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魏明上头条,作品大举入台
“哥,就是这里!”
魏红把众人引到了她和梅琳达中午的那家餐厅,名叫瓦格纳德国风味餐厅,她觉得相当不错,还有点没吃够呢。
麦克道:“这里的苹果酒口味非常特别。”
魏明问:“麦克你之前来过?”
麦克回道:“跟大使陪客人来过一次,就是消费有些高。”
魏明:“那就它了。”
加起来也就十五六个人,魏明丝毫不担心自己被吃穷。
餐厅里人很多,基本都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出版人、作家、看热闹的。
进去之后就看到被德式风情包围的复古木桌木椅,满墙都是啤酒杯装饰。
会说英文的服务员大妈见这么多人,直接把他们带到了最后一个空着的包厢,里面有两个桌子,这样不至于太过拥挤,随后递上了两本菜单。
魏明分别递给叶老和刘局,让他们点餐,他们经常出国,见多识广嘛。
不过两人又默契地递给了魏平安和魏明叔侄俩,哪有人家请客自己点餐的道理。
菜单传递的过程中其他人瞅了一眼,菜名看不懂,价格还是能看明白的,一道菜最便宜的都要几马克,多的能有十几马克,酒水更是没上限,数百的都有。
他们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对今晚这顿更期待了,同时还有那么一点吃白食的不好意思。
两位长者坚持,魏明叹了口气:“那就让我叔点吧,他对德餐比较有研究。”
魏平安:“去去去,我第一次吃德餐,还是你点吧。”
大家哈哈一笑,又看向魏明,忙活一天都饿了,魏明也就不客气了。
“那我就直接点了,爱吃不爱吃大家多担待,脆皮烤猪肘和瓦格纳猪排每位一份,杂粮面包,算了,面包不要了,纯吃肉也能吃饱。另外香肠拼盘,蘑菇酱炖猪肉块每桌一大份。”
“哥,甜品。”魏红小声提醒,中午的黑森林蛋糕让她念念不忘,里面有巧克力,有樱桃,有奶油还搭配一小杯樱桃酒,不醉人,而且很甜。
于是魏明又每人来了一份黑森林蛋糕作为饭后甜点,叶老表示自己那份就不要了,年纪大了吃不了甜的。
“最后是饮品,你们的冠军苹果酒每桌一瓶,葡萄汁每桌一瓶,黑啤半沓,白啤半沓,喝完了再点。”
然后魏明让平安叔和麦克看了一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麦克摇头,已经非常丰盛了,他都怕吃不了兜着走。
魏平安:“还是来一份杂粮面包吧,肉吃多了也能解解腻。”
魏明:“那就每桌再来一份杂粮面包。”
其他就没有了,大家粗算了一下,这顿饭起码要吃掉三百马克的外汇,他们这队人马一天的餐标才200马克,平均一顿不到70。
还得是魏老师啊!
菜还没上来,马上就有人开始吹捧今天魏明作品的辉煌战绩。
“我在六号馆上上下下转了一圈,这里以亚洲和中东国家为主,还没有哪一位能像魏老师这么受欢迎!”国际书店的老宋道,他还要负责图书引进,所以一直游走在场馆。
“那是,德国翻译授权基本上全部卖空,光这一点就不是一般作家能做到的。”
“关键咱们魏老师作品还这么多,且种类丰富,我才知道,魏狂人竟然也是你!”
“写点通俗的东西,见笑了,见笑。”
刘局长摇摇头:“最让我惊喜的就是魏狂人和《古今大战秦俑情》,以前我都不知道这部小说,没想到却是今天表现最出色的。”
魏明:“就好像我们说起罗马就会想起斗兽场,说起法国就是卢浮宫,外国人说起中国首先想到的也是长城、故宫,不过最近这些年又多一个兵马俑,我在西安采风的时候兵马俑景区有大量外国游客,这是老外给我们贴上的标签,也非常值得利用,之前西影厂的吴天明导演就想过把这部小说拍成电影呢。”
这时啤酒先上来了,除了魏红大家都满上,魏明举杯提了一个,庆祝今天的开门红。
一杯酒下肚,气氛逐渐松弛下来。
刘局又问:“那现在拍了吗,什么时候能看。”
魏明:“审核没过,可能是有历史虚无方面的担心。”
聊了两句正餐开始,德国是肉食者的狂欢,上来的第一道硬菜是香肠拼盘。
既有当地特色的法兰克福香肠,还有拇指大小的纽伦堡香肠,还有看上去不太好吃,但里面是满满小牛肉的白肠,以猪血和猪内脏混合的血肠等等,周围是一圈蘸料,不同的肠配不同的蘸料。
一位东北籍的出版人笑道:“这血肠在俺们老家也有啊!”
麦克也乐:“这德国还有酸菜炖肉呢,那酸菜口感跟东北的也很像。”
“这是为啥呢?”东北老铁不解。
魏平安道:“可能是因为纬度相同,所以演化出了类似的饮食习惯吧,另外德国人也很喜欢乱炖。”
魏明抿了一口酒,叔你还是很懂德国的嘛。
魏明和平安叔分别在两桌,两人相当于东道,负责照顾每一个人,让大家吃好喝好聊好。
接下来每人一份的脆皮烤猪肘、瓦格纳猪排还有黑森林蛋糕上来了,看到这么大一份,大家直呼哪里吃得下啊!
以前在家里,就算工资收入高的,吃肉也得掂量着来,现在两大盘子肉摆在自己面前,土豆等素菜成了点缀,一时间香气扑鼻,竟不知该从何下嘴。
魏明直接夹起猪排开吃,他动筷了,其他人立即跟上,然后就没人说话了。
也就苹果酒上来的时候魏红请示了一下大哥,她也想尝尝。
魏明尝了一口,又酸又甜,度数不大,这才让她喝了一口,不过他还是更喜欢德国的啤酒。
接下来魏明又跟国际书店的老宋聊了一下他目前都买了哪些书准备引进。
“哪那么快啊,咱们跟那些国际大公司比不了,手上的外汇有限,得掂量着来,今天一本都没买,不过圈定了几部书,咱们又没竞争对手,可以慢慢研究。”
“台湾那边呢?”
“他们和香港的出版公司要的都是繁体版权,也不构成竞争,”说起台湾,老宋道,“不过我倒是想引进一部台湾人写的书。”
“哦,这合规矩吗。”
“那个台湾人现在是美籍。”
“那就不成问题了。”魏明道,以前小姑魏翎翎也是台湾人,现在是美国人,进出内地自如,还有《庐山恋》女主角也是同一道理。
魏明好奇:“是哪位作家啊?”
老宋:“白先勇的《纽约客》,你知道这人吧。”
魏明点头:“白崇禧的第五子。”
“呀,你连他的排序都知道啊,我只知道是白崇禧的儿子。”
魏明幽幽道:“写《人间正道》的时候查过白崇禧家的族谱。”
老宋哈哈一笑,继续道:“自从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后,国内一直想跟台湾方面进行一些文化方面的交流,但又怕担责任,不敢主动引进,我今天看到一家美国出版社持有白先勇《纽约客》的繁体和英文版权,就想着把中文版权拿下,这样进可攻退可守。”
另一张桌的刘副局长也知道这个情况,他放下酒杯对老宋道:“那能不能让那家出版社把小魏的作品引进到台湾去啊,这样才公平嘛。”
老宋拍着大腿:“刘局说的有道理,明天我就找他们问问。”
魏明问:“这家出版社的名字叫什么啊?”
“唐人,唐人出版社。”
魏明:“……”
~
龚必扬觉得今天太失败了,在和全球出版巨头企鹅的竞争下,他溃不成军。
《黑猫警长》竞争失败,《天书奇谭》也没争过人家,《动物凶猛》里他看上的《放羊班的春天》也被那个眼光老辣的闵福德挑走了,他表示要亲自翻译这个中篇。
为了完成老板的任务,龚必扬准备明天仔细看看魏明的其他作品。
或者不仔细看了,就直接闭眼买吧,什么业绩不业绩的,老板开心最重要。
刚冒出摆烂的念头,法兰克福饭店的前台说有人找他。
“是一个中国人。”
龚必扬立即下楼,但下面并不是他心心念念的魏明,而是一个叫魏平安的人,自称魏明的叔叔。
“我来这边有点事,顺便拜访一下龚先生,想跟你聊聊魏明作品的授权问题。”
龚必扬叹息道:“魏先生请坐吧,我们确实是小出版社,比不得企鹅的影响力。”
“龚先生也不用妄自菲薄,据我所知贵社在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也有极强的影响。”
“那些地方确实在我们业务范围内。”
魏平安笑道:“那就好说了,接下来我们不妨聊聊魏明作品的繁体授权。”
“繁体版权?”龚必扬眼前一亮,“对啊,繁体版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