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2章 集结广州  苟在明末当宗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292章 集结广州

巴达维亚的几位巨头临时达成了协议,否决了罢免赖尼斯总督的意向,继续由赖尼斯担任总督负责这场战爭。

同时,巴达维亚进入了战爭准备,不仅收拢了在远东的舰队还以公司的名义下令让所有武装商船全部编入海军,以迎接战爭。此外,还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调集在印度洋和中东红海的舰队加快赶来巴达维亚参战,並派人回本土求援。

本土的援军能不能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也不清楚,但经过这么一番准备,巴达维亚调集了一百三十多艘战舰(包括武装商船),海军加陆军总兵力高达一万七千人,其中近半陆军驻扎在巴达维亚,其余部分驻扎在马六甲,海军在巴达维亚附近聚集,南海大战的脚步来临。

这一切当然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要知道就算是后世,聚集起如此庞大的舰队和部队进行战爭准备也需要相当的时间。比如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早在1940年6月就开始制定了,但直到1941年6月才正式发动。

战爭从先期的计划到准备再到正式发动,其中有许多环节需要完善,二十世纪的战爭都如此,何况如今十七世纪时期?

別说荷兰人了,就连大明在广州的舰队集结和物资调动也足足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对於一场大战来说已经算是快了,假如是在以前,以大明的国力和军队的情况,要准备这一场大战起码得半年以上才行。

郑鸿逵是年底才抵达的广州,他是同远洋舰队的主力战舰一起来的。

这些年,郑鸿逵作为大明远洋舰队的提督经常来往於大明本土和新大陆之间,由於这个原因他已经好久没来南方了,而这一次来广州可以说是故地重游,虽然广州不是福州,不是之前郑氏集团的老巢,可在郑芝龙时期,尤其是当年十八芝的时候,郑鸿逵可没少来这里。

现在的广州相比之前要繁华了许多,这些年大明的海贸规模越来越大,再加上通商口岸的设置,广州已成了通商口岸之一,城中到处可见来自於欧罗巴的客商,还有天南地北的商队,此外新设置的商行也多了不少,隨著城市的繁华,人口更是翻了两倍。

“日渐兄,一路辛苦。”刚下船,两广总督熊文灿就迎了上来,很是客气地向郑鸿逵招呼著。

虽然从官职来说熊文灿比郑鸿逵高,此外熊文灿还是文官,郑鸿逵只是武將。可问题在於郑鸿逵作为大明远洋海军的提督在武將行列中同样出类拔萃,此外他还是上將军衔,又在总参议府掛职,有著左都督的加衔,相比熊文灿仅仅低上半级罢了。

更重要的是,皇帝对郑鸿逵的信任,虽说朝廷处置了郑芝龙,但这件事並没有牵涉到郑鸿逵。非但如此,郑鸿逵还水涨船高,直接当了远洋海军的提督。

从京师传来的消息,这一次南海出战是皇帝亲点的郑鸿逵,让其来作为主將。由此可见郑鸿逵简在帝心,圣眷不亚於自己,再加上这一次南海出征事关重大,皇帝亲自写信给熊文灿让他负责好后勤工作,配合郑鸿逵,熊文灿怎能轻视此事呢?

“熊大人客气了,没想熊大人能亲自来迎,实是惶恐。”郑鸿逵不是不懂事的人,熊文灿能做出这样的姿態已是意外之喜,虽然他早就知道这是皇帝的安排,但作为两广总督的熊文灿对自己一个武將这样客气,要放在之前根本不可能的。

郑鸿逵连忙向熊文灿行礼,弯腰深深拜倒,还没等他把腰弯下去,熊文灿抢先就搀扶住了他,笑呵呵道:“你我同朝为官,何来如此见外,况且我们也算是老相识了,这些年不见,日渐兄风采依旧,今日既来广州,就和回家没什么两样,走走走,我带你见些老朋友,他们可是等你好些日子了。”

说著,拉著郑鸿逵的手就走,熊文灿说他们是老相识倒也不算错,要知道当年熊文灿可是福建左布政使,当年朝廷招安郑芝龙就是熊文灿出的面,那时候郑鸿逵还是郑芝龙的族弟和十八芝的成员,他们早年就认识,只不过双方来往的比较少罢了。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熊文灿已是两广总督,而郑鸿逵也早就脱离了郑氏集团成为朝廷的高级將领,如今两人在广州再见,听及熊文灿言当日往事,郑鸿逵也不由得感慨万千。

带著郑鸿逵往回走,领著他见了广州的一些官员,这些官员中的確有郑鸿逵熟悉的人,毕竟郑氏集团原本就盘踞东南,两广的官员中原本从福建调任的有不少,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和郑鸿逵打过交道,大家也算是熟人。

不过意外的是除去这些人外郑鸿逵居然看到了一个更熟悉的人,当他见到王夫之也在的时候先是一愣,接著忍不住就问:“而农兄,你怎么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