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和蒋琬二人,一听到诸葛亮话中有话,神色皆是不由自主一震。
“叔父,莫非前线有变?可是那战局出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波折?”
诸葛恪机敏过人,最先敏锐地意识到了不对劲。
眼前这二人,蒋琬沉稳持重,诸葛恪聪慧灵动,皆是诸葛亮的心腹属官。
诸葛亮对他们向来也无隐瞒之意。
当下,诸葛亮便微微叹了口气,将太子分兵伐汉中,以及点了一群北人为将之事,尽皆详细地讲与了二人。
蒋琬听闻后,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却还未立刻读出其中异常。
诸葛恪却已脸色一变,眼中满是惊愕,急道:
“叔父,此事大为不妥啊!”
“我荆扬二州豪杰,自陛下起兵以来,便追随左右,南征北战,乃是陛下中兴汉室的元功之臣,为大汉的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满宠等人,不过是曹魏降臣而已。”
“太子身为储君,此番伐汉中,如此重要的战事,竟全用曹魏降臣降将,却不用我们荆扬人,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啊!”
诸葛恪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渐渐提高,问道:
“叔父,莫非太子此举,乃是天子授意?”
“是天子对我们荆扬功臣心生忌惮,有意想要扶持曹魏降臣压制我们?”
“若真如此,实在是让人心寒呐!”
听得诸葛恪此言,蒋琬蓦然省悟,瞬间惊出一身冷汗。
“元逊,休得胡乱揣测天子!”
诸葛亮瞪了大侄子一眼,正色道:
“天子行的是王道,行的是仁义,对我们这些荆扬功臣,从来就不曾有半分猜忌。”
“你如此揣测天子,当真是对天子的大不敬!”
诸葛恪被教训了一顿,顿时意识到自己失言。
他忙低下头,脸上露出愧疚之色,唯唯诺诺接受自家叔父教训,口中道:
“叔父教训得是,侄儿一时口快,说错了话,还望叔父莫要怪罪。”
待得诸葛亮说完,诸葛恪眼珠一转,便道:
“既然天子仁厚,对我们荆扬功臣信任依旧,那太子此举,就是自作主张了。”
“难不成,是太子对我们荆扬人不信任,有意想向曹魏降臣们靠拢?”
诸葛亮捋着细髯,微微点头,轻叹道:
“这正是为叔担心之事,所以才要你亲自前往关中前线,从伯温口中问明实情。”
“太子乃国之储君,陛下近来又龙体欠佳,精力不济,若太子若是突然有改弦更章之意,便是关系到了社稷安危,绝不能轻视。”
“你此去一定要务必问出个所以然来。”
诸葛恪听懂了叔叔的言下之意,忙一拱手:
“侄儿明白叔叔的意思了,叔叔放心,侄儿今日就动身,即刻赶往关中,向大司马问明实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