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归
弘农拿下,由司州刺史毛德祖镇守。
刘敬宣赶往晋陵郡,司马休之赶赴武陵郡,从襄阳路过。
浩浩荡荡,竟然不下六七千之众,在攻打弘农郡的过程中,两人都没忘记招兵买马。
不过这也是常规操作,晋室兵权分散,每个将领都有自己的部曲,如今战火滔天,部曲越发重要。
“多谢将军收留提拔,我等方有容身之地,此战俘虏、牛羊、钱帛,皆献与将军。”司马休之上前一步,主动拱手行礼。
年纪轻轻,双鬓已经染上了白霜,配上脸上的皱纹,显得特别老成。
“太守多礼了,今重回父母之邦,可喜可贺。”刘道规连忙还礼,心中对他评价高了几分,身为宗室,还能这么客套,非常难得。
以前遇到的士族无不言高于顶,从来不拿正眼瞧人。
司马休之无比坦诚道:“今后都督但有差遣,休之愿效犬马之劳,绝无怨言。”
刘道规一愣,说出这番话就不是礼数客套了,似乎是想投靠自己。
此人倒是明智。
司马家被桓玄捅了一刀,踢下了皇位,最后的一点尊严也被踩在地上。
加上三吴八郡被妖贼来回洗劫,更是斩断了司马家的根基。
就算没有刘道规和刘裕兄弟,晋室也很难延续下去了,已经成了待宰的羔羊,等着别人磨刀霍霍的北伐之后,再取而代之。
司马休之是曹魏中郎司马进之后,司马进是司马懿的弟弟,而司马休之是司马恬的第四子,并非司马家的嫡系,至今没有爵位。
连夫妻都会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五服之外的宗族?
早就没什么情分了。
“太守言重了,今后一同匡扶社稷。”刘道规没有拒绝,也没有立即接受。
眼下的形势还不怎么明朗,谁也不知道将来的事。
司马休之初来乍到,不宜表现的太亲近。
“阿规所言甚是,天下北府是一家,今后一同匡扶社稷。”刘敬宣丝毫没有察觉到两人之间的微妙。
这话一出,让周围北府西府军将脸色一僵。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叫小名有些不合适。
刘敬宣虽是刘牢之之子,但刘牢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江左权力角逐已经轮换了几次。
刘道规虽只是骠骑将军,却是唯二的掌权人之一。
“走,喝酒。”刘道规自然不会计较这些,拉着两人的手一同入席。
没有舞姬,没有五石散,只有新酿的黍酒和炖好的羊肉。
士卒、将吏,以及刘道规在宴席上吃的都一样,平日里也禁止将吏开小灶,只要在军中,有什么就吃什么。
想做到绝对公平不可能,只能相对公平。
刘敬宣和司马休之都是军将,在外面漂泊了几年,没那么娇气,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而他们麾下将吏也都是北府出身,几杯酒下肚,气氛也就活跃起来。
只有司马休之小心翼翼,一举一动都谨慎的过头了,与刘敬宣的大大咧咧形成对比。
整场宴会,朝他敬酒的人也少,都跟刘敬宣推杯换盏。
刘敬宣来者不拒。
喝的差不多了,闲杂人等都退下,司马休之拉着一六七岁孩童,半醉半醒道:“此乃我子司马文思,愿留在襄阳,听候将军教诲。”
如果之前只是试探,这一次就是来真的了。
武陵郡隶属荆州,夹在江陵和长沙之间,刘道规算是他的顶头上司。
刘裕一上来就杀了司马秀和司马遵,让这位司马家的宗室吓破了胆。
逃回江左,并非因为他真的思念故土,而是实在走投无路。
“太守不必如此,只要忠心朝廷,一心为民,便无甚大事。”刘道规干脆也将话挑明了说。
真要谋反,也不会因为一个质子而犹豫。
不过说出这番话,刘道规只感觉到一阵诡异,自己身为一个外人,反而要劝司马家的人忠心朝廷,实在是有些荒谬。
司马休之闻言脸上一喜,拱手道:“将军坦荡。”
“今日到此为止,太守早些休息。”
刘道规喝的也差不多了,这些时日忙着土断,不能因为喝酒而耽误正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