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卤素菜的轰动效应(6k二合一)
王薇和小黄一人点了四毛钱的卤素菜,结束了这场纷争。
一盘五香素菜混装,一盘麻辣素菜混装上了桌,两人对视了一眼,同时笑了。
“我觉得你这个五香卤素菜看着确实不错啊。”
“我觉得你这麻辣素菜看着有点馋人啊。”
“小黄同志,来来来,一起吃!”
“小王同志别客气,自己夹。”
其他菜还没上来,两人已经拿起筷子大快朵颐起来。
爽脆入味的卤藕,软糯的卤土豆,四毛钱一斤的快乐,在周二娃饭店简直有点不敢想象。
卤腐竹的绝妙口感和味道,还有脆爽鲜美的卤海带,更是一绝。
“这绝对是我吃过最最好吃的卤素菜!”小黄惊叹道,“本来我以为上回在嘉州城吃到的赵记卤味已经是巅峰,可在这卤素菜面前,实在是差远了。”
“别说嘉州,我在蓉城也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卤素菜。”王薇咬了一口海带,看了眼厨房方向,赞叹道:“周砚可真厉害,他做的卤猪蹄也超好吃的,下回你一定要试试,一个人啃一整只的满足感,无与伦比。”
“嗯,猪蹄要一块二一个呢,我可不像你那么潇洒,家里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小家伙呢。”小黄笑着摇头,看了眼隔壁桌刚上来的热气腾腾的猪蹄,又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迟疑着道:“要不下回你想吃了,喊我一声,咱们一人吃半个?”
“得了吧,你们家可是双职工。”王薇笑着道:“那咱们明天来吃,我也馋了。”
“行!”小黄点头。
卤素菜试吃,犹如往平静的湖面丢下了一块石子,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两毛钱能买一包卤藕和土豆,油皮纸一包,再配两根竹签,妥妥下午小零食。
要是再加两毛,还能尝到肉感十足的腐竹和脆爽的海带。
一向给人高消费的周二娃饭店,第一回让纺织厂的工人们感受到了实惠和性价比。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好吃!
没有人在品尝过后,能忍住不掏钱的。
那一盆盆素菜瞧着不少,可围着的人是真掏钱买啊。
这个来三毛,那个来四毛,眼瞅着麻辣味的卤藕半盆就下去了。
这让原本打算晚上下班再买的客人,也急着掏了兜。
来晚了有钱都买不到,这种事在周二娃饭店不稀奇。
而进店吃饭的客人,不少也会选择点一份当配菜。
麻辣卤素菜和点份凉菜没啥区别,混着点一盘也就六毛钱左右,价格相当实惠。
黄家兄妹落座之后,也点了两盘,一盘五香,一盘麻辣,每样都选了一些。
“哇塞!这藕和土豆绝了啊!还有这腐竹,吃起来比肉都香,价格也太便宜了吧?!”黄莺嘴里塞得鼓鼓的,有些含糊的惊叹道。
黄兵也是一筷子接一筷子的吃着,跟着点头道:“是好吃!这卤水太好了,感觉鞋底板丢进去卤都好吃。”
“你懂锤子,卤水是一方面,卤的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黄莺白了他一眼,夹起一块土豆道:“你看这土豆,卤的软烂入味,吃起来那么面,筷子一夹就要散开,但是放在盘子里却是完完整整的一块,卖相就好看。
这个厚切的藕片,既要入味,又要带点脆的口感,对火候和刀工的要求都很高,你以为是一股脑丢到卤水里捞起来就可以了吗。
腐竹就更不说了,这东西但凡多卤一分钟,都能给你烂在锅里。”
黄兵听得一愣一愣的,默默给黄莺竖了个大拇指:“你话多,我信你的。”
“好吃,等下回去给妈老汉带一份。”黄莺说道。
“莫非你想在我们酒楼也卖卤素菜?”
黄莺摇头低声道:“不得行,我们饭店的客人包席、请客的居多,卤素菜虽然好,但和我们的菜不太搭,不是很上台面,带回去给他们尝个味道就行。”
“我觉得这腐竹和海带就挺好啊?桌上要是有这道菜,我肯定会多夹两筷子。”黄兵夹了一块腐竹喂到嘴里,“当个凉菜不是挺好的?”
“那就让妈和老汉儿决定嘛。”黄莺说道。
两人吃完饭,打包了两份卤菜,骑上车回去了。
中午营业结束,周砚看着收进厨房来的几盆素菜,几乎都见底了。
特别是麻辣卤藕和卤土豆,已经卖空。
腐竹和海带也卖的很好,大致估了一下,剩下不到三分之一。
“卖的太好了,半斤一斤的称,都说好吃。”赵嬢嬢满脸堆笑,还有点不敢相信,看着周砚问道:“下午要不要再整点?”
“不用,就这些卖完差不多,下午轻松点,不然感觉一天忙不完。”周砚摇头,拒绝下午加班。
卤菜是长期生意,没必要急于一时。
不过今天中午刚推出就这般火爆,属实让他有些惊喜。
试吃策略执行的相当成功,而且根据赵嬢嬢的观察,购买者当中,女工占比达七成。
这个比例,已经和纺织厂女工占比接近。
而之前购买卤肉的客人,女工占比只有四成左右。
更为实惠的价格,显然成功撬动了更多的女工群体。
口碑传播的相当迅速。
有些工人是在尝到了工友带回到厂里的卤素菜后,特意出来购买的。
这已经不是当做一道菜,而是当成了零嘴。
腐竹和海带泡发卤煮之后,涨了两倍多,吸足的卤水就是利润。
今天这一锅卤素菜要是卖完,营业额应该能到三十块,利润能有十五左右。
这才第一天,而且只有四道素菜的情况下。
等明天豆干有了,再考虑把笋干也加进来,品种丰富起来,估计还能卖的更好。
……
“卤素菜!周砚做的?哎呀,这个好!这个好啊!”
飞燕酒楼小包厢,黄鹤看着装在盘子里的两份卤素菜,忍不住拍手叫好,神色更是有些激动。
赵淑兰打量了一会,也是点头道:“这素菜品相看着不错啊。”
“不光品相好,味道也好得很。”黄莺拿了两双筷子递上,笑着道:“尝尝?”
“你们是不知道,我小时候最喜欢跟你们叔公去苏稽取卤肉,为的就是这一口素菜,每次买个半斤,路上抱着慢慢吃,马车一路慢慢悠悠晃到酒楼刚好吃完,那叫一个美啊。”黄鹤接过筷子,满脸感慨,先夹了一块腐竹喂到嘴里。
吸满了卤汁的腐竹,一口下去,满嘴荤香,软而不烂,还带着一点点弹牙的口感,嚼起来竟是有种吃肉的错觉。
不对,甚至比肉还要更香几分。
荤香与豆香的完美交融,就连腐竹的口感都是一样的。
一晃已经是三十年多前的事情了,许多细节都已经模糊,他只记得满是卤肉荤香的车厢里,那个抱着一包卤素菜,吃的满手满脸油光光的小孩,是那般无忧无虑,满心满眼都只有那一包卤素菜。
每隔五天才能去一回,这几乎成了他童年最快乐的回忆。
卤藕、卤土豆、卤海带他逐一尝了一遍,除了海带,土豆与藕还是记忆中的味道。
放下筷子,黄鹤满脸唏嘘道:“卤牛肉是我们飞燕酒楼的镇店菜,但对我来说,卤素菜的记忆更为深刻和让人怀念。”
“老汉儿,那我们要不要卖卤素菜?我觉得这个腐竹和海带还是非常不错的,拿来做个素菜也挺好的嘛。”黄兵提议道。
赵淑兰还在吃藕,闻言也是看向了黄鹤。
黄鹤思索了一会,摇了摇头:“不卖。”
“为啥?”黄兵一脸不解。
黄鹤神情庄重了几分,开口道:“周砚说了,一年后他可能会把饭店开到嘉州来,以他的厨艺,生意肯定不会差。
卤牛肉和卤猪头肉在切法和摆盘上做出差异化来,我们还能咬死了说是飞燕酒楼传承的百年老卤,美味的卤肉有共通之处。
可要是周砚上啥我们跟着卖啥,菜品一样,味道一样,客人又不傻,能看不出来?
口碑是一代代积累出来的,做每一个决定都要谨慎,卤味对于飞燕酒楼来说,是锦上添的东西,不要本末倒置了。”
黄兵若有所思。
黄莺则是好奇问道:“老汉儿,当年爷爷是不是也这样跟你说的?”
黄鹤表情一僵,略显尴尬的笑了笑:“对,我当年吃到张嬢嬢做的卤素菜,也是惊为天人,献宝一样端给你们爷爷,他很高兴的吃完了,然后跟我说了差不多的一段话。
开酒楼,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坚持,要是这家拿点,那家拿点就能把酒楼做好,那可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
“这藕好脆爽!四毛钱一斤,用这么好的卤水卤,还能吃到肉香味,这老板也太良心了吧?不是说周二娃饭店的菜贵得很吗?一碗面都要六角钱!”
“硬是,我也听他们说卤猪耳朵要三块钱一斤!啧,一斤都能买三斤五肉了。怎么卤素菜就卖的这么便宜?”
“五香的好好吃,我娃娃不喜欢吃辣,晚上称一斤回去,他们三个肯定高兴惨了。”
“赵主任,我们组拿了上个月的优秀生产小组,你就奖励一包卤素菜给我们啊?怎么说也应该要加点肉嘛。”
“就是!赵主任还是太抠门了。”
歇息时间,七八个女工坐在车间门口的长凳上,围着两包卤素菜吃的津津有味,还不时调笑站在一旁的赵东两句。
“这是我个人掏腰包奖励你们的哈,你们的奖金厂里可是一分没少发给你们。”赵东笑着说道:“不过我把话放在这里,这个月你们要是还能拿优秀生产小组,下个月我给你们买猪头肉。”
“要得!”
“赵主任硬气!”
女工们笑着应道,气氛热烈而欢快。
“你们慢慢吃,我去转车间了。”赵东不敢久留,转身往车间里走去。
这群娘们,闲下来聊天荤素不忌,连他这个老爷们有时候听了都觉得吃不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