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0章 论夏二  知否笑长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290章 论夏二

西夏人口不多,土地贫瘠,与其费力不讨好的把心思浪费在西夏身上,不如想着如何收复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对汉人来说不仅是失地,更是北方屏障。

失去燕云十六州,导致北方无险可守,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只能被动防御。

李安听完盛长柏的文章,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其实不仅盛长柏,大宋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西夏只是疥癣之疾。

自从大宋建立后,只要西夏不主动进犯,大宋对西夏都是采取防御。

也就西夏自立的时候,大宋主动出过兵。

之所以出兵,在李安看来都是因为面子,并不是战略和政治。

而事实上呢,西夏在唐末的时候就已经算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了,只不过没有建国而已。

大宋建立后,西夏就向大宋称臣。

此后一直在大宋和辽国之间左右摇摆,一边接受大宋的册封,一边接受辽国的册封。

对于大宋君臣来说,虽然这个小老弟不听话,但是名义上也隶属于大宋。

西夏自立的时候感觉丢了面子,出兵去打人家。

结果呢,西夏早有准备,而大宋呢,仓促出兵,加上多年面对西夏采取的都是防御,西北边军战力低下,大败而归。

即便如此,大宋君臣依旧没有重视西夏。

因为西夏太小了,战争潜力不足,甚至很难主动发起大规模战争。

相比较起来,北边的辽国才是心腹大患。

在李安看来这就是扯淡,三国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历史上三国那一段时期一样。

刘备伐魏,吴国自然乐的看热闹,但是一旦你进展顺利,吴国肯定不可能继续看着,肯定要在背后拖后腿啊。

三国时期好歹都是汉人,如今呢,还是异族。

大宋、辽国和西夏之间,西夏最弱,自然想要保持平衡。

最好的办法肯定是解决西夏,才能更好的对付辽国。

盛长柏读完,接着就是盛长枫。

盛长枫的文章没什么新意,先吹嘘了范文正公当年缔造的西北防线固若金汤,又贬低了西夏。

大概意思就是西夏无足轻重,不用在意云云。

盛长枫读完,李安和文炎敬相互起来读了自己的文章。

文炎敬的文章让李安有些惊讶,他提出的观点竟然是对西夏进行贸易封锁。

大宋和西夏之间一直有贸易往来,之前宋夏战争,停过几年,后来又恢复了。

而西夏贫瘠,许多东西都要从西夏获取。

丝绸茶叶瓷器这些,即便禁止也没什么大的影响,重点就是粮食。

西夏土地贫瘠,经常要从大宋购买粮食。

若真封锁,对西夏确实影响很大。

但是李安仔细想想,觉得这样不太现实。

朝中大臣和官家,难道不知道粮食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么。

他们卖给西夏粮食也是没办法,西夏本质上也是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没有粮食最喜欢干的就是到汉人这里来抢。

卖给西夏粮食,只要控制数量,不仅能解决边境摩擦,还能赚钱。

庄学究听完,微笑道:“你们几个的文章侧重点各不相同,都有各自的见解。不如各自评点几句吧。”

“学究,那学生就起个头吧。”盛长枫起身拱手道。

庄学究微微颔首,说道:“那就你先来吧。”

“子谦,我对你的观点不是很认同。正如二哥哥所言,西夏穷兵黩武,不需要太过在意。西夏不到三百万人口,却养着四五十万兵马,在我看来,西夏根本不需要对付,自己都会灭亡。”盛长枫说道。

盛长柏眉头微皱,虽说盛长枫赞同他的观点,但是他却不认同盛长枫的话。

不等李安反驳,就起身道:“三弟弟此言差矣,西夏确实穷兵黩武,然西夏所用的却和隋唐时期的府兵制有些类似。因此实际负担并没有那么重。”

“则诚说的正是我要说的,府兵制本身就是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弄出来的。因为游牧民族本身就是全民皆兵。而西夏皇族是党项族,本身就是游牧民族。”李安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