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这有什么可支棱的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从豆腐乳、酱腌菜、酱油、糕点到爆肚、酱卤、芝麻羊肉,都开了铺子卖。
本来想着主打个对各方参观展示,反正这地儿门面房都是自建没限制。
顺带满足下搬迁到这边工作的各单位日常消费。
结果恰恰百茂酒店是主打机场旅客服务,很多临时来住一晚赶航班的乘客,正好顺便在这买点到平京的土特产带回去,比专门到王府景、西单挤商场排队方便多了。
可不就是后来的机场专卖店么。
生意好得很,把那些以为到郊区上班就能偷懒的国营老油条烦死了。
总之两大工业园区,一边人多规模大,一边生活产品多,相辅相成的迅速在这片荒地形成气候。
其实秦羽烨还不是很吃惊,前年到这里选址她都在,人迹罕至的野地,两年不到就这么密集?
甚至还多了食品工业园:“这些也是我们家的?”
虞晓秋自豪中带着平京人的优越感:“都是地道的老字号,属于第二副食品局,东哥现在是局里的研究中心董事长,拓展了食品单位的房地产改革开发,各方都说好!”
感觉回到主场,她也飘了些。
秦羽烨反而沉静了,靠在座椅里遮嘴用粤语跟行政总监说悄悄话。
庆姐也顺便回头打量下这之前不怎么“起眼”的秘书。
克莱斯勒高层就反复打量这座崭新又庞大的汽车城每个细节。
切诺基已经总装生产了三四年,已经艰难磨合得比较成型,现在配套完整自然生产效率提升很大。
很多之前212产线的熟练工,加上朝着郊区、邻省的技校、工业学校大量招募青工。
本着平京做什么都要最好的气质,现在已经能达到月产五千辆的规模。
每个月朝着西区码头保税区运一千二百辆之外,其他朝着国内敞开了卖。
就有点饱和了。
争相提货两三个月就开始减速。
最便宜的两驱十六万,除了公务用车,私家是真没多少人能买得起。
这年头的十六万,能在平京、沪海都买几套房,购买力秒杀后来的百万豪车。
更别提高配的四驱豪华版能到快三十万!
所以让卫东作为小股东这次也是想趁着外方总裁访华,一起谈谈降价的事儿。
更主要是把切诺基这种北美市场都方兴未艾的suv车型返销回去。
于是整个厂区停了数千辆切诺基!
不知道花旗车企有没有这种数千上万辆库存都还堆积在厂区的情况。
反正在让卫东记忆中,网上刷到小视频,国产大厂这种事很常见。
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消费者,在各地东升贸易业务员指引下,带着司机来缴费提车。
这种确实有每辆一千元销售提成,总公司跟销售方三七分。
合力打造出了车水马龙的兴旺场面。
排队,缴费,拿到提车单,用手写的临时购车单加盖公章,出门左拐有家加油站,记得加油再往回开。
整个过程最耽误时间的,就是等出纳痛苦的数十几万十元券。
所以柜台排开的好多位出纳,手指头上戴着乒乓球拍橡胶皮做的指套,唰唰点钞,每人背后还得站个保卫科干部。
让卫东已经听说银行从去年底就陆续确认发行百元券了,实在是到处都充满了这种强烈呼声。
没有银行划拨转账的时代,手动数现金,还只有十元面额真的太不方便了。
一堆老外,在柯林斯这个老总点头哈腰的引导下挨着参观。
总裁看着这些穿得灰暗朴素的人,普遍还瘦得没营养,却洋溢着喜笑颜开的情绪,抱着人造革提包来买车走人。
观察得非常细致。
终于在前往市区的时候,邀请了让卫东跟自己同行。
鉴于亚洲区总代理不会英语,让太太上岗,放下前排扶手扭身给后面翻译。
让卫东本来想自己开车的,但想想难得可以观察下这位克莱斯勒超级大佬的反应,就斜倚在舒坦的后排沙发上面对。
总裁是标准的三件套西装穿法,跟无数影视剧里的帝国主义资本家形象很匹配。
但显然从当初在底特律,让卫东就没那么正襟危坐。
蛮松弛。
总裁依旧带着居高临下的气势:“本来我可以叫价两千万美元卖出道奇总装线,整个配套产业链的价值超过两亿美元了。”
让卫东不紧不慢:“为了搬迁这两套产业链,我也花了快两亿美元,这不是什么恩赐,是各取所需的商业交易。”
秦羽烨这时候还是难以抑制的紧张,使劲给丈夫做眼色,支棱点,别这么懒洋洋的。
这可是汽车巨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