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宦官聚会 泰昌大明
刘策一愣,眼神里满是疑惑:“什么高先生?哪个高先生?”
“就是在内书堂管事的高先生啊。”刘典说。
“内书堂的高先生”刘策到底出来久了,一时也想不起高时明的那张脸:“到底是谁啊?”
刘典一急,但又不敢直呼高时明的名讳,便怔在那里。
刘策盯着他看了片刻,眉头慢慢舒展,像是在翻找久远的记忆,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你说的该不是云峰先生吧?”
“对对对!”刘典也在回忆高时明的自号,刚想到一个“云”字就被刘策点出来了。思绪通达之下,他竟猛地一拍巴掌,“就是高云峰,高先生!”
刘策一把抓住刘典的手,瞪着眼,示意他动静小点:“高先生怎么来了?”
“我”刘典又是一怔,耳朵慢慢红了。“我没细问。就想着先来告诉干爹”
“你个傻子!”刘策抬手在他后脑勺上轻轻拍了一下,语气里有嗔怪,却也带着几分无奈。“怎么连人家为什么上门都不问清楚就来了?”
刘典缩了缩脖子,小声辩解:“我倒记得高先生他老说,他现在是什么新设衙门的署长。兴许是出差下驿,听说干爹在这儿,所以就带着下面人过来拜会了师兄,咱们要不要请干爹起来?”
刘策脸上露出难色,回头往次间瞥了一眼,声音又软了些:“干爹刚睡着没半个时辰,这要是叫醒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次间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接着,刘克敬虚弱的声音飘了过来,带着几分沙哑:“吵吵什么?大夫来了就请进来,别在门口嘀咕。”
刘策脸色一变,连忙推开刘典,快步走进院内,刘典也赶紧跟了上去。次间的门帘半撩着,能看见刘克敬躺在榻上,手肘撑着榻沿,正想坐起来,脸色泛着浅黄,嘴唇也没什么血色。
刘策快步走到榻边,伸手扶住他的胳膊,声音放得极柔:“干爹,不是大夫,是高云峰,高先生来了。”
“高云峰?”刘克敬顿了顿,呼吸有些急促,“你说的是高时明吗?”
刘策没有答话,而是回头看向跟在身后的刘典。
“是的干爹,就是他老人家。”刘典连忙点头,凑到榻边:“还带了两位六七品的公公,这会儿都在前院会客厅等着呢。”
刘克敬沉默片刻,脸上逐渐浮现出思索的神色:“他怎么会来这儿?”
刘典心里一紧,不敢说自己没问,只能含糊着回话:“他老应该是得了个新差事,兴许是要去哪里考察,听说干爹您在这儿,所以就过来拜会您了……”
刘克敬点了点头,撑起身子想要下床:“扶我起来,我去见他。”
“干爹!”刘策连忙按住他的手,语气里满是担忧,“您这身子才刚好些,还发着虚,要不我去跟先生说一声,改日再……”
“改日,改哪日?他南下,我北上,鬼知道哪天才能碰上。”刘克敬白了他一眼,“以前在司礼监的时候,他对我照顾不少。现在人家特地过来拜会,我躺着不见,像什么话?赶紧,别废话了,伺候更衣。”
他说着,又往起撑了撑身子,刘策没敢再拦,只能无奈地叹口气:“哎,那我去给您拿衣服。”
————————
廊下的雨似乎又小了些,但芭蕉叶上的水珠却仍不断地顺着叶尖往下坠,“嘀嗒”落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圈圈浅湿的印子。
不多时,游廊尽头传来了轻缓的脚步声,伴着一阵隐约的咳嗽。刘克敬扶着刘策的胳膊,慢慢走了过来。
他身上换了件深紫色的宦官常服,胸前绣着一朵碗大的暗纹葵,这身衣料略显宽松,衬得他原本就单薄的身子更显瘦弱。刘克敬脸色依旧泛着浅黄,嘴唇没什么血色,走几步便要微微喘口气,左手还下意识地按着胸口,显然是病体未愈。到了会客厅门口,他抬手示意刘策退下,自己扶着门框,先缓了缓气,才掀帘走了进去。
厅内的茶烟正袅袅飘着,高时明刚端起茶盏,指尖还沾着瓷壁的温气,瞥见帘影晃动,立刻放下茶盏站起身。方正化与庞天寿见状,也连忙跟着起身,三人都敛着神色,候在桌旁。
“行简兄。”高时明率先迎上,拱手作揖,语气里带着几分真切的熟稔,“许久不见,没想到竟在这河西务驿巧遇。”
刘克敬也勉力抬手回礼,声音带着病后的沙哑,却依旧保持着礼数:“永升兄客气了。算起来,确实有小半年没见了。”他顿了顿,目光投向厅外的雨色,轻声问:“久离京师,不知圣躬近来安否?”
高时明闻言,脸上的笑意似乎深了些:“圣躬安。我出京之前曾有幸得见天颜。那真是天日之表,气度凛然,令人不敢直视。”
刘克敬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对于他们这种并不贴身伺候起居的宦官来说,面圣可以说是一种殊遇了。不过,他心里虽然好奇,却没有多问,只顺着话锋点了点头,便将目光转向高时明身后的两人了:“不知这二位公公是?”
“哦,倒是忘了介绍。”高时明侧身让开半步,先指向方正化,“这位是西厂外稽司稽查方公公正化。”
方正化立刻上前一步,拱手作揖,声音清亮:“不佞方正化,见过刘公公。”
听见西厂的名头,刘克敬的心里立刻起了一丝警惕。他眼神微凝,但面上却依旧带着笑意,抬手虚扶:“原来是方公公。如此挺然卓立,真是英才少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