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佛陀撑船,世尊迎讶
【本篇均为西游记二创,诸方仙佛为文学形象,非宗教正统,两者没有丝毫关系,望周知。】
这人间京城说实话,并不是太繁华。
只不过相对于这片刚刚从战乱中开始恢复的大地上的其他地方而言,京城已经是一顶一的繁华。
游走在京城中,周承和那笑和尚倒也悠闲。
“我说,尊者……就这么漫无目的的游走吗?”
和尚看向周承,忍不住道。
周承轻笑道:“也差不多了,那便去看一看。”
……
皇宫大内,和周承前世所见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沉闷,压抑。
此时,皇帝的寝宫内,光武帝的病榻前。
刚刚服药休养的光武帝似乎略有所感,一双有些浑浊的双目睁开。
虽是苍老,威严犹在,环伺周围,恍若虎踞床榻。
“可有人在此?”
光武帝隐隐有所察觉,有些沙哑的声音响起,但却明显有些中气不足。
边上原本弯腰躬身侍立的一名老宦官连忙凑了上来:“国家,奴婢在。”
“滚,不是问你。”
光武帝横眉,开国皇帝就是老了,也是开国皇帝,怒目之下杀气腾腾,骇得那老宦官连忙跪在地上道罪。
此时,在凡人看不到的视野中,这寝殿内已经是人满为患。
除了周承和和尚之外,还有一队队勾死人列在两旁,为首的乃是十位阴天子中的一位。
“这天子似也不凡,竟是能隐隐察觉到有勾死人在这里。”
和尚笑着看向一旁的周承。
无论是和尚还是周承,只要不想被人看到,别说凡人皇帝,便是那九天上的诸仙,亦是无缘得见。
“毕竟是开国皇帝,紫微星照,大势在身,自是不凡。”
周承笑着说了一句,而后看向那光武帝。
“天子,可还认得我否?”
周承话音落下,那光武帝骤然看见了一袭麻衣的周承,头上插着树枝作簪,和当年一般无二。
当然,除了周承之外,光武帝自然也看到了一旁那笑弥勒以及列满殿内的阴兵使者。
“当然认得,贤人还是和此前一般无二。”
老皇帝这辈子都忘不了周承当年的身影,更何况如今的周承和当年一模一样。
“敢问贤人,这些是……”
老皇帝指了指旁边的笑和尚、阴天子以及诸多勾死人。
那笑和尚哈哈大笑,道:“陛下,小僧西牛贺洲修行人,有礼了。”
阴天子更是不敢让两位大佬介绍他,连忙道:“小王阴司转轮王,见过人间天子。”
“阴司啊,看来吾是大限将至了。”
光武帝有些感慨,并没有说出什么祈求延寿的话。
当年,先祖刘邦看淡生死,他自然也能做到。
此时,侍立在一旁的老宦官已经彻底慌了。
“国家,国家……您在和谁说话,奴婢在这。”
那老宦官跪在地上,爬着向前,靠近光武帝。
这般动静,自然也惊动了外殿的侍女、小黄门,一瞬间涌了进来。
“国家有何吩咐?”小黄门跪着凑到那老宦官身后。
光武帝俯瞰一眼那一群宦官、侍女:“都出去,然后诏诸皇子、诸公,殿外听宣。”
这位老皇帝清楚自己已经大限将至,故此趁着最后的时间,完成最后的皇权更迭。
“遵旨!”
一群宦官如蒙大赦,连忙叩首,而后弓着腰出殿。
至此,老皇帝这才看向周承,拱了拱手道:“当年,多谢贤人所赠粟米。”
周承笑着道:“不过锦上添尔,算不得什么。当年我曾说过汝天命在身,待天命尽毕则前来渡你,你可愿随我修行?”
“求之不得,只是还有一问,请贤人解惑。”
老皇帝拱了拱手,双眼中浮现出忧虑之色。
“但讲无妨。”
周承言罢,便看那皇帝问道:“敢问贤人,我汉朝天命,还有多少年?”
“后汉王朝,享国该一百九十五年。汉家衣冠,则传千秋万世。”
老皇帝闻言,也算是松了口气,只是笑着道:“千秋万世不敢奢侈,这人间哪有千秋万世的世代?”
至此,这位中兴大汉的皇帝不再多言,只是闭目养神,等待着大限降临。
旁边不曾说话的弥勒见状,只是笑道:“如此心性,果是不凡。”
人都是怕死的。
尤其是越有钱有势的便越怕死,反倒是黔首更加无所畏惧一些。
道理也不难懂,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所以历代不少明君,临终之时都忍不住去追求长生,享受的多了,便舍不得放下。
类似刘邦、刘秀这等看淡生死的,反倒少见。
不多时,诸皇子、朝堂诸公涌了进来。
一直闭目养神的刘秀终于睁开双眼:“众等听真,皇太子庄,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此话说完,刘秀终于是长舒了一口气,拉着皇太子的手:“子丽,天下初定,与民休养生息,万不可效先汉孝武。”
先汉孝武,就是汉武帝。
汉代谥号都有一个孝字,以彰显以孝治天下的意思。
当然,汉代的以孝治天下可不是只有孝,跟后续某朝的“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可不一样。
“父皇……儿谨记。”
刘秀轻笑着缓缓闭上双眼,须臾间就无有了声息。
一时间,殿内哭嚎,哀声漫天。
这一日,阴云遮长安。
一列列阴司使者列大道两旁,阴天子亲自扶光武帝而出。
“陛下,且持木簪。六道轮回走一遭,洗去天命吧。”
周承将发间树枝抽出,递给这位皇帝阴魂。
皇帝躬身:“弟子谢师恩。”
“且去,且去。”
周承哈哈一笑,看着一行人入得阴司,越过鬼门十八重,踏过奈何三生桥,入那六道轮回之中。
当日,便闻说一渔村,有婴孩持玉簪而生,惊动诸乡众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