元璋说道:“父皇,您看您生了的儿子,那都是藩王,有封地,世袭罔替,对不对?”
结果,蝴蝶效应之下,北方决战提前,然后朱元璋忽然发现,他这个二儿子非常不靠谱,不只是担心会影响草原决战,而且他这个二儿子压根是烂泥扶不上墙,胡作非为之下早晚吃大亏。
让这个女婿管下儿子,怎么就整出这么多的问题来了?
张一凡一听,直接回答道:“父皇总想着,大明朝能长长久久吧?那我们不说别的,就只是算三百年的大明朝来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好了……”
结果没想到,马皇后只是和他们聊了下天,就对张一凡说道:“你们二哥在封地有些胡闹,娘担心,他会有什么意外啊!”
就这,还没完,就听张一凡又提醒道:“事实上,皇室宗亲可不止是藩王,还有郡王等等,如果算起来的话,那只会更多。父皇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考虑大明王朝要是长久的话,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等等,到底会怎么样?”
不止是他,包括太子朱标,他也愣住了。
这一次,马皇后却并没有沉默,反而对张一凡说道:“一凡啊,你别忘记了,你父皇之前有封你为大宗正院祭酒令,总领皇室族人学业的。除皇太子之外,所有皇子皆归祭酒令教导,非得祭酒令认可不得就藩。现有已就藩之藩王,亦要重新就学,学不过则不能行使藩王职权。你是管着他的哦!”
朱元璋说着,又看向张一凡,盯着他的脸说道:“你们都是年轻人,彼此之间应该也好说话,而且你的学问也高,说不定他们会听你的也不一定。要是能劝动他们俩,我这辈子,也就没什么遗憾的了!”
一听这话,张一凡就知道,老丈人说不动自己,但是还寄希望自己能劝动秦王,这不,就由丈母娘来当说客了。
他这个当爹的都教不好,指望别人教么?
分开之后,张一凡回到自个家,和自己媳妇说起这个事情。朱镜静也是头疼,对他的两个哥,只能是哀其不争。然后,还能怎么样?
不过,让张一凡想不到的是,几天之后,马皇后忽然派人,邀请张一凡一家去宫里做客。
老丈人说了这事,丈母娘又来说这事,那要再推辞就不好了。
说着话,朱元璋的脸色,那是相当无奈,道:“我也骂过他们了,还给他们讲过道理,但是,他们在我的面前,唯唯诺诺,一旦回去封地,就依旧我行我素。伱不知道,我担心他们有一天会死于非命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