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放任自流
马寻忙著考虑现在以及未来的事情,自然也会让其他人也跟著忙起来。
朱元璋手里捏著信回到了乾清宫,“妹子,孙儿呢?”
“和驴儿出去玩了。”马秀英好似鬆了口气一般的说道,“这两个一天到晚胡闹,就现在能得个清閒。”
大孙子的含金量不用说,娘家的宝贝侄儿子那也是不用多说。
这两个宝贝疙瘩绝对是马秀英的命根子,只是就算是再命根子,整天带著也会有烦躁、头疼的时候。
毕竟这个岁数的孩子最是难带,道理听不懂、又格外好动贪玩。
朱元璋问道,“小弟的信你收到了?”
看到马秀英点头,朱元璋就没好气说道,“我前脚海禁,他现在捣鼓著市舶司做生意,尽我和唱反调!”
说起来朱元璋也確实有理由鬱闷,主要是马寻想要做的那些事情,看似是和朝廷的政策有些相悖。
皇帝海禁的政策才执行没多久呢,马寻这边就差上下跳的去海贸了,这不是和皇帝过不去吗?
马秀英也嘆气说道,“他啊,我看是蓄谋已久了。”
朱元璋也认可这一点,那坏小子心思深著呢,还真是小看他了,这一环套一环的。
两口子沉默片刻,马秀英才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朱元璋就开口说道,“我自然是不乐意开海,倒不是担心朝令夕改、失了皇帝的威信。我不乐意,想必你也知道原委。”
马秀英自然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其实海禁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海防、就是不希望倭寇和海盗对沿海的袭扰。
至於说大明的水师强悍,这是不假。
但是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
一旦那些贼寇登岸作乱、袭击一些村镇,大明的百姓遭难不说,不少兵马也要跟著调动。
再者就是一旦开海,势必会导致一些商贾或者沿海的百姓私自出海。
除了走私之外,这些人也有可能成为在海上往来的海盗。
“只是你也看了,这市舶司確实能赚钱。”马秀英就说道,“一个泉州市舶司经营得当,最少能有两百万贯的赋税。这还不算商贸的利润,你又如何看待?”
这一下朱元璋就头疼了,因为凡事就是有利有弊。
一刀切的海禁確实省事,可是市舶司带来的利润也由不得他不心动。
虽然这一切都只是马寻做的数据统计,是详查一些古籍得到的推论,但是这也是足以让人心动的。
朱元璋忽然问道,“妹子,你说这么些个事情,咱们以前怎么就不清楚?”
马秀英平静的说道,“那就要问问你手底下的官了,只怕他们不想让你知道。”
这一下朱元璋自然是更加的来气了,皇帝感觉到他很有可能又被蒙蔽了。
马秀英继续说道,“不管是蒲家还是沈家,做海商確实赚钱。只是这其中,也不只是一两家海商的事情。”
听到马秀英这么说,朱元璋哪里不明白,“又是与民夺利?”
“沈家自然不用多说,这就是扎根松江府、苏州府。”马秀英分析说道,“而这蒲家,自个儿还是官。咱们此前的市舶司,多数生意还是由市舶司直接指定。”
朱元璋忍不住皱眉,隨即没好气说道,“怪不得我说这朝贡总是亏钱。”
对於朝贡这件事情,朱元璋心里那叫一个复杂、矛盾。
万国来朝,这是多么有面子的事情,这就是证明朱氏的天命以及明朝的地位。
但是每一次来了贡使,朝廷就亏一笔钱,以至於朱元璋现在都不愿意看到贡使来朝,很多贡使不许他们上岸。
万国来朝確实是好,但是不是正经的使臣,朱元璋是坚决不接见。
马秀英看向朱元璋问道,“你是如何想的?”
“我如何想的?”朱元璋瞬间来气,“你侄儿我是管不了,整天不教我孙儿好。你弟弟,我也是管不了。”
马秀英不太乐意这个评价,“驴儿天天带著雄英玩,他怎么不教好了?”
朱元璋直接问道,“教好的?雄英这几天喊我什么?”
“这岁数的孩子学嘴,能怨得了谁?”马秀英又好气又好笑,“你多教教,雄英自然就改嘴了朱雄英有时候看到朱元璋忽然冒出一句『姑父”,这可將人给气的不轻。
但是没办法,一岁多的小孩就是这样,模仿能力超强,有些时候就是跟著別人叫。
朱元璋隨即严肃一点,“他这事情,私下里偷摸著做。这事情我和標儿不知情,反正你弟弟也习惯了自个儿拿主意。”
马秀英皱眉说道,“那,这不又是私自出海?”
“什么私自不私自,你给信收著,这事情咱们就知情。”朱元璋说道,“现在不適合提起这些,等到他事情办成了再公开,到时候阻力也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