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眾生百相  大唐:速请太子监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八卦之心自古有之,至少今日长安流言满天飞。

新昌公李纲薨了,享年八十五。对於这位歷经数朝,三任太子师,且如此高寿传奇人物,豪门勛贵自然关注多一些。

然而,最令眾人关注的当属大唐太子殿下,听闻李纲病危,身体抱恙亦决然前往。李纲离去时,太子哭声撕心裂肺,哀痛至极,竟至昏厥,至今未醒。太子送別李纲那首诗,不等李世民下令便传遍长安。

一时间,长安权贵之间议论纷纷。

对於这样太子,只能由衷讚赏,天下承平,下一代皇帝有明君之相,对於这些与国同休权贵来说,无疑是大喜讯,至少他们的荣华富贵短时间不会动摇。

不少勛贵开始盘算,准备找个由头,向李世民討个恩典,把自己子侄塞进东宫,以期在新朝中占据一席之地。

尚书省,烛光闪闪,人影涌动。

唐朝虽有宵禁,但是加班这个“优良传统”自古就有。

尚书省左僕射房玄龄坐在案前,眉头紧锁,手指不断轻轻敲打著案面,思索片刻便抬头望向尚书省右僕射李靖,低声道:“药师,你怎么看?”

李靖沉吟片刻,道:“太子仁孝贤德,为大唐贺,某都有些艷羡他李文纪(李纲字文纪)。不过朝中恐怕要起波澜,此事传播如此之快,不同寻常,年初便有奏太子行冠礼,陛下以误农时推迟不过是权宜之计,此番闹出如此大动静,恐再上议程。”

房玄龄点了点头,对於他们这些老臣来说,辅佐太子之心並不急切。

李世民春秋鼎盛,年岁比多数大臣还小,等到太子继位,这群老臣恐怕已是一抔黄土,或垂垂老矣,在贞观一朝青史留名才是眾臣夙愿。

“某正担心此事,陛下甚壮,一些人也太急切一些,也不乏一些浑水摸鱼宵小之辈,中伤陛下与太子之间的天家之情。”房玄龄心如明镜一般,但这些事情不可能阻止得了,任何时候都不缺投机者。

正如一个人承担著巨大责任时,那就身不由己了,会有一股无力力量催促著你前进。

李靖捋一捋鬍鬚,道:“陛下圣明,此等伎俩瞒不过他的慧眼,某等多虑了。还是议一议李文纪的諡號。”

……

越王府,此时灯火通明。

李泰,李世民嫡次子,兴许没有太子那层与皇帝微妙的天然阻隔,且两人同为“嫡老二”,李世民对李泰极为宠爱。

贞观二年,李泰改封越王,受封扬州大都督和越州都督,都十六州军事,后再添六州。贞观五年,即今年,兼领了左武候大將军一职,不之官,不用就藩,光拿钱不需要办事那种,宠冠诸王!

此时的李泰完全没有受宠的欢喜,颇为烦躁坐在胡凳上,双目死死盯著纸上的诗句,明明就是平白直敘一首诗,凭己之才,应当也能做出。待听到周边眾多勛贵皆赞大兄贤德,心中妒意丛生,莫非我事事不如大兄?

气急!

手中纸张化作碎片飘落在地上。

良久,李泰拾起碎片放在一旁,调整一下自身仪態,再次铺纸,仔细推敲,很快一首诗作便跃然纸上。

终究是堆砌词藻,颇有一股无病呻吟。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李泰细细咀嚼,心里越不是滋味,都怨阿耶,没给孤好的师傅,若是李公教孤,孤必然更胜一筹!

“越王殿下可在?”门外传来李泰师傅韦挺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