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剧组返回魔都,极大地方便了陈一鸣的监制工作,每天看完《第十三层楼》的搭棚进度,出门左拐没几步就到了《非常嫌疑人》的片场。4号棚是警察局,5号棚是主角团据点,王威带a组,田黎带b组,两个组齐头并进。
时间来到8月初,《夏至五百天》顺利拿到了拍摄许可证,剧组已经开赴琴岛,电影所有的内外景拍摄都将在那里完成。
原本陈一鸣是建议祥瑞把内景放在魔影厂的,大家挤一挤还能暖和暖和,关键是他作为监制可以偷个懒。
但琴岛那边还指望祥瑞给他们空空如也的影视城带带人气呢,开出各种优惠条件极力邀请剧组去琴岛,祥瑞盛情难却也就顺水推舟了。
于是陈一鸣跟安西西也就没能再碰面,妹子直接去琴岛跟剧组汇合。
陈一鸣闲暇时盘点了一下近期的工作,真是不盘不知道,一盘吓一跳,《木兰》下映至今不过4个月时间,他居然干了这么多事。
类型片计划中,《非常嫌疑人》已经拍了一半,顺利的话贺岁档就能够上映。
《夏至五百天》也即将开机,这个拍摄周期比较长,最早也要到明年暑期档。
自己的《第十三层楼》从想法到落地,项目进度完美复刻了“华国速度”,以基建狂魔的本领,2个月打完地基也算是登峰造极了。
此外,他还想起来,夹袋里还预留有一部《唐人街二之谈判专家》呢。
说来也挺巧的,《非常嫌疑人》在进入段一宁与于合伟的段落之后,拍摄速度一下子放慢下来,跟驴拉磨一样形同原地踏步。
原因也很简单,老段和老于都是个性顶真的演员,骨子里都有种狠劲儿,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这两位一对上,不争出个胜负是不会干休的。
一般这时候就该导演出手居中调和了,拍对手戏不是决战紫禁之巅,非要分出个高低上下才算完,有经验的导演看了几遍试拍之后,心里有了数就会通过镜头语言来进行平衡,让两个演员都演爽喽,同时还不耽误戏四平八稳地完成。
可惜王威他们三个都是萌新,脑子里就不存在所谓的“权宜之计”。
结果就是每走一遍戏,要么是老段,要么是老于,必然心有不甘要求重来一遍。
陈一鸣不发话的情况下,王威他们是没底气拒绝的。
更要命的是,审讯戏不只一场,而是反反复复很多场,前一场好不容易拍完了,后一场拍下来两个演员又会各有感悟,时不时地还会闹着把前面的带着一起重拍。
这么来来回回的,进度怎么可能快呢。
当隔壁棚b组的戏份已经顺利收工时,警察局的a组这边才磨叽了不到一半。
剧组众人被两位高高手也磨得没了脾气,这个场景机位也简单,每天架好机器布好光,大部分人就没别的事了,一起坐看两位大能过招。
尤其是田黎和李准,更是闲得浑身难受。
陈一鸣这会儿也没旁的事要忙,《第十三层楼》毕竟是科幻片,搭景就简单不了,渝城那边的外景获得许可也需要时间,因此他就拉着两个副导演研究《谈判专家》。
果然拿破仑元帅的名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每一个副导演,都有转正的理想。
田李二人哪还不知道自己上位的机会来了,当初王威被第一个转正,两人心里怎么可能毫无触动,虽然过去一段时间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但眼巴前的这个机会两人谁都不想让。
看完了《谈判高手》的资料,两人更加兴奋了,哪怕只是粗略一看,也知道这是一个不逊色于《非常嫌疑人》的好故事。
看到预订了男二号的又是段一宁,两人一阵挠头,这位的威力已经深为领教,他的导演真的不好当啊。
李准开口提问,“陈老师,段老师入戏出戏都挺慢的,两部戏衔接得是不是过于紧密了,还是说这个项目需要从长计议?”
田黎也说,“没错,这段时间段老师演得特别投入,消耗特别大,连轴转我看不大行。”
陈一鸣摆摆手道,“没关系,我可以等老段恢复状态,咱们铂爵不赶档期,品质第一。”
此时他选择性地忽略了飞速赶工的《第十三层楼》,陈导演的项目,跟我陈监制有什么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