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多少年之后,我们大明朝的爵位之多影响朝局,而文官不封爵,必然会联合那时候的皇帝对爵位采取限制,所谓物极必反,到时候被打压,可能会很凶。”
秦王没有看她,眼睛只是瞧着殿外,也不知道在看什么,似乎是在发愣。
说着这话,他看向张一凡打量,已经在猜测,该不会是这个聪明过头的大妹夫进得谗言吧?
就连观音奴和邓氏听了,这一次也罕见地取得一致意见,站在秦王这边,点了点头。
张一凡看看眼前的几个人,打了个哈欠,便站起来说道:“改宋制乃是大事,父皇还没公布,谁要是泄露出去,自己承担后果。要我也承担,那没问题,毕竟是我对你们四个人说得。父皇会知道,我是为父皇分忧。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忙了一天,我歇都没歇下,就是一个通宵,我要去休息了!”
他是开国功臣中最为有名的将领之一,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自然有他的心气和骄傲。对他这样的人来说,他眼中的子女好不好,绝对不是如同秦王这样的,而是如同燕王那样才对他胃口。
说完之后,邓愈看看女儿,又看看女婿,便不再说话,转身大步而去。
秦王说完之后,看到张一凡并不回答,而丈人的脸色变得难看,他也就稍微深想了下,然后也发现了爵位多了之后会怎么样?
这一下,他的脸色也难看了。
张一凡听了,当即淡淡地说道:“那二哥不妨以眼下的爵位分封,推算下百年之后的大明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爵位场景?”
作为藩王,他当然是想世袭罔替的,一个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儿子则是郡王,躺在荣华富贵里面。
张一凡见秦王问,便给他解释道:“宋的爵位,是分一般爵位和终身爵位两种,而我们大明朝的爵位,是世袭罔替!”
真是没想到,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通宵,竟然是打麻将,这要是早之前,怕是自己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吧!
大明朝的宗室,到了后来就是非常悲惨的。
这时候,就听秦王开口说道:“一凡,我该怎么做?”
这个大妹夫一到西安,顾不上歇息,就来忙自己的事情。虽然一开始的时候,秦王确实很恨这个大妹夫,但是此时,他却是感受到了,这个大妹夫真得为自己操心了很多,确实是为自己好。
就连邓愈等人听了,也有点不明白这是什么大事,又怎么关系到大明江山的稳固了?
很显然,这个问题方面,是真得很少人能有这个远见预料到。或许有人是预料到了,但是这是朱家的事情,谁也不愿点破得罪他人。
听明白了这其中的区别,秦王顿时不高兴地说道:“世袭罔替有什么不好?大家都会感激父皇的恩德,又是谁给父皇进谗言说什么影响大明江山的稳固,这不是找骂么?”
年轻真是好,通宵的影响似乎也不大。不过张一凡心中还是清楚,通宵有害身体,能不通宵还是别通宵了。
当今皇帝已经生了二十个儿子,并且可能还会继续生。太子朱标也已经生了五个儿子,如果他们都能成年的话,光是王爵就有二十五个可以预定的,然后要有封地……
………………
因为朝廷给不了那么多的俸禄,就拖着不给,而宗室又不能当官,不能去谋生,最后很大一部分成了叫子,饿死都有。更多的,是生了孩子之后,朝廷拖着不给承认,不承认就不用发俸禄。总之,大明后期的宗室,除了藩王等头部的宗室之外,真得很惨。
还有人推测,土木堡之变,其实就是文武之争,从此朝堂由文官掌权。大明朝的勋贵,再也没有话语权,这又何尝不是一次对爵位的反扑。
但是,百年之后,大明王朝辉有多少亲王,郡王?哪怕是他这个藩王想想,那也是非常震惊的。
“什么意思?这有什么区别?”秦王明显还是不理解,便疑惑地追问道。
其他人听到这话,不由得都看向张一凡,就算知道事关重大,可心底的好奇心却还是很强烈的,就想知道是什么事情,竟然会这么严重。
邓愈却是听懂了,顿时,脸色有点不好看。
张一凡听了,心中猜测着,该不会自己说得那番话有作用了?不过他不敢肯定,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张一凡听到,脚步停了停,不过没有转身,也没有说话,甚至都没招呼邓愈,直接走了。
邓愈一下想了很多,立刻便明白了大驸马说这种世袭罔替的爵位制,为什么会影响大明朝的江山稳固了!
想着这些,他的脸色很不好看。
晨光照进大殿内,天色愈发地亮了。
在张一凡说完之后,邓愈也沉默了,大殿内也安静了下来。
不过邓愈这边,却是变了脸色,陷入了沉思。
就见张一凡看向秦王,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说道:“父皇欲恢复宋朝爵位制!”
于是,他便去了一趟秦王府。
秦王闻报,带着观音奴和邓氏一起出迎。张一凡只是一看这排场,看到了观音奴的脸色,他便真正知道,秦王听劝了。
对此,张一凡当然是很欣慰的,对这个二哥的态度,也就改变了不少。
迎入待客大殿之后,秦王便对张一凡说道:“给父皇的奏章,我已于昨日让人快马送出。但是我对领兵打仗的事儿,确实兴趣不大。像老四那样和那些大头兵同吃同住,更是做不到。你说吃喝玩乐方面,还有没有什么好点子,至少听起来好听一些的,这样也能让父皇和母后宽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