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元和元年
“怎么耶哥儿去了罗马三年,那儿的君主就嘎嘣一下死了?”
“是不是被他剋死的?”
当大汉的年號从建初改为元和,意味著天下的治理进入新时代时,
远在中原的上帝听到的罗马奥古斯都去世的消息。
那新修建的庙宇中传出了洪亮的钟声,將君王的死讯传到帝国的四周,並落入上帝的耳中。
上帝因此,发出了自己的感慨。
几位已故的大贤良师服侍在上帝左右,听到这样的话,便忍不住回道“怎么可能是耶哥儿的问题?”
“那位君王明明是含笑而终的!”
阿莱克修斯,
是屋大维开创的茱莉亚·克劳狄王朝的第六任君主,究其血统,当是提比略兄弟,那位疑似屋大维私生子的后代。
论说母系,也可以一路追溯到屋大维身上。
可谓是纯的不能再纯的帝种。
而他是在一次政变中上位的前任奥古斯都的才能並不足够,受到自己妻子的操控,引起了许多的不满,最后让阿莱克修斯得以掌握权柄。
在其执政之后,
他便通过改革,推动了罗马继续向前行走。
也许是因为隨著当时西海的战乱,逃难秦人不断的涌入罗马定居,为罗马带来了不少的诸夏风采;
也许是因为阿莱克修斯对政务有著不拘一格的天赋,且並不介意结合国情,效仿诸夏的制度。
总而言之,
他在位的数十年间,罗马的集权程度进一步强化,地方行省在除了军事驻扎、武力收税之外,
拥有了更多的职能。
上下由此得到了初步的统合。
中枢这边,
哪怕名义上新君的继位,还需要元老院的通过,但聪明的元老们总是会顺从伟大奥古斯都心意的。
而模仿祖先屋大维,吸纳一些外族人才组建的,位卑而权重的“秘书处”,也助力他的统治更加稳固。
军事上,他也不忘开疆拓土,夺取了原属於从西秦中分化而出的梁国的犁轩地,也就是古埃及之地;
命令军团跨过大海,占领塞尔蒂人的不列顛岛,並在帝国北部边疆修建长城,抵御墙外面的蛮族和那些诸夏之国。
唯二令其忧虑的,
一个是治下国族眾多,难以得到统合;
另一个则是罗马帝国行至於此,却还没能从那与罗马接壤,屏弱无力的寧国手中,夺取早已令罗马人心驰神往的玉壁城。
那曾生活著许多色雷斯人的半岛平原上,已经被秦人开垦出了无边的沃田,修建起了坚固的城池。
而那些被奥古斯都接纳,得以为之效命的秦人也时常劝说他“罗马国土虽然广大,然国都却困於山谷之中。”
“若想长治久安,国祚稳固,要么迁都北方的波河平原,要么攻取玉壁,以为新都!”
奥古斯都听了,觉得对方说的不无道理。
虽然他住惯了罗马,且就目前的情况,也没有迫切迁都的需求,
但这並不代表他的后人不需要。
诸夏君子可以为了子孙的兴盛安稳,从而不断的向外扩张,夺取土地,总不能罗马人不能干吧?
罗马可是被老秦人认证过的“有类於我”的!
等从中原镀金回来,
手里拿著天子赠送的,以表两国友好的文书,他罗马怎么就不能对玉壁有个宣称了?
实在不行,
那占据西海西北,正沿著多瑙河向西方发起衝击的北秦,他们也不是不能笼络一下,曲线製造宣称。
於是,
在从北方迎来圣人,定下了扶持太平道的政策后,
知道走“宗教胜利路线”,有利於解决第一个问题的罗马奥古斯都,便派出大军,向东方发起了进攻,企图解决第二个隱忧。
他先是击败了北秦,將那赶至前线,率军抵抗的王子抓住,摁著后者迎娶了自己的女儿后,便打著北秦的名义,对玉壁城再次发起了衝击。
这一次,
占据这座坚城的寧国君臣,没能將来者击退。
因为寧王自篡位登基以来,並没有显露出明君贤主的才能,反而有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瀟洒。
其父如此,
其子也如此。
后者甚至还不顾臣子的劝阻,外敌的威胁,將自己所有的智慧,都投入到了宫廷斗爭中去。
朝局因此乱了又乱,
以至於守城的將土见到外面北秦的旗帜时,都忍不住落下眼泪,怀念起秦国的统治来。
只能说,通过比烂,
属实是让新莽治下的情况,在西海得到了限时復刻。
这怎么不能算是秦汉之间新的纠缠呢?
是故,
夜间没能看清楚来者具体容貌,只认出那用金纹绣出的玄鸟的守城將土,在城外鼓譟不已,城內也鼓譟不已的背景下,选择了打开城门,迎接“王师”。
虽然在看清玄鸟旗帜下,那高眉深目者的第一时间,那怀抱幻想的守將便激动的破口大骂,隨后晕厥过去,却也没能阻止玉壁城迎来新的住户。
再之后,
罗马的海军又登陆原来秦国的陇南郡,將泰西大贤良师的故乡、旧日的排尼基之地划入国土,
並通过沿海的谷地绿洲,將埃及行省串联起来。
就这样,
罗马在经受了贏秦二百年的阻断后,总算拥有了自己的內海。
得知这等好消息的奥古斯都在宫殿中发出开怀的笑声,然后带著自己的继承人眺望东方,拍著后者的肩膀说道:
“这是我为你打下的江山!”
“不要遗忘血脉赋予你的责任,不要辜负我这位父亲的心血!”
已经被立为罗马储君,被人冠以“凯撒”称呼的年轻人点了点头,眉目间透著与父亲相似的气质。
如此想来,
罗马帝国在他们的努力下,是可以拥抱玉壁城许多年的。
而在父子欢笑之后,
奥古斯都表示这荣光自己不会独享。
入住罗马新庙宇的大贤良师耶哥儿,也必须被拉来庆祝庆祝。
奥古斯都抚摸著自己的鬍鬚询问对方,“我建立了这样的功业,能否获得神明的赏赐呢?”
耶哥儿想了想,从怀里拿出一根洁白的羽毛。
“这是什么?”
“是我在码头餵鸽子的时候下来的。”
奥古斯都拒绝了它,“我听说您曾在广业城中,对飢饿的民眾施展过五饼二鱼的神跡,我现在也想见识一下。”
在广业发展壮大的时候,
自然是遭受过灾荒的。
而那时候,耶哥儿毅然决然的將保存至今,都没有霉变腐坏的大盾—.不,是上帝手作的储备粮拿了出来。
一块饼、一截鱼乾,跟热水混在一起,呼嚕嚕就熬成了几缸子的咸鱼杂粮粥,延续了许多人的性命。
当时的人都为此惊嘆,有几分学识的更是感慨:
“大禹治水的时候要有这东西,还要息壤干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