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0章 合署衙门外的织经堂(上)  泰昌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780章 合署衙门外的织经堂(上)

三伏天高雨时行。乌云在天上盖了好几天,终於在今天中午被一阵强风推散。日头像挣脱了束缚,斜斜地从云层里探出来,把暖融融的阳光洒向天津中卫。

最先被照亮的,是靠近抚院和中卫指挥使司合署衙门的那条街。阴雨初歇,街面上的青石板路还浸著雨气,积水洼里映出碎金般的日光。

沿街的商铺渐渐有了动静,伙计们纷纷搬出木竿,开始回收门前支著的油布雨棚,好让更多的阳光照进铺子里。木桿撬动油布的“吱呀”声此起彼伏,水珠顺著棚角往下滴,砸在阶前的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

就在这一片收棚的动静里,街中段一家书斋格外显眼——两扇朱漆木门擦得光亮,黄铜打造的门环在日头下泛著金光,门楣上一块硕大黑底金字匾额刻著三个笔力浑厚的楷体字——织经堂。

织经堂的匾额下,刚收起门侧雨棚的伙计还没来得及擦汗,就见一位身著暗纹绸衫的年轻客人掀帘进来。

那客人手里摇著把素麵摺扇,墨黑的鞋尖沾著点浅褐色的泥星。进门时,客人下意识收了收扇面,仿佛是害怕摺扇扇出的轻风,將帘上的雨点带进来污湿架上的经史子集。

书斋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店里没有伙计招呼,就连掌柜的也只是抬眼看了一下,就低下头继续读面前的书了。

客人的目光扫过一条条小楷题签,最后落在一套《杜工部集》上。

“我可以拿下来看看吗?”客人问掌柜。

“请便。”掌柜直接就答应了,甚至没有提醒客人仔细些。

客人走上前,抽一本,动作轻得像是在抱初生的婴儿。他捻起封面轻轻一翻,发现封面后的书页竟是上好的连四纸,天头地脚留得宽敞,正文墨色沉润如漆,评註却分了朱、蓝两色套印,连细微的句读都標得一丝不苟。

客人眉梢微挑,眼底闪过稀罕的神色。他轻轻地將书放到靠墙摆放的梨木桌上,接著又在隔壁的书架上寻著了带图谱的《西厢记》与《牡丹亭》。翻开《西厢记》,画中崔鶯鶯的衣袂竟用淡赭石细细晕染,连裙裾上的缠枝纹都清晰可见,这可比家里藏的刻本精致了不止一分!

待他指尖触到《呻吟语》的函套时,余光却瞥见旁边册页上“闺范图说”四个字。他的指节在函套上猛地一顿,指腹竟觉出几分凉意——这书他只在长辈旧友口中听过,说是二十年前卷进过妖书案,早该是禁售的物件,怎么会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衙署附近的书斋?

客人捏著《闺范图说》的函套来到柜檯,这才看清这位在南窗下坐著的掌柜。

掌柜顶戴方巾,身著青布直裰,腰间掛著一块白玉製成的无字牌,面前摊著一本奇特的书。书上画不少歪扭的符號,倒像西域传来的文字。听见脚步声,掌柜轻轻合上书,抬眼时眼里带著点笑意:“客官这是选好了要结帐?”

客人的视线扫过那奇书的封面,只见上面写著《阿拉伯数字与复式记帐法》,这又让他眉头一挑。客人原以为只有京里才有这传说的钦定成书,没想到这么快就卖到天津来了。

“掌柜的,”那客人走到台前,把《闺范图说》轻轻地搁在柜面上,压低声音说:“这书你们也敢卖?还是在衙门跟前。”

“为什么不敢啊?”掌柜一愣,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这么问。

那客人进一步压低声音:“这可是妖书啊。”

“这书哪儿妖了?”掌柜更疑惑了,“吕先生这部书,录的是先哲嘉言、诸贤善行,讲的是夫妇人伦的正理,不是挺好的吗?”

“掌柜的没听过妖书案?”客人又问。

“妖书案?”掌柜的眉头一挑,“什么妖书案?”

“二十年前,有匿名者撰题《忧危竑议》,说是此书的跋文。《忧危竑议》广传京师,一时掀起轩然大波,多少人因此获了罪”客人一脸神秘,越说越起劲儿,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掌柜打断了。

“呵呵.二十年前?”掌柜笑出了声,指尖轻轻点了点客人的衣襟:“看您这面相,怕还欠著几年才到二十吧?”

客人脸上微微发热,赶紧把摺扇抬起来遮住半张脸,笑声里带著点尷尬:“哎呀,確实还差几年。但这事儿不假啊。”

“真不真假不假又有什么要紧的,反正是陈年旧事了,想那么多干什么。”掌柜指著封面上作者的姓名说,“这作者吕坤吕老先生,生前官至刑部右堂,最近又被朝廷追赠为刑部尚书。他的书怎么就不能卖了?”

“追赠刑部尚书?”那客人一怔,“我刚从通州那边下来,怎么没听过这消息?”

“这是这个月的邸报,”掌柜顺势拿出一份最新的邸报,摊开来摆到客人的面前,“上面可写得清清楚楚的。”

客人凑过去细看,发现写著密密麻麻的小楷,纸边还带著点新裁的毛边。逐条往下扫,果然见著“赠原任刑部右侍郎吕坤刑部尚书,並赐祭一坛”的条目。

客人还想多看,掌柜的却將邸报收起来摆到了客人的面前:“客官要买一份吗?承惠二钱银子。”

“二钱?”客人捏著那薄薄的邸报册子,不无惊讶的说,“这才几页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