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孩童不凡,三日能言,五日能行,一时间惊是惊动了州府。
这等异象,若是生在皇家,自然是好事。
但生在普通渔民家里,那就是天大的祸事,一时间各种谶言谗乱,搅动地方,引发骚乱。
不过好在,这般动静不曾持续多长时间,只消孩童满月之际,便有天降虹光,有鸿蒙钧天大帝法相显化,言孩童乃仙人转世,特此渡其入钧天门下。
一时间,霞光笼罩,举宅飞升,鸡犬升天。
待得这般传闻传到京城之后,那永平天子当即下诏,尊那鸿蒙钧天大帝为至高神,名号里加了一长溜,堪比四御的全称尊号。
……
祥云之上,孩童模样的初秀打量着地面。
“朝游北海暮苍梧,庄子言果不欺我。”初秀言语沉稳,丝毫没有寻常孩提那般油脂。
周承遂笑道:“不过爬云小术而已,人间九境亦能做到。”
初秀闻言,忍不住道:“师父又开玩笑了,这人间往古来今,有几个九境宗师?”
南赡部洲,人道乐土,不是修行净土。
诸方仙佛,多出自东胜神洲和西牛贺洲。
若有人自人道乐土中勘破虚妄,修成天人,那便绝非寻常人,天生就是合该修行的,成一个正果不是问题,如那四大天师,均是南赡部洲生人。
“静诵黄庭三载,你也能做到这般。”
周承摸了摸孩童的头发,望向远方。
初秀颔首,旋即问道:“师父,我等这是要去往何方?”
周承指了指西方天际,道:“西方灵山,可曾听闻?”
初秀颔首,道:“曾听人说过,西方有金仙,只是不曾得见。”
道家可没有金仙这个说法,唯有天地人神鬼等五仙。
至于大罗仙和太乙仙,也并非是某个境界。
大罗天门下,即三清门下,便是大罗仙,余者尽为太乙散仙。
至于金仙,又称大觉金仙。
觉悟者为金仙,实际上那是觉者为佛的另类说法。
“既然不曾见过,此番便去见一见,那西方佛老开盂兰盆会,遣东来佛请,合该走上一遭。”
祥云顷刻间跨越山海,臻至西方佛土深处。
只见灵山秀丽,佛光普照,耸入山峦。
山脚下,便见奇葩仙瑶,苍松异柏,劲竹金兰。能居住于此人家,尽是向善斋僧,多钱足粮之辈。
这般富庶景象,与这西牛贺洲贫瘠之土差距太大。
“这西方贫瘠地,竟然也有地方,不弱于那天朝正土。”
初秀颇有意外的打量着这灵山脚下。
一路驾云而来,周承有时候也会刻意放慢速度,初秀也因此得见这两洲之地的不同。
西牛贺洲诸国,多是小国,有种姓之说,民智不曾开化。
要知道早在两百年前,南赡部洲人道乐土上,便喊出来了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岂不闻‘天子脚下,首善之地’一说?放在此处倒也适用,诸佛、菩萨进出灵山,若入目便是衣衫褴褛者,岂能好看?”
“仙佛也讲面皮?”
初秀大为震撼,这仙佛高高在上,难道不是都和自家师父一般的吗?
“自是讲的。”
周承说话间,身影也落在山脚处一道观楼阁前。
想要出入灵山,除了佛老之外,尽皆须得从这道观中通过。
看似西游世界,佛老治世之尊,声势远胜那大罗天门。
实则诸佛、菩萨,便是进入自家山门,都得拜过这道观才行,便是那海上菩萨,五方南老,亦是如此。
且见那道观中,一身着九宫八卦的道人,手持拂尘,踏天罡步而出。
“玉真观金顶,这厢有礼了,不知贤者是谁?”
金顶大仙作了个礼,向着周承欠身。
周承不曾说话,便见身旁孩提朗声道:“我师父乃是太易天外老神仙,钧天大帝初始尊。”
“不知天尊当面,失礼失礼。”
那金顶大仙慌得连忙拜见:“劳烦天尊入观,且教小仙周全礼数之后,再恭侍山上。”
“有劳真人。”周承笑着颔首。
金顶大仙连忙道不敢,旋即引周承入观奉茶,待三礼周全之后,放在亲自侍奉周承,引往山上。
且说这灵山之路,乃自玉真观中堂后门而过,若是玉真观关闭,且说那漫天佛陀,无大天尊诏也不得出。
第一次入灵山的初秀四处打量着四方,也不觉得有什么特殊之地。
“原来这边是灵山佛土……那大雷音宝刹不知在何方?”初秀声音有些稚嫩,却是气势骇人,看向一旁的金顶仙。
金顶大仙连忙欠下身去,不敢高于这位孩童,笑着道:“小真人且看我指引。”
说话间,那金顶大仙指向一佛光灿灿的峰顶上:“那便是灵鹫峰,大雷音宝刹所在。”
说话间,一行人便靠近了灵鹫峰,倏然间一条大河横亘在前。
那大河,宽足有个八九里,放在中土神州上,也能算是有名号的水流。
“小真人,此乃凌云渡,飞渡不得,只有一木得过。”
金顶大仙指了指那岸旁渡口,上书凌云渡三个字。
只不过这渡口无船,只有一独木而已。
正当此时,远处有一声船号子响彻,而后便见一僧人驾舟而行。
“初始真如,初始真如……小僧为初始真如引渡。”
那僧人高喊,来者不是别人,真是那接引佛。
“小真人可知那接引佛?寻常人入灵山中,自渡便是,只有真正的大德高人,才有佛陀撑船哩。”
金顶大仙凑在初秀身旁低语。
且见初秀面无异色,道:“赖祖师福泽,才有今朝佛陀撑船,故此不敢有丝毫放肆。”
周承也笑着道:“劳烦接引佛。”
那僧人双手合十道:“不敢受大僧礼节,且随小僧上船。”
旁边,那金顶大仙也躬身道:“天尊,小仙只得侍送于此,万望海涵,海涵。”
“善,劳烦二位。”
待得舟渡得过,周承师徒二人方至彼岸,便见那灵山之上,方无量光。
有五百阿罗、三千金刚拥簇这诸佛菩萨一齐涌出,遍虚空界。
“礼见初始真如尊王,鸿蒙钧天帝君。”
众等先诵周承佛号,又诵周承天录名,且不提丝毫大罗门尊号。
且见诸佛、菩萨拥簇下,西方佛老走下莲台,亲自相应道:“大德初始莅临,有事迎讶,还请上座。”
周承拉着初秀的手,笑着道:“佛老多礼,不当如此,不当如此。”
寒暄间,周承入得大殿,入席九彩莲台,虽为次席,却在佛老七彩莲台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