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阳望向南面群山,看不到什么,但什么都听到了。
大难不死,觅得暗水,引发变数,万眾瞩目。
从长陵墓穴再到荒野山林,每次活著出来,都如浴火生羽,逆风而长。
此刻再回首这一路,他分明是成了她的淬炼之火,登天之石。
赤阳眼中浮现自嘲之色,他看著绵延山林,低笑一声,道:“师姐,错了,从一开始我就错了……从一开始我就再次落入你的救世陷阱中了。”
“虽然人人都知你满嘴谎话,可你依然是最擅长谩天昧地的那个人……正如你看似悲悯,却拥有这世上最无情的一颗心。”
“你算计我,让我以这俗世的刀枪剑戟去助这无惧无相顽石壮大。”
他声音缓慢,吐字却似咬牙切齿,待到最后,反而又低低地笑了出来。
“但不晚,此时识破你的陷阱还不晚……”赤阳微仰下頜,慢慢转头,面向皇城所在,雪白眼睫眯起:“我一直在想,若外力果真还是无法伤她,我要怎么做,师姐……”
山风越刮越大,他日渐清瘦的身形仿佛隨时要坠下高台,灼灼烈日令人晕眩。
肤发雪白的人却在烈日狂风下慢慢展露笑容,缓声说:“师姐,我想,我应当想到办法了。”
他视线慢移,看向无尽山林,声音已有些恍惚:“你看这山延绵相连,像不像七连山?”
这恍惚之语道出,赤阳又倏忽笑出声音,喃喃道:“师姐,看到了吧,你就是这样擅长成为他人心魔……那就好好看一看吧,看一看你的徒儿到时会变成什么模样。”
想到那时画面,他无声笑起来,眼中迸发出粲然的期待。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面孔在风中慢慢恢復平静,不见悲喜,远望苍生,如一樽得道神像。
高山之巔,草木摇曳成风。
神祠之內,人影往来也成风。
皇帝派来嘉奖的人,皇后派来问候的人,太子派来关切的人……太常寺卿也只差亲自为狸侍奉汤药,好叫她快些醒来。
郁司巫已感到几分恍惚,谁家好狸遭到刺杀,胡奔乱窜之下,就奔窜到了暗水之地?
六皇子今晨被召入宫中时,已当眾將寻觅暗水的经过仔细言明:最初是狸引路,也是狸提出要寻水解渴,二人才会偶入那仙谷宝地。
他丝毫没有趁狸未醒而侵占更多功劳与祥名的行径,对待不屑之人的功劳不屑去侵占,反而也是另一种磊落的不屑。
郁司巫只盼这六皇子好自为之,经此一事待狸多些敬重,也算不负他此番在后面沾光借祥的恩义。
经六皇子此言,狸所占功劳最大这件事已毫无疑义,若非狸断续昏迷,今日必然也要伴驾出行。
狸未出行,却也有诸般钦嘆目光拥簇。
断续装昏、一直偷听的狸躺在纱帐围起的床榻上,只觉围绕出入的人影人言好似信徒供奉的香火繚绕不绝,她不必被餵食也吸了个饱,整个人都飘飘然。
这次並非骗人不浅,寻到暗水凭藉的不是先知,倒可以心安理得接受这夸讚。
此次装昏,一则是为做戏做全,不能显得太过刀枪不入、体壮如牛。二来是为观望与拖延,观望赤阳反应,拖延芮泽的责问、再通过事態发展来定製骗他的说辞。
因偷听到芮泽也出了城,已不太能昏得下去的狸,遂当机立断决定提前一日醒来。
既有决定,恰闻蛛女要来施针,抱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在蛛女扎下第一针时,少微猛然睁眼,彰显其针法之奇效。
狸就此坐起,蛛女受宠若惊,眾人纷纷围来。
诸多视线中,少微觉察到有一道目光格外不一样,方才她在帐內也偷偷眯眼看过那来人了。
来人是刘鸣。
草草应对罢诸人,少微即说头痛,待人都退出去差不多了,她则开口:“郡主如有事,且留下细说。”
她私下做事说话本就没有章程,不守秩序,此刻香火加身,做什么事情好像都自有道理,更是不必再顾忌琐碎小节。
屋內只留了两名巫女在侧,刘鸣跪坐在榻边席垫上,面容憔悴,哑著声音道:“我此行虽有心探望,確也存了一份私心,只是姜太祝適才转醒,我却……”
披髮坐在榻上的少微將她惭愧的话语打断:“你说吧,我听著。”
刘鸣眼睛莫名就红了,忍著鼻酸,道:“是为阿弟而来……阿弟他失踪半月余,纵有绣衣卫四处搜找,却至今没有音讯。”
“此番六弟搜城,也可一併寻觅,只是……”刘鸣眼睛一颤,到底落下泪:“我昨晚梦到阿弟,他说那里好黑好冷,求我快些带他回家。”
少微一怔,不知如何宽慰,而刘鸣无需宽慰,竟有勇气含泪直言:“就算已经不在人世,我也势必要找回纯儿尸首,將他带回赵国家中,向父王请罪……”
刘鸣流泪,躬身叉手:“因太祝通晓鬼神事,刘鸣斗胆想求太祝相助!”
刘鸣的猜想不无道理,幼童失踪半月余,也並无人藉此威胁索求,绣衣卫也查不到任何音信……
而少微则清楚,寻人的不止绣衣卫,另有刘岐的人,甚至还有她在城中的人手,也一概无所得。
她无鬼神之力,也无劝慰之心,但她道:“好,我尽力而为。”
刘鸣抬起泪眼,四目相对,面对这个在五月五夜宴上已救过自己、甚至也间接救过纯儿一次的少女太祝,刘鸣哽咽却郑重:“太祝之义,刘鸣定当铭记。”
巫女將刘鸣送离神祠后,少微便提出要返回姜宅休养。
先前她昏迷,自当重点爱护,此刻她醒来,皇帝不在城中,无法面圣,去哪里自然全由她做主,郁司巫很快將人送回府上。
小鱼一蹦三尺高,话也堆了个三尺高。
“少主,您终於回来了!”
“少主伤的重吗?”
“要上药吗?想吃些什么?”
少微打发了咏儿,径直回到自己的臥房,对小鱼道:“我要出门。”
小鱼立刻会意,跑去翻出一身掩人耳目的外出衣物,捧到少主面前。
大家晚安!
(有关旱灾时发现泉眼、暗水的参考,主要来自宋朝《夷坚志》里提到的旱时可以灌溉万亩田的絳州古堆泉(或有夸大),以及北宋的《永寿县地方志》记载的当地县令在分水岭处发现两处泉水,於是凿山为渠,引水入城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