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走米仓道与间道,攻入蜀汉境内,于汉昌、宣汉二地发生战斗。但战事没有持续太久,很快胡奋、马隆都撤军回了汉中,秋季攻势暂时也随之迅速消停。
十月初,各路军情已报入洛阳,先后送达的东西、还有裴秀等人的信件。
秦亮与属官们来到了阁楼西厅的里屋中,把一副益州地图、铺在了大案上。也只有这张如同门板一般的大桌案、才摆得下大图纸张,以前只能放在地上。
围坐在桌案周围的人,有陈骞、钟会、马茂、王康等,他们有的在看地图,有的在传阅信件。
屋子里黑泱泱的一片,几乎所有人都换上了黑色的袍服,唯独王康的衣裳是黄色。黄色尚未变成皇家的专属颜色,但穿在王康身上的袍服没有图案,着实不太好看。
马茂的声音道:“大将军攻陷汉中之后,蜀汉似乎还未在米仓道、间道上设围屯兵。”
钟会随即说道:“从此役看来,汉中之役后、蜀汉是采用了建安年间的方略,屯兵据点在阆中。当年张鲁投降,太祖进占汉中,遣张郃走米仓道进入巴西郡;蜀军张飞部便是走阆中往宕渠城,击退了张郃军。”
他说罢准确地在地图上指了一下,“就在宣汉县之南!这回马隆只到了宣汉县,还没能进军到宕渠城。”
颍川钟氏一直有人在朝中出任重要官职,钟会对兵事感兴趣,确实很容易看到旧档,说起来是如数家珍。
这时陈骞说道:“因为我军这两年修建的营垒仓库,全在金牛道沿途,所以蜀军的关注、还是防卫金牛道。而米仓道方向人口较少,蜀军若临时增兵设围,同样有运粮之难。”
烟雾之中,传来了“叮叮哐哐”锻打的声音,忽然又有一阵“噼里啪啦”的火铳声从风中传来。随行的王康等人听到火铳声,拍马靠近,一时间秦亮周围都是人马。
诸将有什么具体的事情,见面就能说出来,秦亮当场询问建议、并口头决定。旁边坐着书佐,正把事情大致记录在卷。诸将请功以及举荐的中下级将领,秦亮也会叫过来见一面,大致询问交谈几句。
但是米仓道不比秦川傥骆道好走多少,路还比傥骆道更远,粮道是个大问题!关键是巴蜀盆地的宽阔、不是汉中盆地可以相提并论,巴地还是山区,有别于汉中小平原那样的地形。
简朴的瀍平城映入眼帘,城中黑烟滚滚,秦亮估计有些炉子用的是煤炭,据说魏朝还未建立之时、人们就在用石炭了。
没一会,一行武将便从木城门中走了出来,上前迎接秦亮。
只见将士们手里的东西,木杆间有隐约反光的铜管。铸铜的工艺有所改进,但依旧短粗,性能提高得有限。毕竟自东关羡溪之役过后、时间才过去一年。
二人走出阁楼,一起来到府邸门楼后面,果然见一大队人马等在那里。祁大牵着一匹棕马过来,秦亮遂踩在铁马镫上翻身上马,在众人的簇拥下骑马而行。
大伙议论了一阵,便陆续告辞离开了里屋。秦亮仍继续留在此间,独自看着桌案上的地图若有所思。
大巴山中的那条间道,良将如马隆者、能成功进军至宣汉县,却也维持不了多久就得退兵;往日魏军不走间道、而走米仓道不是没有原因。
他回想起了马隆在傥骆道上的表现,又道,“马隆是善于在山区用兵的。蜀汉并不是没有人才,宣汉县的罗宪似乎颇有眼光见识。”
几个人纷纷附和,“陈长史言之有理。”
而大将军长史府、如今已不再负责具体兵事,只过问尚书省以及各州郡的政务,在兵事上可出谋划策;秦亮接受大都督的策命之后,便变动过其中的职权。其中大将军司马王康是个例外,他不管长史府的事,只管大将军府驻军、洛阳中军兵事。
秦亮开口道:“汉昌城(巴中)是蜀汉重镇、又因在米仓道上,同时有阆中的蜀军增援,胡奋攻不破汉昌城很正常。不过马隆竟被完全阻挡在宣汉,有些出人预料。”
大伙仍从广莫门出内城,走内城东北、不用绕行偌大的皇宫。秦亮先去各军营转悠了一圈,跟着他的将领越来越多,众人很快去了西北的金墉城。一群人便找了座院子,坐在一起说话。
目前的火铳最大变化,应该是点火方式。之前仓促造出的火铳,用的是明火点火门,第一排瞄准,第二排拿火去点;现在一个人就能独自击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