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意料之外的强援
马寻在泉州忙著一些事情,对於留意他动向的人来说,就觉得有些反常了,或者是觉得他肯定是想要搞些什么动作了。
別人怎么想的暂且不论,马寻觉得自己准备的资料越发详实,他的前期理论准备也越发详细,可行性报告眼看著就是呼之欲出了。
就在马寻忙碌的时候,何大忽然跑来,“国舅爷,东莞伯来了。”
马寻愣了一下,“哪个?”
“东莞伯啊。”何大也有些纳闷,“咱们和他不太往来,他怎么来了?”
听到何大这么说,马寻也十足的纳闷,因为確实打交道不多。
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让人先过来再说。
即將六十的何真看似心情不错,显然没有长途跋涉的疲惫感。
至於去年才致仕,这好像对於他来说更加没有什么打击了。
“徐国公。”何真看到马寻笑著拱手,“咱们也是许久未见了。”
马寻想了想还是实话实说,“去年年底才见过,谈不上许久未见。”
何真笑著开口,“听闻徐国公在泉州滯留,皇后殿下令我过来襄助。我对岭南还算熟悉,可以略尽地主之谊。若是徐国公不嫌我见识短浅,也愿意多多探討。”
何真说这话还真的没问题,毕竟这是元末乱世的一方诸侯,他虽然是广东东莞人,但是一度统辖了岭南大部分地区,几乎可以当个赵佗。
马寻笑著问道,“这么说来倒是有劳东莞伯了,只是您离乡近十载,只怕是诸多事情不熟了吧?”
何真归降明朝是洪武元年的事情,然后立刻被迁往江西、隨后又调去山东,他在岭南的势力早就被拆空了。
也就是在洪武四年回了一次广东,就是招降、收拢昔日的旧兵,免得一些人落草或者作乱。
何真开玩笑说道,“徐国公还是小看我了,我生於此、长於此,岂能对岭南不熟?您是客居於岭南,而我才是岭南人土。”
马寻看看何真,忽然问道,“你这一趟过来不只是回乡吧,我看您是想要和我岳父討教学问。”
何真只是笑也不否认,虽然这是福建泉州,但是好岁也是岭南之地啊,离家近。
再者说了,別看何真当初是元末诸侯之一,但是这人算是正经的读书人,自幼读书、
任元朝官吏,他和朱元璋、张士诚等人还是有些区別,
平时就喜欢和宋濂等人往来,再加上这也是无官一身轻的,现在更加开心了。
何真开玩笑说道,“徐国公,真要是有事情但凭差遣,下官可是有事相求!”
马寻好奇问道,“何事?”
何真也没有不好意思,说道,“我有六子,其中长子、次子也算是学有所成,也到了岁数。”
看到马寻不说话,何真继续说道,“长子何荣,算是有些文名。还请徐国公美言,举荐他入东宫参侍。次子何贵,虽然也读书,但是更爱兵书战策,也算有些驍勇谋略。”
这是来为儿子们谋前程了。
不过马寻有些奇怪,“你有爵位,再者说了。就说您去宫中求个恩典,您的子嗣肯定可以得到官身。”
“那能一样吗?”何真授须笑著说道,“您所举荐的人,必然得太子殿下重用。您安排去大都督府歷练的,军中將校肯定也多照拂。我一降臣,在东宫、大都督府哪能言语。”
马寻连忙客气,“东莞伯言重呢,您可是朝廷重臣。”
虽然何真有些拍马屁的意思,不过他说的也算是事实。
这不是一般的降臣,也不是朱亮祖、梅思祖等带兵投降的,这是类似於陈友谅、张土诚的,只不过势力没那么强而已。
所以就算是朱元璋会留用,但是多少也会有些防备。
淮西勛贵那边自然不会认何真这个东莞伯,包括浙东文官等系统也不会太认可何真,
这就是个谁也靠不上的尷尬存在。
何真继续笑著说道,“说来惭愧,化橘红本是广府之物,在民间多有讚誉。只是当年不知其大用,未能扬其名。”
这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今这个年代的信息传播不算特別便利,所以一些好东西真就是在地方传播。
何真的到来是一个令人非常意外的事情,先前怎么想都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人过来。
但是大概应了一句话,他的屁股还没翘起来,有人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了。
这好端端的在福州、泉州滯留,一个劲的关心船厂、水手,或者昔日的海商等。
这意图昭然若揭了,所以直接派个赋閒的地头蛇过来,说不定能帮帮忙。
刘伯温看到了何真非常高兴,“东莞伯,你来了可太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