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8章 他乡遇故知,魏明带货起  激荡197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要知道他们这次可是带来了几千种图书啊,绝大部分都无人问津,都没人翻的。

魏明觉得一是不注重封面和图书设计,也没有宣传物料,视觉吸引力就一般。

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人手不足,十几个人面对乌央乌央涌入的数千名国际出版人,怎么可能介绍的过来。

不过现在说这个太晚了。

魏明道:“下午我哪也不去,就守着展位帮他们卖书,看能不能多卖一些出去。”

中午在外面吃了饭,魏明立即拉着魏红往六号馆那边赶,在路上就被人叫住了。

“魏明同志?”

听到熟悉的乡音,魏明一扭头,见是好几个中国青年,喊自己的那人看着很眼熟。

“你是……”

对方提示了一下:“卜。”

“卜算子!”魏明想起来了。

“我爸的摩托骑着还好吧。”他问。

“好着呢,不过我给我爸骑了,我又买了一辆新的,哈雷。”

“哟,美国名牌啊。”对方笑道,不过对魏明能买得起似乎并没有特别奇怪,他在美国就经常听到mr.why的大名。

魏明倒是奇怪:“你不是在美国留学吗?”

卜算子道:“我是跟着导师来法兰克福大学参加一个国际生物医药方面的会议,听说书展很热闹,然后就跟他们过来看看。”

“那你还挺受重视啊。”魏明赞道。

卜算子笑了笑,又要介绍后面那些人,但有的不等卜算子介绍已经扑了过来。

“魏老师,你还记得我不,我是北大78物理系的赵斌啊,今年年初刚来法兰克福大学留学。”

“哦,有印象,有次在宿舍楼水房冲凉没穿衣服,结果被女同学看到了,是你吧。”

“魏老师,我是魔都交大的蔡黄,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

“魏老师,我是清华的……”

“魏老师……”

魏明数了一下,一共六个,其中三个是法兰克福大学的,还有两个是海德堡大学的,和卜算子一样也是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

这几人就是中国留学生在法兰克福的所有阵容了,现在留子还是太少了,这会儿公派留学生基本都是往英美日这些国家送,就算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也不是首选。

魏明问:“那你们下午没事吗?”

卜算子笑道:“我们能出来肯定是没事啊。”

魏明笑了:“那能不能帮兄弟一个忙啊,晚上我请你们吃饭。”

说着魏明就领他们进六号馆朝中国展位去,期间又把魏红介绍给他们。

卜算子感慨:“这么小还是学数学的,厉害啊。”

“那是,而且本届书展的热卖图书《魔方?有手就能玩》就是她编写的,赚了不少外汇呢。”魏明显摆道。

魏红嘟嘴道:“不过我哥说他帮我保管,现在一毛钱都没看见。”

几个清北留子直呼小师妹厉害,魏红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什么钱不钱的,牛逼最重要。

到了展位,魏明当即把这些留学生介绍给刘副局长,并说了自己的想法。

“咱们人手太少,有些出版商见没人招呼自己,也没人帮忙介绍图书就走了,这中间不知道要损失多少潜在交易呢。”

刘副局道:“谁说不是呢,这次咱们三天半赚的外汇已经比去年多了,明年我多申请点经费,争取多带些人出来。”

魏明:“现在咱们把同学们简单培训一下,应该能起到一些作用,同学们愿意吗?”

“没问题!”

“义不容辞!”

“魏老师你就擎好吧!”

又多了六个人,展位上人数一下子超过了20个,局面上好看了一些。

不过下午人也多,除了专业人士还有游客,小伙子们虽然是留学生,但有的今年才留,有的留学后就埋头研究,对话功能都有些退化了,也就卜算子英语口语不错,但跟魏明比还是差了点。

不交几个外国女朋友根本达不到魏明这样的水平。

现在叶老也开始靠书法吸引观众了,但估计是老头不如年轻帅哥有吸引力,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

这期间魏明开始在中国展位上的书架上挑挑拣拣。

“mr.why,你在做什么啊?”闵福德自己出现在这里,作为一名汉学家,他只需要逛一楼大陆和二楼台湾香港新加坡的展位即可,所以一直游荡在六号馆。

见到闵福德,魏明笑道:“老闵,愿不愿意帮个忙。”

“帮什么忙啊?”

“当托儿。”

“托儿?”

即便以他的中文造诣都无法理解这个名词,于是魏明又解释了一遍,闵福德直呼“妙哉”,看来自己还是得多去中国走走才行啊。

魏明翻出了一些他觉得比较容易出货,而且自己也比较熟悉的作品后,然后跟刘局说了一声:“麻烦给我准备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我要带货。”

“啊?带货?”

“赚外汇!”魏明直白道。

刘局立即安排,赚外汇的事必须积极。

魏明看过很多直播带货,一个人不行,必须有个捧哏的,魏红的口语还差点意思,所以魏明让她跑腿,帮自己去把梅琳达喊过来。

反正梅琳达已经完成kpi了,现在她比较清闲。

“帮你卖货?”梅琳达叉腰道,“有什么好处吗?”

魏明:“晚上给你几个亿。”

梅琳达:“我要好几个几个亿。”

魏明撑着腰:“成交!”

魏红就在一旁听着,就算他们说的是日元,梅姐姐也过分贪婪了吧!

准备妥当后,魏明和梅琳达坐在桌子前,桌子上则摆满了书籍,而魏红则拿着相机像模像样地给他们拍照,这时候如果放个摄像机更有效果,可惜没带。

路过的人都被他们这这种奇怪的模式吸引了,有些人停下脚步。

当第一个人发问:“你们这是在干什么?”的时候。

魏明回答道:“今天由我,中国作家mr.why和我的搭档,麦克米伦出版社金牌编辑,出生于百年编辑世家的梅琳达·盖斯凯尔为书展的客人们介绍一批最优秀的中国图书。”

“是的,”梅琳达开口道,“有些读者和出版人表示这里书太多了,甚至因为展架太少而放在地上,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挑选,别说你们不懂中文了,我一个中国通都不知道该从何选起。”

魏明:“所以我们今天精选了本次书展中国出版界带来的十套最佳图书,看完这些书,你们就能明白中国是怎么回事儿了。”

这些夸张的,极端的发言立即让驻足的观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就该有人帮我们从这些浩瀚的书海中选出精华了!

中国团队的人也都看向这两个表演艺术家,有的成员对领队的刘局道:“刘副局长,这样会不会有拉踩之嫌啊,怎么就他选的是最好的,其他的就是垃圾呗?”

刘副局:“卖不出去,咱们还要原封不动运回国内,还要搭运费钱和人力,一定程度上还不如垃圾呢。”

叶君健也道:“没错,再看看,看看效果怎么样。”

魏明拿出一个大部头,这是一套书,他小心竖起来面向观众,露出上面的书名“鲁迅全集。”

这是今年人民出版社历时多年重新编辑修正出版的《鲁迅全集》,全十六册。

“哇,竟然是最新最全的鲁迅全集,而且如此精美!”梅琳达露出惊讶之色。

看到这个欧美人都如此惊讶,大家都好奇这个“鲁迅”是何方神圣。

然后魏明开始科普介绍鲁迅,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类比的方法。

比如俄国文学最负盛名的是列夫托尔斯泰,那鲁迅就是中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外国人最熟悉的中国文人是孔子,那鲁迅就是当代孔子。

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够准确严谨的,但却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给观者一个最初的印象。

哦,中国文坛no.1。

甚至出版商都能直接用来做宣传。

只介绍鲁迅多牛逼是不够的,鲁迅作品牛逼之处多不胜数,但想要系统介绍一部小说,哪怕是短篇小说都需要太多时间,他们还不一定能听得懂。

所以魏明选择直接宣传“鲁迅语录”。

鲁迅作品此前是出过英文全版的,也是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翻译的。

其他语言就没有全集版本了,不过杨老夫妇的版本毕竟太老了,是60年代初的产物,强调学术严谨性,服务于研究需求。

后来在21世纪企鹅又出了一版颇受好评的全套英译版。

魏明没看到梅琳达她娘稍感遗憾,但还是卖力介绍鲁迅语录。

比如“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time is like a sponge in the water, as long as willing to squeeze, the total is still there.”

“好,说的太好了!”托儿闵福德听后立即叫好,既有任务,也有真心。

至于这句话是否真的是鲁迅说的,此刻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

(今天保底)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