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沈乐:我碰就不行,他们挖就没问题?
“资料收集得不错。”
“选点……也选得挺不错的。”
考古系的系主任似笑非笑,看着沈乐,慢慢点了点头。
远赴别国考古并不容易,哪怕沈乐的母校是华夏top1的大学,也了一个多月,才踏上肯特山脉的土地:
从鉴定沈乐带来的东西,到发起提案,到项目通过,再到和邻国沟通、组织联合考古队,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走,每一步都不能跳过去。
但是,就像沈乐说的——这么重要的东西,必须在全球顶尖的考古学者主持下,众目睽睽之下被发掘出来,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否则,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自己跑过去,自己挖出来,往全球学者面前一送——
你这是商周的,还是上周的呀?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地方,怎么想到在这里挖的?来,说说看!
所以,沈乐只好耐着性子,跑前跑后,甚至鞍前马后、端茶倒水,只求混进这支考古队里。
本来是不用的,但是谁叫他亲导师也要入队呢?身为弟子,有事服其劳,沈乐不跑腿儿,难道,让六十多岁的老人家来跑腿么?
什么?
还打算去一趟海峡对面?
哎呀,那边随时都能去,早一天晚一天的,他要的东西,又不会长腿跑掉。封狼居胥这么重要的发现,不能亲身参与,就太可惜了!
九十九拜都拜了,决不能倒在最后一哆嗦上!
也幸好沈乐的母校足够给力,只了一个多月,就跑通了所有手续,赶到肯特山脉。
再晚就太辛苦了,这儿就要进入冬季,狂风暴雪,分分钟封山的节奏,要等到明年四五月份才能开展工作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沈乐拍着胸脯保证“我能确定地点”、“我能把目标控制在一亩范围内”,老教授们,真的会等到明年开春再来……
毕竟,考古发现虽然重要,科研牛马们的命也是命,老教授们的命,更加是命……
即便随时可能变天,他们也不可能直接杀奔山头,直接开挖。毕竟,沈乐提交的资料说得明白:
“在肯特山脉某座山峰脚下,发现了零星的文物,显示有汉代先民活动痕迹。
鉴于这些文物形成明显的条带状,建议沿着条带延伸的方向,进行深入发掘……”
既然如此,两国联合考古队,就要从沈乐发现文物的位置,一点一点开挖。这一挖,考古系的主任就乐了:
“这选点挺不错啊!”
沈乐指出来的几个地方,稍微往旁边挖一挖,立刻就能挖到更丰富的东西。
比如连片的墓葬,比如罕见的棺木——那时候的草原民族不兴用棺材下葬,棺中人大概率是汉家子民;
比如被刻意堆起来的京观,虽然上面覆盖了泥土,却能看出堆迭的人头塔;
比如盔甲残片,武器残片,有钢铁制造的箭镞,有残破的弩臂碎片,也有用石头、骨头做成的箭头……
光是这些东西,已经能够写出很丰富的论文了,能够证明这里不但有过汉人居住、生息,还曾经有军队经过。
而当它们星星点点,连成一条线,向远处的山峰绵延而去,它们意味着什么,谁都能看得出来——
沿着这条路走,前面,道路尽头,有大发现!
沈乐给指出来的地方真不错啊,路都铺好了,可劲走就行了!
他们一路挖,一路鉴定,一路前行。越走,队伍里的人越多,不断从国内调科研牛马(划掉)学生和年轻老师过来:
路边发现的东西也很重要,需要拍照,需要做碳14鉴定,需要做大量实验,挖出来的墓葬和人头,需要做dna鉴定和颅骨复原;
但是,这条路的尽头,很明显,有更重要的东西在等着,不能分散力量!
队伍沿着沈乐标记好的文物发现地点迤逦前行。三十里,五十里,一路奔到山脚下,沈乐站定脚步,往上一指:
“我觉得,更大的发现,应该在上面!”
“上面?”
“峰顶!”沈乐沉沉点头,声音坚定。他仰起头,星星点点的雪在他眼里旋转,闪亮成一片,如同数千年前焚燎祭天的烈焰:
“如果会有发现,如果会有最重要的发现——肯定就在峰顶,在这条路的尽头!”
几个老教授对望一眼。沈乐之前看到的,感觉到的,已经向他们报告过,并且通过特事局的渠道加以验证——
虽然属于超自然因素的那一部分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一路上挖出来的那些文物,已经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他的说法。
而现在,他们就要面对这次行动,最终的结局了。不止一位教授翕动着嘴唇,出声,或者不出声地轻轻念着:
“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眼前这座山,就是狼居胥山吗?
姑衍山又是哪里?
瀚海是什么地方,是浩瀚的沙漠,是巨大的湖泊,还是什么其他的所在?
一切的一切,可能,就要有一个答案了……
“大家做好准备!开始爬山!”
越野车发出狂暴的怒吼,向上飞奔。五百米,一千米,终于,发动机喘息着停了下来,裹了防滑链的轮子不停空转,再也不能上前一步。
沈乐面对老教授们,以及特事局人员期盼的眼神,也只能两手一摊:
没办法,这里的山我沟通不了,它不听我的。
我没法让冰雪融化,没法让大地变形,没法让它开出一条坦途,直通峰顶。剩下的路,只能靠大家自己走了……
他跳下车,背起一个最大、最沉重的背包,一手一根登山杖,当先走在前面。
考古队里的小伙子们,年轻姑娘们,也纷纷按照自己的能力,背上各种仪器、设备,鱼贯而行。
至于老教授们,沈乐努力展开精神力,笼罩着他们:很好,一个个走得挺稳,至少不至于滑倒,就算偶尔摔一跤,也不会摔到山底下去……
他脚下一步一步,稳稳踏出,漫天风雪中,80斤重的登山包,在他背上如同无物。
来到峰顶附近,找一块平地卸下装备,犹豫片刻,拍拍左手腕:
“黄玉桐,你能展开吗?能展开成房子,让大家都进去休息一下吗?”
【我试试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