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7章 延元永初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而且天子幼小稚嫩,若在刘胜见他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又该如何是好?

不如先一刀切了,日后再讲。

刘胜听了,失落的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太阳渐渐落下,

邓绥让人点起灯火,继续看起了下面呈送上来的文书。

有说太学近来学习的,

也有被派出去考察各地水土,检查水利情况的张衡发来的报告。

邓绥看著看著,眼神忍不住疲惫起来,很快便趴在桌上睡了过去。

在梦里,

她见到了凭藉死亡,摆脱了那沉重国政的先帝。

刘肇很感激的对她说,“真是辛苦你了。”

邓绥说,“我是您的妻子,更是您的臣子,接受了您临终前的託付,又怎么敢懈怠呢?”

“倒是陛下,您在九泉之下过得又如何呢?”

“还是不错的。”

刘肇回忆了一下自己死后的日子,总体是很合他心意的。

章帝这位生前对后宫不怎么注意,只甩手给竇氏的父亲,在冥土相逢后,对著刘肇展露出了无比的温柔。

他甚至真的按照阴司鬼吏的推荐,用自己的阴財,为刘肇在蒿里置办了一栋宅院,距离他所居住的阴宅並不遥远。

可惜,

刘肇並没有接受父亲的好意,只转身向著母亲那边走去。

梁贵人那边,

生前从未相见的母子总算得以团聚。

而刘肇也知道了,为何生命末期,一向喜欢入梦看一看孩子的母亲,会消去痕跡。

因为梁贵人也在为他置办阴间的產业,希望英年早逝的孩子一下来,便能得到母亲的抚慰。

那还有什么可迟疑呢?

章帝这个父亲,

不需要了!

就是竇太后有些看不惯他,討论起阳世的时候,总忍不住念叨下刘肇將国事託付给邓绥这一行为:

“这跟刘炟有什么区別?”

“那邓绥日后做的,指不定还没我好呢!”

皇帝年幼,太后临朝,

这跟她生前有什么不同?

刘肇这个小子,

想办法掰到了自己,转手却又让事情轮迴起来。

好在刘肇不跟她计较。

生前种种,他已经懒得再管了。

现在只需要享受死后的安寧便好。

“这样啊。”

“也挺好的。”

听完刘肇的话语,邓绥生出了些羡慕的情绪。

但她还有很多事要做,

刘肇凭藉功绩,已经名垂青史,称得上一代明主。

除去子嗣,他没有额外的遗憾。

可邓绥的志向还没有实现。

“那你多多勉之!”刘肇笑著拍了拍她的肩膀。

隨后梦境的浓雾散去,

邓太后睁开了双眼,

新的一天开始了,

新的斗爭也开始了。

而伴隨著时间流逝,

她处理政务越来越熟练,也慢慢展露出,那比先帝还要强硬的性子。

到底是武门出身的女子,小时候还有过带兵打仗的志向,

邓绥可不会像前朝的竇太后那样,看上去硬气,实际上被亲近之人说几句好话,心肠便柔软下来,定下的决策也跟著更改。

她的意志配得上大汉女君的身份!

可这对某些人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於是延元八月,

马上就要满周岁的小皇帝刘隆,因为突发的小儿病症去世了。

宫廷里没有任何毒害他的痕跡,幼小的婴儿隨时隨地会遇见危险,以至於失去性命,这也实在正常。

私下正为养子准备抓周礼物的邓绥很是悲伤。

她想起一百多天的刘隆被她抱著登基时的柔软,

想起这个孩子在自己面前学会翻身、坐起、趴动时的快乐。

虽然没有骨肉的缘分,但邓绥觉得自己就是他的母亲,完全无法和当年的竇太后共情。

奈何她的孩子就这样离开了她。

那会是意外吗?

也许吧。

邓绥心里想著:

她更希望是意外。

这样她还能安慰自己,

那个孩子像他的父亲、兄长一样,都是夭折的命格。

而不是在延续父祖血脉的基础上,好不容易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却由於某些隱私诡计而被摧毁。

之后,

邓绥清理了宫中的人,

就连先帝时受到信任重用的宦官也被她排斥到了荒凉的南宫,或者诸位先帝的陵园中。

被追諡为“殤”的刘隆由於在位实在短暂,还没来得及修建属於自己的陵墓,於是只能从父亲和帝的陵园中划出来一块地方进行安葬。

邓绥下令缩减相关开支,不想因为皇帝接连去世而劳累百姓。

再之后,

她不愿再看到皇帝去世,便选择了刘祜继承皇位。

邓绥同刘祜的父亲刘庆进行了商討,將刘祜过继在了先帝名下,而改立其次子刘虎威为清河王世子。

“这样也好,毕竟你曾是章帝的太子……”

邓绥对著刘庆这样说道。

跟刘胜侄儿一样患有气疾,偶尔会惊厥过去的清河王刘庆露出苍白的脸色,摆著手说道:

“天命是属於和帝的,我跟祂没有缘分。”

“刘祜这个孩子,很小便被先帝抚养在了宫里,如今成为他的儿子,延续他的香火,也是很好的。”

他说的真心实意,並没有因为儿子要变成皇帝而得意忘形。

想起和帝生前跟自己的兄弟情谊,刘庆也忍不住发出嘆息。

“平原王何时成婚呢?”

哀嘆过后,刘庆忽然问道。

邓绥说,“他身体差,精气很虚弱,医者让他再精养几年,积攒够了阳气后再成婚。”

“那等他生下子嗣后……”刘庆先是点点头,然后开口说道。

邓绥打断了他未尽的话语,“日后的事日后再说吧!”

大汉的皇位,实在没必要再出现波折了。

刘庆於是收了声音,隨即乘车返回了封国。

他没有跟刘祜见面,只將刘祜幼时亲近的乳母王氏送到洛阳,照顾他的起居。

很快,

大汉又迎来了新的年號。

三年时间,

从元兴到延元,再从延元到永初,

记录歷史的史官们都快被这速度搞糊涂了。

而这样的帝位更叠,还有民间频频发生的灾祸,也暗示大汉內里存在著严重的问题。

它会在什么时候发作?

史官不知道,

史官只负责记录。

只有永初元年,刘祜这位皇帝都还没坐热屁股下宝座的时候,

邓太后看著群臣联名,要求她还政於天子的奏疏,再度被气笑。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