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难又如何?
法正的到来,对於曹轩来说,倒是一个意外之喜。
世人皆知诸葛亮在刘备阵营中的重要性,却不知法正才是刘备那个最信任的人。
法正以其奇谋、忠心耿耿和对刘备战略意图的深刻理解,成为刘备晚年最信任的谋士。
《三国志》记载,刘备对法正的信任甚至超过诸葛亮:“亮每奇正智术。”而刘备对法正的建议几平言听计从。
在这种信任的背后,是法正与诸葛亮互补的角色:诸葛亮擅长內政、后勤、制度建设,是属於“萧何”式的人物;而法正专注於战略规划、军事奇谋,扮演著“张良”的角色,两人分工协作,共同支撑起刘备集团的运转。
建安二十五年,法正去世,年仅四十五岁。
刘备痛哭数日,追諡其为“翼侯”,也是蜀汉首位获得諡號的大臣。
后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大败而归后,诸葛亮还曾感嘆:“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復东行,必不倾危矣。”
如此人物,既然已经主动送上门来,那曹轩绝不会轻易放过,有诸葛亮的前车之鑑在,对於法正,哪怕白白养著,曹轩也不会再放他离开。
这天深夜,曹轩拿著刚刚修订好的赋税新法再次来到了驛馆。
“孝直先生可歇息了?”
“陛下,外臣尚未安歇。”法正披著外袍从內室走出,躬身行礼道。
曹轩將赋税新法放在案上,笑道:“听闻先生在成都一直负责后勤粮道之事,朕这里有份新修订的《赋税新法》,特意带来与先生参详。”
“陛下您魔下谋士如云,文臣如雨,九部尚书皆是天纵之才,又何必来问我这个一个外臣呢?”法正垂眸拱手回道。
“哈哈,先生莫要自谦。
朕这个《赋税新法》若是能实施下去,那对於天下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件改天闢地的大事,所以朕不得不慎。”曹轩大笑道。
最终在曹轩不厌其烦的劝说下,法正还是按耐不住好奇心,拿起了那捲《赋税新法》。
这《赋税新法》是把后世的一条鞭法、青苗法、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化纳粮法揉在了一处,却又处处透著因地制宜的巧思。
法正捻著捲轴的手微微发颤,目光扫过“凡有田者,无论士庶,按亩缴银,丁役折银入赋”这行字时,呼吸都重了几分。
这竟是要將延续数百年的“士绅免税”旧例连根拔起。
“陛下,您这“春贷秋还,取息不过两分,州县官私加者斩”,这是要掐断所有子钱家的路子?”法正的声音里带著不易察觉的激动。
曹轩指尖敲了敲案上的茶盏,缓缓说道:“先生在成都见过农户借高利贷吧?春荒时斗米千钱,秋后还不上,就得卖儿卖女。
朕这青苗贷,由国库出粮,利息定死三分,州县官敢多要一个子儿,朕就拿了他的乌纱帽,如此实施下去,既让百姓能活下去,也能让朝廷多些收入。”
“若是有人故意不还呢?”
“朕这青苗贷,借的时候要五户联保,写清楚『田契作押,逾期三月,田產入官”,
你觉得哪家农户敢拿自己的良田做赌?
若是真的遇到大灾,不还也就不还了,朕这个皇帝还不至於跟遭了灾的百姓计较这点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