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不好意思,没忍住(5k)
高振东有些奇怪:“我记得你们总工说,你们也在搞合成孔径。”
“是在搞,不过这个技术并没有太多的技术细节公布,别说技术细节了,就连原理方面也是语焉不详,我们只了解一部分皮毛,想要往下走有些艰难。”
对于这个,高振东倒是早有准备,早在和雷达所总工约定要交流的时候,他就已经把合成孔径雷达的资料搜了出来,总体还是不贵。
这也是为什么高振东虽然久等对方不来,他也不急的最大原因,他需要时间消化合成孔径雷达的知识,而这东西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但是高振东还是愿意为此时间的,毕竟合成孔径雷达的用途可不只是反潜那么点,侦察、国土资源调查、灾害评估、农林等等都用得着。
而且相比可见光等手段,合成孔径雷达有个好处,那就是基本不受云雾的遮挡,在适应性可用性上远超可见光波段。
而且这东西还能三维成像,虽然可见光也能,但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可见光的三维成像比起sar来,没法比。
“嗯……你们现在做到什么程度了?”高振东沉吟了一下,问孟工他们。
孟工愣了一下,苦笑起来:“高委员,您这话也太抬举我们了,我们现在不是做到什么程度,而是学到什么程度,要说真正开始做,实话说,还有一段距离。”
高振东愣了一下,这位同志还真实在。
他是真没忍住,笑道:“嗯……好吧,那你们学到什么程度了?”
“基本原理大致是摸索出来了,是利用飞行器飞行的速度方向,和雷达的脉冲发射频率相结合,产生对单一目标单元的多次回波,利用这些回波数据,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达到合成信号,增大孔径的效果,提升分辨率。”
“嗯,抓住问题的本质了,然后呢……”高振东点点头,合成孔径的最基本原理理解起来还真不算复杂,而且很明显,对方对这个基本原理的确是理解了进去的,从他话里的“脉冲发射频率”而不是“脉冲频率”就能听出来。
特意加上“发射”两个字,意义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一秒钟发射多少个脉冲,而后者是脉冲的电磁波频率是多少,能用最精简的话把这两者区别开来,看得出来,孟工他们还是下了功夫的。
所以高振东说同志们抓住了本质。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对于”孟工苦笑道。
高振东一愣,这就没了?
“具体一点的呢?”
“还没具体下去,我们进入这方面研究的时间并不长。高总工,您知道的,在您提出脉冲pd雷达之前,我们空中还在仿制发现距离还不如人眼的老雷达。地面也还在仿制北方同志提供的上一代产品。也就是因为脉冲pd雷达的成功,我们才能抽出时间和人手,对成像雷达开展研究。”
说不如人眼有点夸张了,毕竟不是所有人的眼睛都那么好,但是说不如部分视力出众的人眼,那倒是没有说假话。
孟工这话不是在用pd雷达拍高振东马屁,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我们真正对高性能雷达、特种雷达开展一定的研究,也就是近一两年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里,一开始走的还是实孔径成像的路子,又耽搁了不少时间,所以到目前为止,真正在合成孔径上的时间并不多,国外的相关资料给出的细节也很少。”
想要确认实孔径成像是一条不归路,那也是需要时间的,这就是常说的能快速确定一条路走不通,已经是研究过程中的重大进步的原因。
高振东想起了上辈子常听见的一句著名台词,“哭?哭也算时间”,真的是非常形象。
时间不够,资料不多,暂时只能走到这一步挺正常的。
高振东点了点头,难怪他们的总工说比较艰难。
“嗯,这样吧,我介绍一下我对合成孔径雷达的理解,不一定全对,我们交流交流。”到这一步,高振东只能直接上。
他的话,让孟工他们心情放松下来,这一趟,大概率是不会空手而归了。
在这之前,他们心里还是有几分拿不准的,交流这种事情,对方只听不说也能叫交流,只是在高委员这里很少见,不过少见归少见,不等于没有,毕竟这个技术也是比较新的,高委员只是想听听专业人员介绍最新发展,开拓他自己的思路,也是有可能的。那样的话,想要有收获就得等一等,等他自己有了研究结果才行。
而高委员说他自己对sar有理解,那就说明一件事——人家是真的有想法。
而且这个想法,大概率要比自己这边的理解要深刻一些,不是妄自菲薄,而是高委员在雷达方面的能力,是实打实的早就摆在那儿了。
三位同志打开早就准备好的笔记本,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其中有一位同志的本子要比另外两位大好几圈,他的主要任务,是画图,把高委员在指导过程中画下来的图,尽可能精确的描回去。
真.人工智能扫描仪了属于是。
这比拍照的效果要好得多,这年头拍照的效果,懂的都懂,再说了,这个地方,寻常照相机压根就进不来。
“高委员,还请赐教。”
高振东笑道:“都是初学者,就是交流交流,互通有无吧。”
他这话还真没错,其实都是初学者,只是他自己的条件比较好,学得多一些快一些。
孟工有些哭笑不得,对对对,你说得都对,你负责有,我们负责无,分工明确。
而高振东的第一句话,就让他知道,自己关于分工的这个调侃,大约是真的。
“实际上,合成孔径雷达的合成孔径,只是在一个方向上合成孔径解决高分辨率问题,而另外一个方向上的高分辨率,是通过别的手段实现的……”
这第一句话就让同志们感到当头一棒,合着还只能解决一个方向上的问题?那另一个方向上怎么办?不还是没法高分辨率成像嘛。
不合成孔径,没法高分辨率成像,合成孔径,还是没法高分辨率成像,那这孔径不是白合成了?
感觉到有些懵的孟工,很快就稳住了情绪,但凡是个正经搞科研的,都不可能拿基础理论和人逗闷子。现在要做的,就是搞清楚到底高委员为什么这么说,至于对不对,那是后面的事情。
“高委员,那这个合成孔径的方向是哪个方向?另外一个方向的高分辨率又怎么解决?”
“合成孔径的方向,是载具前进的方向,我们可以叫方位向。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大家想一想,合成孔径,是不是巧妙利用载具前进距离和回波时间之间的配合,将天线的径向运动首尾相连,模拟成一根长天线?”
同志们一下就明白过来,孟工拍了拍脑袋:“对啊,这种原理就决定了,只能合成载具前进方向上的孔径,因为载具在地图投影上只能有一个运动方向,所以能合成孔径的,也就只有一个方向。我们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另外一个方向怎么做到合成孔径的问题,原来就是这么解决的?压根不合成!”
一个让同志们想了很久也没有半点头绪的问题,原来就是这么个答案?那这个合成孔径的名字也太让人迷惑了嘛。
同志们这属于是被名字给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