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2章 故人  创业在晚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不过这享受倒是小部分人的,归根结底,人人嚮往长安,还是因为在这里,任何人都有更多的机遇。”

“举子士人谋求进身之阶,已官之人调任美职或晋级升迁,商人小贩希冀贏利发財,甚至各种手艺人、佣工、流民、歌儿舞女等,为寻找较好的生活出路,就都不妨到长安来闯荡一番。”

赵怀安倒是能理解这个,就和他以前听说前世那会远东的俄罗斯人也是一个劲去海参崴跑,在那里才有现代生活。

而自己不也是这样吗?虽然在地方上唯我独尊,但发展却是有上限的,能再上一层楼的契机,

只有在长安才有。

这不,只是和小皇帝打了一场马球,让自己发愁那么久的事情,不就解决了。

如此,赵怀安也就理解了天下人都渴望来到长安了。

不过赵怀安看著满场面的地位分明,也感嘆道:

“不过这长安的繁华,到底是属於少部分人的。”

那边,赵怀安看那几个进士文採风流的样子,忽然就想到自家老张一个不及第的都那么牛,也打算结交结交,就问宋文通:

“小宋,那些人里面,谁能结交?”

宋文通想了一下,接著小声道:

“大郎,你这是想要从中延揽幕僚?还是算了,不是这些人清贵,而是这些人真有才华的实在不多,我大唐真宰相从来都是出自度支河地方藩镇幕府,这些人?哼哼———。

2

赵怀安不理解,然后宋文通便解释了一下此时的科举到底有多离谱。

他告诉赵怀安第一句就是“科场功夫在书外”,这能不能中科举,和你真才实学有关,但这却不是必要的。

科举到了现在,基本都是由士族把持的,靠著裙带关係,通过贿赂,就能决定是否能中进士。

只要你上头有强力人物顶你,贵戚子弟每每可以轻易及第。

而且这个人你还得找到关键,因为每年科举的名额差不多就是三十个,基本都被瓜分掉了,你要是拜错了佛,钱了,事却一点办不成。

宋文通还问了一句赵怀安:

“大郎可认识王维否?”

赵怀安当然晓得,他们那会谁不背他的诗啊。

然后宋文通就告诉赵怀安当年王维考科举的事情,当时他第一次考,人家正儿八经太原王,而且当时已经和弟弟一起以才华名动长安了。

可怎么样,第一次科举照样没过,后来还是得了真人提点,让他找到了玉真公主,最后得了公主欣赏才点了他的名字。

说到这个的时候,宋文通还是笑著看了一眼赵怀安,咱老赵当不明白。

怕王维那个离得远,宋文通还专门说了一个近的,他说永贞革新时的名臣柳宗元当年就说过这事,他说自己九年在京,差不多中举的人数有二百六十人,但当中真正有文才的,不过十之一二。

说完,宋文通还专门指了指那一些清流们,说到:

“不瞒大郎,当年我初进京,也將这些人当成天上人,可在长安久了,这里面的门道我都弄清了,我就晓得这些人啥成色了。”

“我还给他总结了三条,戏称《当官发財三条疏》,大郎愿意听否?”

赵怀安能看出宋文通在长安不如意,此刻如此话多,正是平日压抑久了,自然给足他情绪价值,一边给宋文通倒酒,一边笑道:

“正要听小宋高论!”

那边宋文通快活极了,捏著块牛肉,讲来:

“这要当官第一条,就是会拜人。就说这些世家子弟要中科举,如何做?就是靠干謁,行卷。

这写什么都是虚的,最重要就是拜对人,而引荐你的人那个人要得力。”

说著,宋文通唱道:

“徘徊於达官门下,求他们哀怜赏识,拔之於泥途,这就是干謁。”

赵怀安瞭然,那看来自己无师自通嘛,不过也可能就是古今同一,千古不变。

那边,宋文通搓著手指,说第二条:

“这第二条,就是要能出大钱。科举取士取得是国家人才,但从不妨碍这些考官们谋自己私利。而刚刚说的干謁就是为这个弄的。”

“先贿赂要人,得一引荐,然后再以重金给科考相关官员买通关节。我朝科举要考诗,所以行卷时,只需要將自己的诗文交上去,到时候考试的时候,自然就晓得是谁。”

“当然,如果你连诗文都不会,那也没关係,直接买別人的就行,反正那些也不重要。”

“只要有钱,你就能在科考之前获得考题,甚至直接从考官那里获得答案,当然,如果你这钱用得天上了,人家直接能帮你改,这才是一路有人扶,助你直上青云。”

赵怀安听了这个,忍不住拍手:

”妙啊!“

妙在何处?妙就妙在,他赵大就是那个有钱的,而且是富可敌国!

將嘴里的牛肉吃完,宋文通就说道了第三条:

”大郎,我这第三条,就是胆大心细。別人不敢干的,你敢干,別人没想到的,你想到,这就能升官。”

“至於科举也是一样的,一些人没钱没势,但也能过科举,为何?就是靠夹舞弊,不过这种还在门外,能网络才俊替自己去考,自己再在外面打通关节,如此才万无一失。”

赵怀安点了点头,若有所思,他明白宋文通说这个的意思了。

他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

“小宋,你能有此三条,却依然困顿於执戟郎,怕不是找不到人拜,也不是自己不够大胆,是不是钱上不足?”

宋文通的眼睛直了,他没想到赵怀安这么直接,饶是他的心智,都忍不住颤声道:

“大郎是愿意助我?”

赵怀安哈哈一笑,忽然说到以前的事:

“当年在双流,你宋文通助我,我赵大岂能忘记?昨日你渡我过河,今日便由我来助你。你小宋这个人,我赵大投了!”

说完,赵怀安豪迈问道:

“说吧,要多少,准备拜谁?”

宋文通激动抓住赵怀安,连忙回道:

“三千贯,找的我们马军厢使,可以做到散兵马使兼押衙。”

赵怀安不晓得神策军的军职情况,不过就从这三千贯的价格,也晓得不是什么大官,便问道:

“小宋,我问你哈,你们神策军有你这样背景一直做到神策大將的吗?”

宋文通太晓得了,他也太想进步了,好不停顿,回道:

“有,而且还不少,当年的荆从皋就从神策士卒一路做到了神策大將,咱们神策系统和其他地方还不同,还是有机会的。”

赵怀安確定这个,便对宋文通道:

“小宋,既然你问我这事了,那咱们就把事情想大一点,那屁大点的官也是我兄弟去跑的?神策大將我帮你弄不成,你先和我说说怎么成神策大將,我帮你谋划一下。”

宋文通激动坏了,他压著声音解释道:

“咱们在神策军內要先做到马、步军厢使,这个时候要想再往上,就需要外出军镇谋求一个镇遏使进行锻炼,而后面还有运道的话,那就会被调回长安,迁转为神策军真正的核心,也就是都兵马使、都押衙、都虞侯三都,或者就是神策军將军。然后再往上,就是大將军了。”

赵怀安笑了笑,问道:

“小宋,告诉我,想不想做大將军?”

此时宋文通直接从盘膝变成了跪姿,人都快哭了,低著声道:

“太想了,我做梦都想,真的做梦都想。”

宋文通死死抓著赵怀安的大腿,表情都扭曲了,颤声道:

“大郎,我太想了!我一定报答你,用命报答你。”

赵怀安嘿嘿笑著,看到不少人已经往他这边看了,便笑著將宋文通扶起,低声道:

“小宋,你只要有这个志气,做哥哥的如何不帮你?你那个什么劳什子马使不要去了,要拜人,你就要拜那个最大的!后面你不用管了,大將军现在为兄帮不了你,但一个城镇镇遏使,於我何足道哉?”

此刻宋文通听到这话,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这真是天降洪福啊!

赵大,太讲究了!

將宋文通拉起来后,赵怀安说了这样一句:

“现在我还有点喜欢长安了,钱就办事!文明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