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战机,秦亮还有另一些考虑。
几个人已走出了屋檐,火辣辣的阳光立刻照射到人们头上。叔子便带引长辈们,走进了不远处的敞亭乘凉。
宪英察觉到了羊徽瑜的眼神,一边走一边转头,两人的目光偶然交会。但羊徽瑜没有说话,她只是侧耳倾听着叔母、弟弟的言论。
秦亮道:“待我们进一步摸清蜀汉的虚实,再议详细策略不迟。”
秦亮靠在椅背上,不动声色道:“正如士季之前所言,吴国更没有机会!不如先叫陈玄伯、邓士载试探一番蜀军。”
如果秦亮错过了吴国内部出问题的时间、再去攻打蜀国,那么吴军在东线便极可能发起反击,让魏军被迫于东西两线开战!
原因很简单,现在吴国对于反击收复失地,愿望比汉中之战时更加强烈!
吴国人出于自保的需要,尤其想收复东关,以预防魏军在巢湖聚集训练水军。魏军水师若能从巢湖出发,对吴国建业的威胁,可比荆州更加直接。
秦亮转过身,犹自用指关节在墙面上“咚咚”敲了两下,击打在剑阁关的位置,眼睛盯着那里:“剑阁!”
朝中的大臣们、比如羊耽这样的九卿,很快就能知晓朝廷大事。羊耽回家与妻子辛宪英谈起此事,颇有智谋的辛宪英、对于西线用兵也是十分诧异!
夫妇二人都清楚,小辈羊叔子其实对兵事更有天分。叔子却几乎不出门,也不见客。好在羊耽同是羊家人,便找了个时间去侄子家祭祀,主要还是想听听叔子的见解。
钟会听到这里,起身拜道:“仆不耽搁大将军了,请先告退。”
益州那地方,四面山脉环绕,仅从兵法角度看、确实不好打,故而时机很重要!不过目前的时机,好像还不太成熟。
军令陈泰督军。不过关中、凉州等地的人马离得远,调动的兵力主要还是武都郡的胡奋部、汉中郡马隆部,以及附近的部分驻军。出兵在初秋,诸将调动兵马也需要时间,等到准备妥当、差不多正好可以出击了。
宪英等人都转头看向叔子。
秦亮还礼道:“我已有几天没去军营巡视,卿这两日去各营看看。”钟会拱手道:“喏。”
东吴多年拿不下合肥,但伺机拿回东关并没那么难。另外吴军想收复徐州中渎水水口的城寨工事,也有可行性,因为那边是无人区,魏军的力量同样十分薄弱。所以一旦东吴恢复稳定,魏军不去打东吴、吴军自己也会在东线蠢蠢欲动。
之前秦亮攻打东关,宪英也很不看好,这回她对于自己的判断、终于谨慎了一些。
打了几个月的仗,始终没有抓住姜维的主力,若非汉中是要害之地、占的地盘足够重要,不然那一战赢了也极不痛快。踏马的姜维,能让胜负双方都很火大,也是本事阿。
钟会也是能青史留名之人,让秦亮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他的言论、对秦亮的心态多少还是有点影响。毕竟钟会十几岁的时候、就曾与秦亮讨论战术了,至少颇懂兵法;而且钟会应该相信秦亮的能耐、且有钦佩之心。
叔子道:“倒不至于。有人走过、确定能走通的路,至少西有阴平道,东有米仓道、间道。”
辛宪英的注意、仍在刚才的话题上,她接着说道:“叔子言下之意,大将军别有蹊径??”
但攻灭蜀国、其实在魏国内部的阻力最小!因为蜀汉的存在、直接影响魏国朝廷的合法性,从曹家到大臣士族,都想看到蜀汉灭亡,谁愿意被人称为贼子呢?
叔子立刻说道:“大魏准备不足,刚控制东关、巢湖不久,而荆州、徐州前线则数百里寥无人烟。仓促跨江进攻吴国,很难成功。”
随即秦亮又想到、姜维可能被启用,回忆在汉中的经历,到处追逐,各种强攻工事,秦亮心里竟莫名感觉到、十分抵触和膈应。
果然羊耽沉声道:“拖久了不行阿。只怕朝野都会揣测,大将军不计代价要攻灭蜀汉、所图不小!时日一长,又要各家、各地出粮出人,定会有人设法阻止,甚至从中作梗。而一些人或许会借此要价,可谓夜长梦多。”
叔子点头道:“正是,如此耗费靡大,万一没成功,势必招致许多不满,后果更严重!!”
羊徽瑜不禁猜测,羊家会不会借此要价?不过辛敞、叔子都能得到重用,最起码弟弟羊叔子不是那种人!
不管怎样,羊徽瑜心里忽然觉得有点堵。感到人生艰辛的人,何止她自己?看起来已经手握大权的秦仲明、也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